高考语文核心突破--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推敲文言文一、知识梳理
【基本要求】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考点知识】
一、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要以词语积累和理解具体语境、了解特殊句式为基础,是词汇、语法、修辞、古代文化常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文言语句理解能力的最高体现。翻译文言文要求做到:
1.知晓基本标准
我国早期翻译家严复曾提出翻译外文要做到“信”、“达”、“雅”。这三条一般也作为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标准。在中学阶段,“雅”可以不作要求,但“信”和“达”应当做到。“信”,即准确,就是要明白无误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不望文生义,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文意。“达”,即通达,就是要在准确的基础上表达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2.坚持一般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为主.就是要求翻译时尽可能对照原文字字落实,忠于原文。意译为辅,就是在采用直译不能让今人明白的情况下能把原文意思表达出来即可,如文言中“乞骸骨(请求回家养老)”等一些说法。
二、具体翻译文言文时,要记住三个“关注”:
1.关注语境
关注语境,就是进行文言文翻译要把语句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考虑。如果只孤立地考虑一个句子而不考虑上下文,就很难真正理解句子的意思,那么准确翻译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翻译文言文之前,一定要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2.关注关键词语
这里所谓“关键词语”,主要是指对文句意思理解有重要影响的词语。这些词语主要有古今异义的词语、词类活用的词语、揭示句子关系的词语、衍生新意的词语、古代复音词等。翻译时,一定要注意分辨和理解。
3.关注文言句式
文言翻译必须对文言特殊句式作调整。因此,翻译时,一定要看看有无特殊句式。
三、文言文翻译方法可用“对、录、换、补、删、调”六字诀概括。
(1)对译
对译,就是将文言词语翻译成意思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词语。很多情况下,是把单音节文言词语扩展成意思对应的双音节词。
例如:宫.中尚.促织之戏.——宫廷中崇尚(斗)蟋蟀的游戏。(《促织》)
(2)直录
直录,就是将文言中各类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年号、国号、朝代、度量衡单位等)以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词语直接抄录下来。
例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元丰七年六月丁丑那一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石钟山记》)
(3)替换
替换,就是将文言中现已不用的词语和某些运用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词语替换成现代汉语。
例如: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孤之罪也。——我不听蹇叔(意见〕,致使你们遭受侮辱,这是我的过错。(《秦晋殽之战》)
举酒欲饮无管弦
..——端起酒想喝,而没有音乐(伴奏)(《琵琶行》)(4)补充
补充,就是将文言句子中一些省略内容补充出来。补充部分要用括号括起来。
例如:史朝夕狱门外——史可法从早到晚(在)监狱门外(守候〕。(《左忠毅公逸事》)(5)删减
删减,就是把文言中只有语法作用而无实在意义的词或语素删去不译。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长时间了。(《师说》)
不知其浅.深——不知道它的深度。(《石钟山记》)
特别要注意后一句中像“浅深”这种“偏义复词”现象。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字(语素)构成,而只有一个表意,另一个不表意,只作陪衬。翻译时,作陪衬的一个要
去掉。
(6)调整
调整,就是把文言文特殊句式(如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按照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调整过来。
例如:岁征(于)民间——每年(向)民间征收(蟋蟀)。(《促织》)
【相关题型】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一模文言文阅读(一)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
(2)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二、典型例题
【秋考文言文阅读】
史弼传
①史弼,字公谦,陈留考城人也。为平原相,时诏书下,令举钩党,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数百。唯弼独无所上,从事①责曰:“诏书疾恶党人,青州六郡,其五有党,平原何理而得独无?”弼曰:“先王疆理天下,画界分境,水土异齐,风俗不同。它郡自有,平原自无,胡可相比?若承望上司,诬陷良善,淫刑滥罚,以逞非理,则平原之人,户可为党。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济活者千余人。
②迁河东太守,受诏当举孝廉,弼知多权贵请托,乃豫敕断绝书属。中常侍侯览果遣诸生赍书请之,积日不得通。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弼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命左右引出,楚捶数百,府丞、掾史十余人皆谏于廷,弼不对。遂付安邑狱,即日考杀之。侯览大怨,遂诬弼诽谤,槛车征。吏人莫敢近者,唯前孝廉裴瑜送到崤渑之间,大言于道旁曰:“明府摧折虐臣,选德报国,如其获罪,足以垂名竹帛,愿不忧不惧。”弼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昔人刎颈,九死不恨。”下廷尉诏狱,减死罪一等。
③刑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数为公卿所荐出为彭城相会病卒。
(节选自《后汉书》)【注】①从事:官名。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数百。
(2)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
【参考答案】(1)各郡国上报的人,互相牵连到的多达几百。(“所奏”、“连”各1分)(2)诸生就用其它的事为借口拜见史弼,于是趁机送上了侯览的书信。(“谒”、“因”、“达”各1分)
【分析】(1)前一句“时诏书下,令举钩党”大致意思为“当时朝廷下诏,让(各地)检举党人(“钩”可先不理解)”。“所奏”是所字结构,根据前文,“奏”的宾语应为“党人”所以“所奏”可翻译为“上报的人”。“相连及者”为者字结构,可翻译为“互相牵连到的人”。(2)前文讲的是史弼担当为朝廷举荐孝廉的职务,他为了拒绝权贵人物的请托,预先断绝了与权贵人物的书信来往。但是还是有一个叫做侯览的中常侍让“诸生”送信给史弼请他办事。很多天都没有送到史弼手中。根据这个语境,这个句子的翻译就比较简单了。“以它事”,就是“用其他事为借口”;“谒”是“拜见”;“因”是“趁机”;“览书”是“侯览的书信”(人名是关键);“达”就应该是“送上”的意思。
三、方法点拨
文言文句子翻译步骤:
1.推敲关键词语,字字落实。
多年来的高考试题表明,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不会理解,而只有一两个词语有较高的难度,这些词的解释通常也是标准答案上面规定的得分点。从这个意义说,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确切认知。一般说来,这些关键词语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或词性活用。如:
①“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卜式传》2012年上海高考题),其得分点就在于“以时(根据时间)”“辄(就)”两字。
②“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孙叔敖》2011年上海高考题),“居”的意思是“过了”,“高”字活用为动词。
请看以下文段,划线句子是什么意思呢?
(何子平之)母本侧庶,籍(户口册)注失实,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持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
“州中”、“有微禄”、“当”、“留”都是不难理解的,难的是“差”、“启”、“相”这三个词。“差”是个多音词,这
里该怎么理解?“州中”即在州中;“有微禄”,有少许俸禄。可见“差”应读chāi,为当差之意,即任职。“启”有打开、陈述等意,因为要向上陈述某人之任职,所以应理解为“禀告”。“相留”,不是互相挽留,而是挽留何子平。于是全句该理解为:“在州中任职有少许奉禄,将禀告上司挽留你。”这样看来,领会重点词的意思,要根据已知的词义推求未知的词义。“推求”的过程,就是对语句作分析的过程。
2.辨析句式特点,保持原文造句的特点。
(1)从分析句式入手,是理解句子的重要方法。所谓原文造句的特点,指原文所使用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特点。译出这种造句的特点,要分两种情况:一是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要译成现代汉语相应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二是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倒装句要顺过来。如:
“苟,子何欲?”(2012年上海高考题)这句话在句式上前半是省略句,后半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2009年上海高考题)第一个分句是定语后置的句式。
请细读以下文段,思考划线句的意义。
(胡)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胡威之父)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其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在这段文字中,“先其将归,请假还家”一句,字词上没有一点疑难,但并不容易理解。原来这是一个省略句,在“先”之后省略了一个介词“于”,“其”,指代胡威。这样看来,全句的意思是:在他将要回去之先,(都督)便请假回家。用这个意思去替代原句,正好与下文意思一致,因为“阴资装”等句意思是: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接他,就与他结伴同行,每次遇到什么事情,就帮助他处理。
(2)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固定的句式,比如“无乃——乎”“孰与——”等,这样的句式我们在翻译时其实是有相对固定的语言组织方式的,在考试解答问题时,我们需要翻译出来此类句式的特点。
①“何(奚)以……为”、“何(奚、曷)……为”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
如: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
②“得无……乎(耶、邪)”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如: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促织》)
译文:成名一次又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捉蟋蟀的地方吗?
③“无乃……乎(欤)”连用,表揣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
如: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译文:远方的主人对我军作好了战斗的准备,这样去攻打郑国,恐怕不行吧?
④“……孰与(孰若)……”连用,表比较、选择、反问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
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
⑤“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如: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⑥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如: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译文: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3.借助前后语言环境,深入理解文句内容。
有些文句,仅靠分析句子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跳出文句,综观全文,求助于“左邻右舍”——上下文。如:
“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2010年上海高考题)光看这句话本身,不太容易弄明白其中的人物关系,这里牵涉到三个人,“尧咨”、“转运使”、“公”,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明白,本文描写的主人公欧阳晔因刚正不阿得罪了陈尧咨,陈让他的亲信“转
运使”利用权力赶走了欧阳晔。
再看以下文段:
裴晋公为相,布衣交友,受恩子弟,报恩奖引不暂忘。大臣中有重德寡言者,忽曰:“某与一二人皆受知裴公。白衣时,约他日显达,彼此引重。某仕宦所得已多,然晋公有异于初,不以辅助相许。”晋公闻之,笑曰:“实负初心。”
这段文字中,“晋公有异于初,不以辅助相许”是什么意思呢?句中的“异”是“异心”,还是“不同”之意?上
文说,裴晋公在未做官时,曾与他人相约,一旦“显重”就“彼此引重”,而现在裴已为相,却不肯答应某人担当辅弼之臣的请求。从这里可以看出,裴晋公的做法似与当初相约有所“不同”,而看不出“异心”——对国家有叛逆之心。因此本句的意思是:裴晋公与当初不同,不肯答应让我任辅弼之臣(“相许”,许之,答应我)。“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文中”,强调的就是语境,不论是“理解”还是“翻译”,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往往是要出错的。
4.辨析修辞手法,有策略地表达出原文风貌。
翻译文言文要恰当的处理一些修辞格。
(1)比喻、拟人和夸张。
比喻、拟人和夸张是使文章生动而常用的修辞方法,在翻译时一般只要把原文的比喻、拟人和夸张直接译成现代汉语就可以了。如: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鸿门宴》)
上面三句分别是比喻、拟人、夸张,直接译成现代汉语,它的修辞作用一点儿也没有改变。
但是,有一些古代的修辞手法如果直接译成现代汉语,就会感觉不够流畅,甚至不好理解。这时最好采取灵活的办法来翻译,不一定受原文修辞手法的约束。如:“金城千里”一词将“坚固的城防”比喻为黄金铸成的城池,但不能翻译成“池”,这样就造成误解了,只能按照它的本义来翻译。
(2)排比。
排比也是古今都常用的修辞方式。一般说来,古汉语构词方式较简单,句式变化也较少,便于使用排比句。在可能的范围内,还是应该尽力把原文这方面的特点保存下来,尤其是原文读起来比较铿锵有力的排比句,更该字斟句酌,在译文中把它的特点反映出来。但是由于语言的发展和变化,把这些排比句都译成现代汉语的排比句是不可能的,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这种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现代汉语很难到四种不同的说法来对译四个动宾短语,可译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3)借代。
文言中用借代的修方法很多,翻译时,只把所代的事物写出就可以了。如:
布衣--未做官的人缙绅--官员三尺--法律万钟--高官厚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