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重点和难点,很多教师无法掌握正确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导致最终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有更深入理解,就必须高度重视文言文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动力。为此要积极针对核心素养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进行全面分析,帮助学生认真理清文言文学习的重点知识,并掌握相应技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推敲文言文高中文言文教学;学生国学素养;提高方法
引言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道德精神以及思想内涵,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品质的重要载体。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对文言文常识有着基本的了解,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将文言文教学与核心素养教育相融合,确保文言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能够具备的能力,知识以及情感态度,也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理问题的主要方法。
1国学素养
国学主要是指以儒家理论为载体的中华传统文学艺术,包含医学、书画、美术、戏剧等相关内容。国学素养就是通过对国学研习提高本人内在素养,使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的系统联结,帮助学生对不同教育阶段的内容进行正确处理,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国学素养的培养,主要是指在文言文教学中的相关内容,通过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的整体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国学素养培育时,最重要的就是多阅读,对文学内容所蕴含的精神文化进行分析,增强个人的道德品质。
2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2.1教学难度大重点多而杂
在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始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很多学生一提到文言文就会头痛,不对文言文不感兴趣,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文言文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表达存在许多差异,还有很多生僻字、特殊用法等内容,加上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法知识比较薄
弱,少量的语法知识支撑不起高中学业的需要。很多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不感兴趣,很难积极主动学习阅读文言文。很多语文教师都认为文言文教学是对文言文基础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讲解,而这些内容又复杂繁琐,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特点,因此很多的文言文课堂都显得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文言文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2.2学习习惯差,培养难度大
在高中阶段,几乎每个学生都形成了独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但有的学生学习过于被动,在课堂上只会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记录,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对课文知识进行简单的记忆和理解,没有形成自己内在知识体系,使得文言文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要针对相关知识进行反复记忆,这个过程十分枯燥,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很多教师缺乏系统性教学,只是按照教材的编排,对相关课文进行讲解。在课后没有带领学生对文言文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高,甚至会增添额外的学习负担,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在学习完毕后,学生没有及时在课后进行主动反思,对很多知识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和记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强。
2.3学生基础差,学习方法待优化
当前很多高中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很多学生对文言文知识都不够了解,更不用提对文言文知识自主阅读。缺乏足够知识积累,也会使学生丧失文言文学习的自信心,给繁重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在文言文教学中,很多学生通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重点段落文章进行全面记忆,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但是却无法灵活运用,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很容易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情况。在高中阶段必须要正确转换思想观念,对文言文知识进行全面梳理,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3核心素养下高中文言文教学实践
3.1重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从目前来看,由于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类型比较固定,大多数都以人物传记类和论述类文章为主,而且所选的文章大多出自经典著作。但很多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文言文存在一定的畏惧和抵触心理,使得文言文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为此,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文言文实际教学中,教师
应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特点,而是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针对文言文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学习整体质量,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文言文国学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重点教学篇目,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直观展示,也能够使学生对文言文知识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讲解《烛之武退秦师》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以现代国家之间的关系作为举例,让学生明确战争的残酷以及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仅凭口舌就击退秦师的方法。通过这样精彩讲解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比如,在讲解《鸿门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对鸿门宴的历史背景相关人物有着准确把握。并结合原作对改编的文学内容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适当补充文言文的相关常识,在欣赏休息的同时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把握情况。
3.2重基础,积累必备字词
这些年来,由于文言文教学知识内容比较复杂,涉及到实词、虚词以及固定句式。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文言实词、虚词、固定短语等相关基础知识进行深入分析,让
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在文言文教学中,很多实词和虚词都是以教材资料为主,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帮助学生以教材内容为中心,扩充自身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储备。紧紧根据考纲要求,落实课本文言文教学板块并形成相应的强化练习。在讲解完新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重点的字词进行分析,通过默写、背诵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字词的记忆力和理解,使学生产生浓厚印象,掌握书本知识,帮助学生对知识有着深入的了解,让学生明确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可以增强学习的整体感受,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对书本内容进行深入的阅读,只有掌握了必备字词,才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明确其具体的用法和含义,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方式――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历史背景知识的宣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重朗读,培养文言文语感
朗读是语文学科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顺阅读文章。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把握文章的具体内容,明确语句特点,通过长期坚持增强文言文语感。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在课
前预习环节,让学生加以朗读,帮助学生掌握朗读节奏,带有情感进行朗读,确保朗读能够有效训练。在朗读时还要加强学生对朗读节奏的具体把握,使得知识掌握更加牢固,例如在离骚这篇文言文教学中,由于文章内容非常晦涩难懂,很多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如果教师直接讲解文章内容,就会使学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搭配优美的音乐,将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朗读,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节奏,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对文章。有深入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提高背诵记忆的效率,然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不明白的词语进行翻译,让学生根据翻译内容进行朗读体会,通过这样的方法也可以提高文章阅读的整体教学效果,避免死记硬背造成的不良影响。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把握语言的构成和具体运用,文言文中的许多词语都很简洁,每段文字都经过反复的推敲,所以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把理解和感悟深入到文章中,做到无卡顿、流畅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要提高学生文言文的语感,通过大声阅读的方式理解文章的情感和内涵。在文言文诵读的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进行分析,把握每一句话停顿时间,可以增强学生文言文语感。在朗读的过程中,并不是单纯机械的重复和背诵,而是要调动学生的眼睛、耳朵、嘴巴等多种感觉器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真正的理解文言文教学的情感内容。
3.4重练习,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无论是学生兴趣培养还是基础知识的积累,都必须要经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真正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知识,对内容进行反复锻炼,对学生无法掌握的文言文知识进行说明,也能够增强学生语文积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打好文言文教学基础,教师需要根据文言文考试的范围进行分析,选择优秀的课外阅读材料,开拓学生视野。在选择练习题的同时要做到精讲精练,适当的拓展延伸,使学生对文言文教学的内容有着更准确的把握,在实际练习中还要尽量选择内容简单的文言文帮助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进行准确分析,然后再适当提高训练难度,让学生根据已经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强化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文言文知识进行准确的把握与理解,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对整体文章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观点进行全面分析,通过作者的自我阐释,来提高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精简对话的方式,来增强个人的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逻辑思维,在高中文言文教学时,要想增强学生的国学素养,最重要的是确保学生对文言文中所富含的丰富人文精华和古代的历史风貌准确把握,通过特定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运用方式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使文章获得大量的民族情怀,增强
学生的民族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文化自信,让学生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自豪感,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利用文言文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加强对学生的引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深刻感悟文言文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而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向心力。在学生诵读训练完成之后,适当的考察,可以掌握学生具体的问题所在,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只有诵读而没有考察,是很难完成诵读感受的,为此在诵读时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诵读感悟,增强对书籍诗篇内容的描述,并且积极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增强学生对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线下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诵读比赛,增强学生对诵读内容的深入理解,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诵读评比时,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使学生能够真正激发诵读兴趣,提高诵读整体水平,鼓励学生的诵读能力全面提高,在诵读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将自己的感受利用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意识到诵读的意义,明确自己诵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在语文阅读教育开展中,由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比较大,语文阅读教育开展也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来进行分析,针对低年级学生要充分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启蒙思想,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
着深刻的认识,从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同时要加强对高年级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感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