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重点及难点突破
一、文言文常见考点
1.文言字词: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常考的文言实词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常考的文言虚词有:之、乎、者、也、于、而、以、其、为、乃、虽、然、焉、则等,它们在句子中做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2.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
3.文言文断句、翻译及文意理解
二、文言文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
文言文的考查,常见的考点与题型不外乎字词解释、断句、语句翻译、文意归纳、写法分析、人物与作品评价等内容。下面就复习和解题方法提几点建议:
1.准确解释字词含义。注意利用注释,利用平时积累的实词、虚词知识,利用拓展联想和关联组词,确认字词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实词的理解,将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
不通就错。
2.正确、顺畅地翻译句子。翻译句子,第一,要内容正确,符合文意;其次,译出来的句子要表达准确,得体流畅。
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可用“留、补、调、删、换”五个字来概括。
1)留,就是保留不译。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可不翻译,直接保留。
2)补,增补,补充原文中被省略的成分以及量词。
3)调,即调整词序。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这些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词序。
4)删,即删除的意思。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
5)换,即替换之意。不少的文言词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翻译时应换用现代汉语的某个词语。
总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3.语句停顿(节奏划分):
(1)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
(2)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
(3)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推敲文言文确定朗读节奏。
(4)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如: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如: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其一/犬坐于前。对这个类型句子的节奏划分也要遵循逻辑意义。
5.概括文意。往往通过填空、回答问题的方式,考查对文章层次、景物特点、内容要点、人物性格特征与感情态度、作品意义、阅读感受等方面的把握程度。这是除了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之外考查频率最高的点。解答时务必注意,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同时要推敲答案用语的准确性,概括力求要言不烦,
不偏不倚,切中要旨。
6.比较阅读。这是近几年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常用的是两段材料比较,材料的相关点一般在于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手法、社会意义等方面。有的以课内散文为主,链接课外相关材料;有的两篇都是写景的游记;有的是同一作者写不同景点的文章;有的用相关主题的两段材料。 
比较阅读只是一种形式,在两段或几段材料之间有一种互补或互衬的关系,有的从两段文章的共性方面命题,有的是各自单独命题,题目互不相干,材料之间没有比较,后面一篇只是前一篇在内容上或题量上的补充。考点基本与单篇考查是一致的。
7.拓展迁移。为了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命题常考查对散文主题与人物思想感情的评价,要求考生联系实际谈谈对某些观点的看法。解答这类题目,要善于从古代史料中读取人物优秀的思想品质,从事件中读取宝贵的人文精神,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其社会意义,同时也要注意到时代的局限性,恰当地取舍,合理地扬弃。
8.写法分析。包括语言品味、修辞赏析、结构分析、文章风格阐释等等。答题时尽力借助已学过的课文,联想已做过的训练题,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寻求答案。
三、文言文答题思路
要想做好文言文题目,首先要掌握阅读方法。许多学生往往不认真读文章,而只是到文中去寻答案,这是能的高分的。文章没有读懂,想正确回答问题是不可能的。
文言文阅读可以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通读必须完成以下五个任务:了解记叙的是什么事,弄清所记之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析所记之事涉及什么人,他们之间有没有主次之分,关系如何;查看记叙中作者有没有议论,议论什么;留心叙事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如果文言语段是议论性的文字,就要出表明论点的句子,再到证明支撑论点的论据,最后看看是用什么方法证明论点的。
第二步,品读细节,把握人物。了解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后,要想进一步体会文章主旨,自然离不了人物,而把握人物形象则要关注人物描写,尤其是一些细节描写往往能传达出人物的品质和内心。要注意品读这些细节,如:揣摩人物语言的语气,关注神态的变化,注意动作的指向等,从而明白人物描写的真正意图。因此,品读人物言行,人物的性格、为人也就了然于心,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必然顺理成章了。
第三步,精读文章,对症下药。深入到文章内部,利用文章本身的语境、命题的题目、文章中的原话、注解及文章的主旨来解答相关试题,对症下药。
词语解释题。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直译,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然后意译,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
筛选信息题。要求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理解的程度。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是: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是建立在理解文章基础上的,它可以促进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达到读懂读通所有材料的目的。
归纳概括题。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要求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
具体内容有:某个论点的依据;某种现象的本质;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及结果;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
观点态度题。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可从文体特点人手:记叙性文体,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会融会在他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中,也有少数文章,在开头或结尾的简要议论中,概括时就应抓住这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