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精选含答案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野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________,植物________的景象。   
(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满溢(满);丰茂(茂盛、果实丰硕)
(2)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景物特点。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加以归纳,“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的意思是:野外的池塘水满的已经连到秋天的河堤,菱花结了果实草木很茂盛.前一句写出了池水满的特点,因为有丰富的池水的滋养,菱花结了果实蒲叶长得非常茂盛.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满溢(满)、丰盛(茂盛、果实丰硕、生机勃)。
(2)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诗句描绘了野池蜻蜓随意飞舞,鱼儿任意游玩的悠闲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答案为:(1)① 满溢(满);②丰茂(茂盛、果实丰硕)
(2)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景物特点。答题时应注意,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
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概括要点作答。池水:满溢(满);植物:丰茂(茂盛、果实丰硕)。
(2)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2.阅读下面的诗歌,同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字用得极其生动,说说妙在哪里。   
(2)后两句诗,诗人想象了怎样的情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富于动态,既写出了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的景象,又表现了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长。
(2)想象与亲人欢聚,共剪蜡烛于西窗之下,向家人诉说巴山夜雨时想念家人的情景;抒发了诗人今日的愁苦中夹杂着渴望团聚的欢乐的复杂心情。 
【解析】【分析】(1)“涨”,水量增加,水面高起来。结合这句话分析,诗人所写季节是秋天,所写的天气是下雨,巴山地区连绵不断的秋雨使池塘里的水面越长越高。结合诗歌首句内容分析,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时间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因此这个“涨”字富于动态,既写出了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的景象,又表现了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长。
(2)前两句表达诗人诗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既然没有办法回家,诗人就想象他日与亲人欢聚,共剪蜡烛于西窗之下,向家人诉说巴山夜雨时想念家人的情景,因此这两句想象抒发了诗人今日的愁苦中夹杂着渴望团聚的欢乐的复杂心情。
故答案为:⑴ 富于动态,既写出了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的景象,又表现了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长。
⑵ 想象与亲人欢聚,共剪蜡烛于西窗之下,向家人诉说巴山夜雨时想念家人的情景;抒发了诗人今日的愁苦中夹杂着渴望团聚的欢乐的复杂心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赏析古诗炼字的能力。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⑵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及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诗句内容,首先要抓住诗句中的人、物、景、事进行分析,然后再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考虑。而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3.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  阅读诗歌,分析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 (1)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的惊讶、欣喜之情。
(2)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运用比喻修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解析】【分析】(1)第二句诗的意思是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这句诗中“惊”字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据此可作答。
(2)三四句的意思是白雪也嫌春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白雪本是无情之物,但这里却赋予了它人的情感,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
有灵性。据此可作答。本题也可以从比喻的角度进行赏析。
故答案为:⑴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的惊讶、欣喜之情。
⑵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运用比喻修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的遣词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理解诗歌,理解句意,从意境上进行分析,注意方法的掌握。
⑵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把握诗人的情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安要求作答。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远日本国僧敬龙归
(唐)韦庄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余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乙)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热渡江人。与诗同行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①扶桑:相传东海外有神木名为扶桑。是日出之地,亦为日本别名。
(1)关于这两首诗的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描写时间为晚上,(乙)诗描写时间是清晨。
B. (甲)时送别地点在扶桑,(乙)诗分别地点在扬子江。
C. 甲诗作者将与友人同行,(乙)诗作者送友人独往。
D. (甲)诗友人以船为交通工具,(乙)诗友人也是如此。
(2)关于这两首诗的写作手法,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诗都迟至末尾才点出友人前行的目的地。
B. (甲)(乙)两诗各自重复某些字词,增添诗的节奏感。
C. (甲)诗由眼前景写到想象景,(乙)诗从想象景写到眼前景。
D. (甲)诗只有二、四句用韵,(乙)诗是一、二、四句都用韵。
【答案】 (1)D
(2)B 
【解析】【分析】(1)A项,“乙诗描写时间是清晨”错误,由“数声风笛离亭晚”可知,应是傍晚,是说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B项,“甲诗送别地点在扶桑”错误,甲诗标题是“送日本国僧敬龙归”,是送日本国僧归国,即归于扶桑,并非是送别地点在扶桑。C项,“甲诗作者将与友人同行”错误,“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意思是“此去谁能与你一起到家乡?唯有一船明月和满帆清风”,可见作者并非要与他同行。故选D项。
(2)A项,“甲乙两诗皆迟至末句才点出友人前行的目的地”错误,乙诗在最后点出友人前行的目的地,“君向潇湘我向秦”;但甲诗最后说“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但并没有指出友人前行的目的地。C项,“乙诗从想象景写到眼前景”错误,“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这是从眼前景写到想象景。D项,“甲诗只有二、四句用韵”错误,“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一、二、四句都用韵。故选B项。
故答案为:⑴D;⑵B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内容一一对应即可做出选择;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即可做出选择。
5.阅读下面的古诗后,完成下列小题 
泛吴松江
宋·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1)  诗中“________”一词透露出天已晚;“________”一词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   
(2)诗歌的三四两句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斜阳;半日
(2)那一只只鹭鸶仿佛能理解我的心情,似乎在听着我的吟诵,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感。或:诗人把鹭鸶当作知音,抒发了诗人向往热爱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情。(能结合三四句意思,言之有理) 
【解析】【分析】(1)“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的意思是:太阳西斜,点点胭红的光亮洒落到搭着稀疏的苇蓬的小船里,我独自吟诗了大半天却还是没有过江。表示天已晚的词是“斜阳”,强调泛江已久的词是“半日”。
(2)本诗中“惟有鹭鸶知我意”的意思是:能够理解我心意的恐怕只有江面上的鹭鸶鸟了。诗人把鹭鸶当作知音,正反映了他摆脱官场后,向往热爱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情,也可以看出诗人孤寂、苦闷的内心。
故答案为:⑴ 斜阳;半日
⑵ 那一只只鹭鸶仿佛能理解我的心情,似乎在听着我的吟诵,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感。或:诗人把鹭鸶当作知音,抒发了诗人向往热爱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情。(能结合三四句意思,言之有理)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结合题意进行准确回答。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要求考生整体理解诗歌,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感悟作者的情感思想。
6.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