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①纶,钓丝,“垂纶”即垂钓。②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这里是写小儿选取了一个僻静、利于垂钓的地方。
(1)诗歌前两句中“学垂纶”“侧坐莓苔”的两个动作描绘出一个________的小儿。   
(2)诗歌三,四两句可见小儿是什么心态?结合具体字词简要分析。   
【答案】 (1)一本正经、认真、机灵、聪敏
(2)谨慎或者害怕被打扰(害怕鱼儿被吓跑)的心态。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来,他害怕钓鱼被打扰(鱼儿受惊吓),远远就向路人招手示意,不回应路人的询问,从而看出小儿谨慎。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从“学垂纶”“侧坐莓苔”的两个动作可以看出“小儿”认真聪明、一本正经的形象。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三四句诗的意思是: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小儿生怕鱼儿被惊吓的小心谨慎心情。
故答案为:(1)一本正经、认真、机灵、聪敏;(2)谨慎或者害怕被打扰(害怕鱼儿被
吓跑)的心态。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来,他害怕钓鱼被打扰(鱼儿受惊吓),远远就向路人招手示意,不回应路人的询问,从而看出小儿谨慎。
【点评】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中“___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阴阴;又
(2)思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要仔细阅读每一句内容,了解诗句的意思,明确描写的对象,并能够概括其特征。“阴阴”写的是“杨柳”的特点,“又”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这类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任何一首诗歌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做此类题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故答案为:(1)阴阴  又
(2)思乡。
【点评】“柳”谐音“留”,汉人送客至灞桥,折柳赠别。在古代诗歌中是典型的意象,多表达
怀人思乡,惜别留恋之意。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等等。另外,柳还可以是美好家园的象征,如“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幂无重数”。
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昼梦”、“南风”等意象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夏季的生活场景。   
(2)本诗中“偷”字用得好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答案】 (1)青苔;绿树
(2)“偷”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南风这个旧相识的顽皮可爱,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解析】【分析】(1)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具体的意象填写作答。这首诗写夏季的生活场景主要用“青苔”“绿树”“昼梦”“南风”等几个意象。据此可填写作答。
(2)诗句“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中的“偷”字,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南风”赋予人的情态,写南风这个旧相识吹开了房门,吹动书卷的情景,写出了南风的顽皮可爱,表达了诗人闲适惬意的心境。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⑴ 青苔 ; 绿树 。
⑵ “偷”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南风这个旧相识的顽皮可爱,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象。答题时应注意,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
染作用。
⑵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答题时应注意,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1)本诗的作者是唐朝的著名诗人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
B. 颔联紧接一二句,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吴郎能够多多体谅,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
C. 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
D. 本诗具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展现诗人的心理和情感,语言沉郁顿挫而又不乏幽默。
【答案】 (1)杜甫
(2)D 
【解析】【分析】(1)《又呈吴郎》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通过了劝吴郎让寡妇
打枣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爱。
(2)D项,“不乏幽默”错误,选项对诗歌的语言风格理解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⑴杜甫;⑵D。
【点评】⑴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远日本国僧敬龙归
(唐)韦庄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余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乙)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热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①扶桑:相传东海外有神木名为扶桑。是日出之地,亦为日本别名。
(1)关于这两首诗的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描写时间为晚上,(乙)诗描写时间是清晨。
B. (甲)时送别地点在扶桑,(乙)诗分别地点在扬子江。
C. 甲诗作者将与友人同行,(乙)诗作者送友人独往。
D. (甲)诗友人以船为交通工具,(乙)诗友人也是如此。
(2)关于这两首诗的写作手法,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诗都迟至末尾才点出友人前行的目的地。
B. (甲)(乙)两诗各自重复某些字词,增添诗的节奏感。
C. (甲)诗由眼前景写到想象景,(乙)诗从想象景写到眼前景。
D. (甲)诗只有二、四句用韵,(乙)诗是一、二、四句都用韵。
【答案】 (1)D
(2)B 
【解析】【分析】(1)A项,“乙诗描写时间是清晨”错误,由“数声风笛离亭晚”可知,应是傍晚,是说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B项,“甲诗送别地点在扶桑”错误,甲诗标题是“送日本国僧敬龙归”,是送日本国僧归国,即归于扶桑,并非是送别地点在扶桑。C项,“甲诗作者将与友人同行”错误,“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意思是“此去谁能与你一起到家乡?唯有一船明月和满帆清风”,可见作者并非要与他同行。故选D项。
(2)A项,“甲乙两诗皆迟至末句才点出友人前行的目的地”错误,乙诗在最后点出友人前行的目的地,“君向潇湘我向秦”;但甲诗最后说“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但并没有指出友人前行的目的地。C项,“乙诗从想象景写到眼前景”错误,“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这是从眼前景写到想象景。D项,“甲诗只有二、四句用韵”错误,“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一、二、四句都用韵。故选B项。
故答案为:⑴D;⑵B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内容一一对应即可做出选择;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即可做出选择。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春日
(宋)晃冲之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①阴阴:草木阴阴。②趁:追逐。
(1)这两首诗都是写春景,但它们所写时段有何不同?   
(2)两首诗的画线句子写得都很美,请你任选一个画线句子,具体描绘句子表现的图景,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 (1)第一首写晚春;第二首写早春。
(2)示例一:选择“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一句:溪中的鹅鸭竟然不知道春天已经离去,它们在清澈的流水中无忧无虑地欢叫着,争先恐后地游来游去,追逐着落在水中的片片桃花。
示例二:选择“天街小雨润如酥,草遥看近却无”一句: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似乎在同我们捉迷藏。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春日》通过描写小溪中鹅鸭逐春的情景,流露了作者爱春(或惜春)之情。根据“绿交加、翻萍、春去尽、桃花”等词句分析,诗歌描绘晚春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与诗同行欣悦之情。根据“草遥看近却、烟柳”等词句判断是早春景。
(2)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的画面。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要发挥想象准确把握意象来具体描绘。比如选择“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一句:早春的小雨和草
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比如选择“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一句:浓浓的树阴下流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绿荫、绿水互相映衬;小雨淅沥,翻动着水面上的浮萍,浮萍摇荡着漂上了浅浅的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