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读后感:子欲养而亲不待_1200字
     
我对史铁生这个作家了解不甚多,只是读过几篇他的文章而已,文笔和风格有点细水长流的感觉,好像是缓缓跟你说着故事一样的口吻。对于他的文章,印象最深的便是《老海棠树》与《秋天的思念》,后者是我们语文书中的课文,前者是阅读卷上的文章,一篇写的是奶奶,一篇写的是母亲
   
    读完《老海棠树》之后,奶奶在老海棠树下佝偻着背像是在寻着什么的身影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其实文章中的奶奶或许就是老海棠树?亦或那海棠树就是奶奶?我想是的吧,奶奶的确是如同那老海棠树一般,坚强而无奈,以一种苍老的姿态活着,敏感而脆弱,静观生命过去春夏秋冬,冷暖自知不言说。文中有一段话看得我喉咙哽咽:“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真的特别特别
让人感觉心寒,看着那张薄薄的卷子上黑的字,我都能体会到字里行间流露出来那种难以诉说的复杂情感与情绪。那时奶奶该会是怎样的心境?就好像是你一直解不开的结,突然有一天解开了,你又觉得少了些什么。比起奶奶我更关注的是史铁生的反应,他竟然那样子回答!那样的不耐烦与若无其事。我突然想起了自己平日里对我奶奶她老人家的态度,似乎与史铁生这样并无二致,心里第一次正视这件事情,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惭愧。
   
    《秋天的怀念》里的哀愁是作者自己写出来的,文章的题目其实就带着很浓郁的愁“自古逢秋悲寂寥”。这句话自古以来就是个真理,只是后一句”我言秋日胜春朝“少人所知。文中史铁生写“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我真真切切的明白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意义,史铁生的母亲诠释了这句话。我不知道史铁生写: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这一段的时候有
没有想哭的冲动?尤其是紧接着这段的那一句:”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白欢喜
月水瓶    菊花依旧遍野烂漫的开,只是母亲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湛江碧海银沙马廉   
    老海棠树或许仍能继续活个几年,只是奶奶去世了,那海棠树下的身影,再也看不见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其此之谓乎?
    初一:某某
   
   
   
泰坦尼克号经典片段   
   
   
   
   
清华馒头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