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师大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课外阅读。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 )朝(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A.宋、岳飞
B.元、戚继光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诗句,完成练习。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词语。
护田: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青来: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
(1)这两句诗采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山水人的感情,显得既生机勃勃又清新幽雅。(______)
(2)“两山排闼送青来”可以改为“主人开门见青山”,意思的主人打开了门,就会看见青翠
武汉鸭脖的山峰。(______)
(3)诗人写出了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山水主动与人相亲,表现了人的高洁。(______)
3.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春夜喜雨》题目中的题眼是______(一个字)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填序号)
A.诗人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因而喜爱春雨。
B.“知时节”赋予了春雨人的生命和情感。
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喜爱春雨之情。
D.“花重”中“重”读“chóng”。
[3]在表现春雨细腻轻盈特点的诗句下画横线。
[4]朗读这首诗适宜用______语气朗读。
A.激昂 B.高亢 C.赞美 D.陶醉
4. 古诗赏析。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下面唐诗和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上遇雨(其二)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睛。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赏析第一首诗前两句中“衔”、“喷”两字的妙处。 ________
[2]第二首诗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联系全诗分析。 ________
[3]这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________
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2]诗中描写的“河”指(________),“岳”指(________)。
满月祝福词A.长江 B.黄河 C.黄山 D.华山
[3]诗的前两句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_____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 ”字则突出了山的 高峻。这一句诗表现了 。
[4]从第三句的“_________、_________”看出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第四句的“_________南望、又一年_________”看出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
[5]诗中表达作者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和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的诗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一颗小草莓A.前两句诗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B.一个“入”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C.诗题点明了时间是秋季的夜晚。
D.全诗表达了诗人热切盼望朝廷收复失地的心情。
[7]末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又”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外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首句用“______”和两个“______”字组合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渲染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
[3]“______”以下全是想象,猜想重阳佳节到来的时候,亲人们也一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
酒。这样紧扣了诗题中的“______”字,也点明了第二句中提到的“_______”的具体内容了。
[4]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根据古诗意思完成练习。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尽”的意思是( )
A.尽头。 B.都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A.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落在了谁的一边?
B.今夜明月皎皎,人人都欢喜地望着,团聚之日又有谁在思念家乡?
[3]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的是诗人思念家乡,而________的这两句诗写的是天下所有人都在望月,他发出了心中的疑问:“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用委婉的语气写出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代)诗人____。
[2]诗句中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解释下列词语。
(1)千锤万凿:__________________。
(2)吟:__________________。
(3)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 )诗。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喻理
[5]这首诗中“烈火焚烧”与“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照,衬托出石灰石的顽强。
[6]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7]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击,(_________)烈火焚烧,(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同。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8]诗句“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了诗人______的追求。
10.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菊花
[唐]元稹
秋丛①绕舍似陶②家,遍绕篱③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①秋丛:即丛丛的秋菊。②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③篱:篱笆。
[1]第一句诗中的“____”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
[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情态。
[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借菊花___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________的赞美。
[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有道词典不能发音
B.第一句写景,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C.第二句叙事,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直到日头西斜。
D.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酱肉包的做法
[1]“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12. 古诗词阅读。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水样年华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1]《西江月》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人。
[2]解释词语。
(1)别枝:_______ (2)听取:_______
(3)见:_______ (4)社林:_______
[3]这首词上下阕各描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课内片段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补充文中词句。
[2]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_________》。
[3]词中描写的是_________季的景象。你是从“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4]“路转溪桥忽见”一句让你想起《游山西村》里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