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丕的文章不朽观
    自古以来,文章为不朽之盛事。文以载道,历朝文人墨客对此均甚重视。文人墨客们或写出传颂千古的美文,或著作流芳百世的经书,或留下引人深思的警句,或创造令人惊叹的奇迹,一切的一切都将随时间的推移而渐渐被世人所遗忘。但是,真正能被世人永远记住的,唯有那些被人民众所认可并称赞的文章与功绩。由此可见,文章这种艺术形式具有不朽的力量。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他的文章不朽观。他认为:“文以气为主”。并以韩愈、柳宗元为例证明了他的观点。韩愈曾因《师说》而得罪于“大人”,但柳宗元却成为文坛上的领军人物,不仅如此,柳宗元的作品还得到了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高度赞赏。无独有偶,郭沫若先生也曾以李白的诗篇说过:“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著名诗篇,至今广为流传。二人的作品虽然时间较为久远,但在今日仍熠熠生辉。显而易见,这足以说明他们作品不朽的力量。
    其次,曹丕又以陆机、贾谊、王粲为例证明了文章不朽的第二个原因,即文章本身的精神价值所在。文章之美贵在精神价值的传递。
    再者,曹丕指出了“文以辞为用”。它强调文章应以描绘事物的特征,塑造鲜明的形象为目的。这与老庄道学之旨的相同。从另一方面看,“辞以达其意”。它倡导写作应表达情感。写作应明晓事理。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使文章具备不朽的力量。同时,他也明确指出“文以情为主”。言辞必须以情感的共鸣为基础。只有这样,文章才会被人们所铭记。如果没有了情感的共鸣,那么文章必定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如同空中楼阁,毫无实际意义。
    最后,曹丕在其《典论·论文》中又以袁宏为例说明了文章不朽的第三个原因。袁宏作为建安七子之一,他的作品在当时有很高的地位。曹丕认为他的作品是“童心”之作,应该能超越时间的限制。在他看来,文章是个体化的,每个人的灵魂、风格都是不一样的,都应该独立存在。曹丕虽然不知道《诗经》、《离骚》等文章,但他却将《典论·论文》一书献给了孔子。我想,曹丕肯定想告诉世人:文章不必像上述经典那样,它本身就是世间美好的存在。我们写文章,也不必受传统文学观念的束缚,要遵循文章的真正规律,将内心真实的想法抒发出来,不必顾及世俗的眼光,文章自然会不朽!
柳宗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