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赏析
整体把握1.《饮酒》(其五)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话题,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也没有寄身庙宇割弃尘缘,而是身处“人境”。凡是在有人的地方,照理也就会有闹市,也就会人来车往,喧嚣不绝于耳,可诗人却说“而无车马喧”。这是为什么呢第三四句的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问君何能尔”一句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体客体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富情趣。“心远地自偏”一句,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做出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
诗的前四句构成一个意义“方阵”,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篇的基调。王安石曾赞赏这四句诗为“奇绝不可及之语”,推崇备至,以下几句主体隐去,进入“写景区”,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
所称道的“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笔,是在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好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面工。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抒情主体又渐渐浮出,写眼前景物,脱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韵。最后两句,诗人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这里暗用了《庄子·外物》中的说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就是说,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人们复杂的感受。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就是舞蹈,就是无声的沉默。
2.《春望》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杜甫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延的所在地—一风翔。
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感人至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司马光在
《温公续诗话》里曾写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一座繁华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呢另一种解释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认为诗中所写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有相通处,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据史载,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初期,叛
军所至之地,百姓皆惨遭杀戮。诗人家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3.《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旧题,唐人好用这样的诗题写当时的题材,作品极多,而李贺这一首由于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在当时即享有盛名。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李贺带着他的诗卷去谒见韩愈,因正值酷暑,韩愈倦极思睡,衣带已解,闻报后想推辞不见,可是打开诗卷,第一首就是《雁门太守行》,读罢大惊,立即束带出见。这件事虽不一定属实,却也说明这首诗的确不同
凡响。
2
首以战争为背景和主题的抒情诗,诗人用极凝练的方式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给他们的斗争染上了悲壮的调。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这是一支激荡人心的战歌。
解决了定性问题,我们才能看出这首诗的艺术特来。最明显者莫过于诗人构思的大胆,他把一场战争高度集中在一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只写了三个画面:一个在白天,表现敌军云集而来,官军戒备森严;一个从白天到黄昏,表现战争的惨烈;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实际上连24小时都不足,却涵盖了将士们在战争中的主要活动,也反映了战争的艰苦性。这是就诗的整体说的。再细看各句,还会发现诗人善于运用奇特的艺术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例如“黑云”两句就勾画出这样的图景:城头弥漫着乌云,似乎淹没了一切,但偶尔大风吹过,云中透出日光,照在城头士兵的铁甲上,金光闪闪,显出了不可侵犯的气概,正如杜甫的诗句“武帝旌旗在眼中”(《秋兴》)一样,给人以无比威严的感觉。历代注家对这两句是实写景物还是以“黑云”代指攻城敌军之多,颇有争议。其实不妨将其理解为大战开始之前紧张
饮酒赏析的氛围,至于“黑云”是实指还是代指,“黑云”与日光能否同时出现,倒不是很重要的问题。
诗作的结尾也很有特点:“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是抒写官军全体将士的心愿。这里表现出的忘身报国之情,感人至深。用燕昭王黄金台上延揽天下之士的典故,又契合了古人“士为知己者死”“拼将一死酬知己”的价值观,含蓄地点出了诗作的主旨。
4.《赤壁》
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而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乃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只是借相同的地名,寄寓吊古之意,并抒写自己的感慨。宋代苏轼在黄州所作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类似的情况。
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颇有情致:从沙中发现了一根折断的铁戟,拿起来自己磨洗,认出那是数百年前赤壁之战的遗物。锈迹斑斑的断戟,无疑带有极强的沧桑感,能令人联想到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