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坪论
品位•经典
论苏轼的山水游记散文
O张亚富
(丹东市中医药学校,辽宁丹东118000)
【摘要】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大诗人、词人,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他一生命运坎坷,但却能从磨难中不断总结人生经验,以一种超然的审美态度写出最达观、最至情的诗文。在他的散文中,山水游记散文最值得称道,作品融入佛道思想,风格多样,寓情于景,艺术成就很高。
【关键词】苏轼;个人经历;山水游记散文;艺术特点
苏轼作为北宋的大诗人、大词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无可争议的地位。在散文方面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散文成就奠定了他在唐宋八大家中的地位。他的散文艺术,代表着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他提出“辞达”的新解释,主张艺术风格多样化。他的散文文思开阔,源泉丰富,实中溢外;平白简练,纵横通脱,形式多变;随物婉转,浑然天成,行文收纵自如。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
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从文学角度而言,苏轼山水游记散文集写景、抒情、言志于一体,寄情于景,寓理于游,重实地考察敢于质疑,既继承了古代赋的传统写法,又有新的创意,平白晓畅,随物赋形,仪态万千。
一、不断总结人生经验,在作品中融入佛道思想
在苏轼的山水游记散文中,《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记承天夜游》等成就最高,千古流传;《记游定惠院》《瀚额堆赋》《记游松风亭》《游沙湖》等脍炙人口,尤以贬黄州时期作品为最佳。其弟苏辙都说他的诗文:“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O”E黄州五年的贬谪生活,不但没有击垮苏轼,反而把他锻炼成为个性格顽强、胸怀旷达的伟大作家。
几经宦海沉浮,苏轼的人生哲学逐渐倾向佛道。在被贬黄州期间,他几次游定惠院、承天寺,结交僧侣。大量接触佛教和老庄哲学,从佛道家思想中探求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信心。《记承天夜游》《记游定惠院》是他倾向佛道的体现。在《前赤壁赋》中,他用老庄思想说服“客':“逝者如斯,而来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无尽也。”通过这些话可看出他对老庄思想已谙熟于心。在《后赤壁赋》中以老庄齐物思想来消融政治失意的苦闷,《记游松风亭》也是借老庄那种“游于物之外”和相对主义思想重新审视人生,而达
到庄子那种如“脱钩之鱼”“无往而不乐”的境界。他将道家思想和对山水的描绘有机结合,表现了作家脱俗忘我的程度,为自然山水散文增添了人文彩,丰富了山水游记散文的内容。游记散文
二、注重实地考察,敢于质疑
在《石钟山记》中,他以考察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组织全篇。文章开头即以“《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有根据地说明石钟山的位置。接着对北魏郦道元对石钟山命名的说法有疑,对唐李渤说法也不信,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赴汝州途中经过湖口石钟山,得以实地考察。他不轻信寺僧小童的话,而是“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o”经认真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前赤壁赋》中,苏对所游的黄冈市西的赤鼻叽也有疑义,认为不是三国周瑜破曹操军所在之地,该赋中所写不过借以抒意罢了,在《记赤壁》中:“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输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他在《与范子丰书》中也说:“黄州少西,••••••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这些都说明苏轼写文章较认真务实,敢于质疑。
三、艺术特点
(一)寄情于景,寓理于游
一般来说,苏轼山水散文中论理、抒情、言志的
【作者简介】张亚富,丹东市中医药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