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散文专题文化游记类散文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化游记类散文的文体特征;
2.掌握文化游记类散文相应题型的解题方法;
3.培养在整体阅读基础上规范、精准解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梳理知识,读透文本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探究,反复阅读
【教学过程】
一知识储备
【概念界定】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是作者写游览途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文章。通过描绘某一地方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珍贵物产、风土人情,或者政治生活、社会风尚等来抒发情感、寄寓哲思,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情感性。 
文化散文往往以种种形象或亲身经历,或生活事件,以小见大,表达对生命、生活、历史、社会、文化的永恒思考。
文化游记散文的特点:
1、取材上的文化性,即所写对象是文化意味突出、文化含量丰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多借助名人、文化古迹,咏史怀人,阐发作者对此的认识和评价,有时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借古讽今,引发人们对历史、现实、人生、社会的深沉思考。
2、文化意识强烈,即明确地从文化角度和文化意识来表现对象。
3、文化解剖具有穿透力,即以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深刻的文化思想来解剖事物的特征和发掘现象的本质。
4、行文上具有文化韵味,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上。
【阅读方法】
步骤一:抓住线索,理解文本内容
文化游记散文要借助某一文化现象、文化景观、文人轶事、文化视角作为抒情载体,其中总是有某种线索。这一线索就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往往以“游记”形式开始行文,要注意立足点的变化,理清行文脉络。同时还要注意文章中时空的转换及作者的情感变化等。
步骤二:狠抓形象,探究精神实质
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存有自己独特的态度或思想,而主旨却隐藏在字里行间,必须认真研读。作者在写游记时并不是把游览中的见闻分毫不差地描绘出来,而是经过了非常明确的截选,有目的性的进行描写,我们必须稳准狠地抓住这些景物、场景或者人物。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一切的截选和描写都为其主旨服务,是为了集中、鲜明地表现中心。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等手法都是非常常见且重要的。因此,要探寻到文中隐晦的“
神”,必须理解文中“散”的“形”。
步骤三: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深刻内涵及作用
【识记作用】
1. 散文的线索及其作用
常见线索
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散文的标题常常就是文章的线索)
作用
① 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 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 揭示主题;④ 使行文富于变化
2. 梳理思路
写作思路(脉络)
先依据内容划分层次、概括要点,然后梳理出清晰的思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又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文章结构特征
① 由实入虚;② 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③ 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④ 总分、并列、层进;⑤移步换景
构思艺术
抑扬安排、铺垫悬念、伏笔照应等
3. 散文段落(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内容
深刻的寓意,表达的主题、情感等
结构
与前后文的关系,与标题的关系
表达效果
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及其艺术效果
4. 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段落(语句)的作用
开篇
① 设置线索,引出下文;② 设置疑问,引人深思;③ 设置悬念,铺垫照应;④ 点明文章中心;⑤ 表明文章思路等
中间
① 承上启下;② 由叙述转向议论;③ 由写景转向抒情;④ 由正面转向反面;⑤ 层层深入;⑥ 领起下文;⑦ 概括上文游记散文
结尾
① 呼应前文,对比照应;② 卒章显志,深化主题;③ 发人深思,给人启迪;④ 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等
点睛句
① 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② 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给人以启迪
二、真题回顾,明确考法(线索,作用)
12.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5分)(2018·浙江卷《汴京的星河》)
14.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2015·江苏卷《比邻而居》)
1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2009·江苏卷《上善若水》)
三、考点类型
(一)线索、思路、作用
【高考典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2018·浙江卷)
汴京的星河
叶文玲
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 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
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得大喊大叫。
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
那是在汴京——开封。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素享盛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在灯会中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了那挂灯的街。
先说那街。
汴京的 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楼;路那厢,则一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栅,特别是那雕镂朱漆的木窗棂,很能教人想起白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甚至连门口那长垂的竹帘一动,你都会蓦然一惊:是要走出一位肩搭长巾鼻头抹了点白粉的“酒保”,还是珠钗满头罗裙曳地的“女娇娃”?
且说那人,也许正月正是“闲月”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拥集了这么多的“闲人”。
紧挨着相国寺的小商品市场,设在一条长而又长的窄巷内,天天人头攒动,熙来攘往,那琳琅满目的小摊和 形形的顾客,还真像升平鼎盛的北宋“相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呢!那儿,摆着那么多卖各小吃的食摊,香气四溢,烟雾腾腾,碗盏丁冬,吆声大作。那个素享盛名的“第一楼”,更是整日价顾客盈门,座无虚席。这一切,不也大有向以时令小吃著称天下的汴京城遗风么?但是,我晓得,这盛况,这胜景,前些年是断断没有的,假如没有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一向贫 寒的豫东农民,能这样衣帽鲜亮亮、脸上油光光地率领举家老小来开封大饱眼福和口福吗?
今年,到开封游逛的人特别多,逛街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来观灯。
再说那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