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综合应用
学习目标
1.回顾、归纳单元知识;
2.掌握推断诗词意义的方法;
3.了解抒情文字的特点及写法。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赋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讲究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它不讲究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古代纪年法:干支纪年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一甲子”。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重点语句
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介宾短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定语后置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
凌万顷之茫然(凌茫然之万顷)
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而今在安哉)
省略句
省略主语
(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省略介词宾语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不随(之)以止也。
省略介词“于”
映带(于)左右
悟言(于)一室之内
省略谓语
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课文精要
理清主旨
《兰亭集序》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
《赤壁赋》
文章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当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凭吊
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阐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存在,表达了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游褒禅山记》
本文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文章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从而说明: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把握重点
推断实词的意义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相对于其他语言现象,文言实词具有数量庞大、灵活多变的特点。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对学好文言文和应试都大有裨益。
一.根据汉字的造字法推断。
中国文字是表意文字,其意义可以通过造字法来推知。象形字、会意字,靠得是意会;至于形声字,其形旁也表意,其意义自然可以推知。例如:
(1)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
(2)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韩非子·和氏》)
(3)虽身死家破,要领不属,手足异处,不难为也。(《韩非子·说疑》)
(1)句中的“间”,古写作“閒”,是个会意字,从门从月,像月光从门缝中透入,由字形可以推知它的意义是“门缝”。(2)句中的“刖”也是个会意字,根据“月”和“刀”相合之形可推知它有“砍”“截”“断”之意。(3)句中的“领”,这个词有脖子、衣领、带领等义项。《说文解字·页部》:“领,项也。从页令声。”这是一个形声字,意符是“页”。“页”的本义是人头,凡是从页的字都与头面的意义有关。由此我们看到,“领”的上面几个义项中,脖子的意义是本义,衣领和带领等意义都是由脖子的意义引申出来的。此句中的“要”“领”用的都是本义,和手足相对,指“腰”和“颈”。
二.根据对称规则推断。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讲究对称。上下文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往往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我们可根据这一规律来推断词义。例如: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利用上下文的对称结构,可据易知难。(1)(2)句为同义关系,“用”与“择”易于理解,可推断出“以”与“简”也分别作“任用”“选择(或选拔)”讲。(3)(4)句为反义关系,(3)句中的“达”意思是“得志”,据此可推知“穷”意为“不得志”。至于(4)句既然“誉”(赞美)与“非”(非难)构成反义关系,那么由“沮”(沮丧)可推知“劝”与“沮”意思相反,应释为“奋勉”。
三.根据词的语法地位推断。
即审察该实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以此来推断其意义。例如:
(1)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
(2)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晋书·陈寿传》)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4)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三国志·魏志·胡质传》)
(1)句中“辟丸”为动宾短语,而宾语多由名词充当,“辟”为“躲避”之意,故“丸”应释为“弹丸”。(2)句中“使”是个使令性动词,不作主要动词用,“婢”“丸”“药”三名词连用,因此我们可以推断“丸”是个动词,“丸药”即“制药成丸”的意思。(3)句中“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故“渔樵”应释为“捕鱼砍柴”。(4)句中“取樵”为动宾短语,“樵”作“取”的宾语,故“樵”应释为名词“柴”,而不能释为动词“打柴”。
四.联想成语推断。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大量源自古诗文,有许多词语的文言意义在成语中保留了下来。在判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时,可借助成语来推断其意义。例如:
(1)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涉江》)
(2)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史记·屈原列传》)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4)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1)句中的“薄”字,可借助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那么
此句中的“薄”字也可用“接近”试解。(2)句中的“咎”可据成语“既往不咎”而解释为“责怪、责备”。(3)句中的“速”字,可借助成语“不速之客”很容易推断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4)句中的“克”可由成语“克勤克俭”推知是“能够”之意。
五.联想课文推断。
高考文言文的阅读试题,选文在课外,但往往考查的词语在课文中已经学过。如果我们能够联想到在中学阶段课文中已学过同样或类似的词语,通过辨析迁移,往往能茅塞顿开,得到正确答案。现以近几年全国卷高考文言题为例作一一对照。(前句皆为高考文言语段中的例句)
游记散文(1)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过秦论》)(2)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结发同枕席(《孔雀东南飞》)
(3)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4)岁凶,汝旁诸县多盗(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寡人之于国也》)
(5)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谏,规劝)——太后不肯,大臣强谏(《触龙说赵太后》)(6)意季布匿其所(意,料想)——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六.根据具体语境推断。
确定文言实词在句中的正确含义,最重要的是根据语言环境来推断,所谓语言环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一个文言实词一般有多个义项,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却又是专一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把实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来考查分析,根据上下文来进行词义的推断。例如: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苏洵《六国论》)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
(3)(李)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竟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4)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至秦,竟死于秦而归丧。(《史记·屈原列传》)(1)(2)句有两个“战败而亡”,根据上下文,前者与“战胜而得”相对,故“亡”应解释为“丧失”;后者与“革灭殆尽”相对,故“亡”应解释为“灭亡”。(3)(4)句两句中都有“竟死”,必须依文推断,才能看出不同。前者应译为“一直到死”(因为李广是自杀而死,不是因射箭为戏而死);后者应译为“终于死亡”。
知识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袁家渴记①
柳宗元
①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钴鉧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
②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者为“渴”,音若衣褐之褐。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②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③曲折,平者深黑,峻者沸白。舟行若穷,忽又无际。
③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楩、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④水石。
④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飏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⑤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注】①本文写于柳宗元贬谪永州以后。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袁家渴(hé):水名。②百家濑(lài):水名。③间厕:交错夹杂。④轇轕(jiāo ɡé):交错纠缠貌。
1.请概括第①段段意。
2.对第②段加红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船行水上,无路可行,自然穷困。
B.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幅奇妙的画面。
C.舟行无路,显示袁家渴山多水少。
D.句式整齐,气势沛然,总括上文。
3.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的加红句。
4.简析本文写作意图。
参考答案
1. 写袁家渴的方位(地理位置),及其为永州的幽丽奇处。
2.B((A项错在“无路可行,自然穷困”,应为“船好像就走到了尽头,忽然又豁然开朗,变得宽阔无边”。C项错在舟行无路,山多水少,应为“山水均多”。D项错在“句式整齐”“总括上文”。))
3. 画线句描写动态景:每当大风从四面山上刮下时,摇动着大树,草儿随风倾倒,红花和绿叶被风吹得纷纷乱乱;浓郁的花香四散,浪涛冲击溪水回旋,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无穷。、香、形多角度描绘,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4. 该文描写了袁家渴的美石、美溪、美木、美草等所组成的美景,抒发作者对受压抑、受摧残的美好事物的无限同情爱护,也寄托了他被贬后的无限惨痛之感。
拓展阅读
(一)
原文
封禅仪记
马第伯
是朝,上山骑行,往往道峻峭,下骑步牵马,乍步乍骑,且相半,至中观留马。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极望,无不睹。仰望天关,如从谷底仰观抗峰。其为高也,如视浮云。其峻也,石壁窅窱(yǎo tiǎo)如无道径。遥望其人,端端如杆升。或以为小白石,或以为冰雪,久之,白者移过树,乃知是人也。殊不可上,四布僵卧石上,有顷,复苏,亦赖赍酒脯。处处有泉水,目辄为之明。复勉强相将行。
到天关,自以已至也,问道中人,言尚十余里。其道旁山胁,大者广八九尺,狭者五六尺。仰视岩石松树,郁郁苍苍,若在云中。俯视溪谷,碌碌不可见丈尺。遂至天门下。仰视天门,窔(yào)辽如从穴中视天窗矣。直上七里,赖其羊肠逶迤,名曰“环道”,往往有絙(gēng)索,可得而登也。两从者扶掖,前人相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
译文
这天早上上山,骑马而行,常常道路险要陡峭,就下马步行牵马,一会儿走路、一会儿乘马,基本上各占一半。到了中观,留下马匹。抬头远望天关,好像从山谷底下仰看高峰一样。山的高耸,如同看飘浮的云彩;山的险峻,石壁深远,好似没有山间小径。远远地望见山上的人,确实像行走的枯树在摇晃,有的像是白的石头,有的像是雪。长时间地看着他,白的物体移动经过树木时,才知道是人。实在上不去时,就四散开来僵直地卧倒在山石的上面,也幸好带着酒和肉干,到处都有泉水。再努力地互相搀扶着行走。
到达了天关。我们自认为已经到了,问路上的人,却说还有十多里。在那道路旁边,山的两侧,抬头看岩石上的松树,苍翠茂盛,犹如在浮云之中。低头看山谷中的溪流,石块累累,不能看清它们的尺寸。又直着向上七里路,靠的是那弯曲漫长的羊肠小路,名称叫做环道,常常有绳索,可以用来攀登。两个随从的人在旁边扶着,前边的人拉着向上爬,后边的人可以看见前边人的鞋底,前边的人可以看见后边人的头顶,就像画中那样。
赏析
这是最早的一部山水游记。作者极力刻画山水的景象,用种种比喻形容来描摹山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