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门(kuí)耸峙(zhì)篙工(gāo)攲侧(qī)啃噬(shì)催山坼地(chè)
端倪(ní)翎毛(líng)抟(tuán)燧(suì)混沌(hùndùn)追溯(sù)
(二)解释
唠叨;说起来没完没了
步履:(书)行走
泯灭:(形迹,印象等)消灭
词藻:辞藻,诗文中蓄意加工的华丽辞语
连绵:形容山脉、河流等不间断,连为一体
耸峙:高耸矗立
追溯:溯,逆水而行;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比喻回首往事、探寻渊源
转瞬即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过万重山漫想》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漫想”的思路
2、理解想象与联想在文中的作用
3、领悟文章蕴含的哲理,学习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思路,体会文意,品读语言,领悟感情
2、学习本文,了解和体会文章结构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长江是条母亲河,它养育了华夏子民;有人说长江是文化长廊,三峡是这条长廊中的一朵奇葩自古以来,三峡一直倍受文人墨客的青睐,留下了不少壮
美的篇章,其中就有我们非常熟悉的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从白帝城乘船回江陵时所作的,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李白遇赦东归的欣喜欢快之情诗中提及的“万重山”,
实际上指的就是今天的三峡一千两百多年过去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有一位
文人乘船经过了万重山,面对三峡的奇景,作者漫想连连,有了深刻的感受,而他
的这种深刻感受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
二、文化常识
1、作者简介
刘征,原名刘国正,是北京人,著名的语文教育家、诗人、杂文家,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刘征是他从事文学活动的专用笔名
2、解题
“万重山”就是三峡,这三字体现三峡山势险峻,万山重重的特点
“漫想”就是随意的,不受约束的畅想托物而言他
“过万重山漫想”就是作者过三峡时而产生的,超越时空的畅想
3、三峡简介
三峡是翟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它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三、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80年12月,当时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刚刚提出,很多人心里没底,有一种求稳求实的情绪,作者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自身深厚的诗文功底写下了这篇鼓励大胆创新、大胆尝试的文章
四、文本研习
(一)注音
夔门(kuí)耸峙(zhì)篙工(gāo)攲侧(qī)啃噬(shì)催山坼地(chè)端倪(ní)翎毛(líng)抟(tuán)燧(suì)混沌(hùndùn)追溯(sù)(二)解释
唠叨;说起来没完没了
步履:(书)行走
泯灭:(形迹,印象等)消灭
词藻:辞藻,诗文中蓄意加工的华丽辞语
连绵:形容山脉、河流等不间断,连为一体
耸峙:高耸矗立
追溯:溯,逆水而行;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比喻回首往事、探寻渊源
转瞬即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五、理清思路:
浏览文章,完成两个任务:
1、课文中出写作者游踪的句子
明确:船出夔门——凭舷眺望(船行峡中)——船过三峡
2、课文中出标志作者漫想展开的句子
明确:“船出了夔门,忽然落进另一个天地”
“头脑里一无所有……,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是谁?”
“于是,我的思绪,如同……延展开去”
“再想下去……”
“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千百年后,假如……,也如同今天看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一样”
六、课文层次分析
第一部分(1):写作者对三峡的神往
第二部分(29):“漫想”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
第2段:值得玩味的语句是“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濛濛的薄雾,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峡江涂上神奇的彩”和“我们的船开向哪里?是回到往古还是驶向未来?是堕入地府还是飞上仙界?我不知道”设置了倘恍迷离的意境,引起人们的遐思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的“漫想”
第3段:“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辞藻都黯然失”,深感三峡美景难以摹状;“头脑里一无所有”,暗示了文章下面的内容不在于写景观;“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围绕这第一个人,会生发出许多新的思索,这便是作者“漫想”思路的起点
第4段:“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延展开去”:“漫想”的思路展翅飞翔
第5、6两段想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呢?”当时,他“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
第7段:“再想下去”:由物质条件写到了当时的舆论的阻力
第8、9两段想象他“拿起竹篙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第三部分(1012):追溯远古,漫想,想那许许多多的第一个,想到人类向前发展的历史
“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由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想到无数“第一个人”,想到人类发展向前的历史
第四部分(13):再想,未来的人也会和我们一样崇敬我们
第五部分(1415):船过三峡,回到现实,感到喜悦“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呼应开头,收束全文,是“漫想”的终点
七、课文具体分析
(一)、分析第一部分两小段的思路
1、学生读第1段,画出重点语句,说说本段内容
明确:“小时候”和“直到今年”对应,“一向”“神往”和“直到今年”“才有机会第一次”对应本段突出了对“穿过三峡”向往已久,机会可贵
2、学生读第2节,说说分几层意思
明确:八句话,扣住题目“过万重山”分三层
1、2句是总写
3、4句是具体写
58句用设问句由观景过渡到“漫想”
仔细揣摩3、4句,“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耸峙云霄”的和“横枕江面”的是远景;“迎面扑来”的和“转瞬即逝”的是近景写山之近景也是侧面写江流的狂暴、湍急“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是写具有神奇彩的阳光,也是写高山耸峙抓住了景物特,引人遐想
3、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①表达作者的惊喜之情
②触发作者的联想,为下文“漫想”作铺垫
(二)、分析第二部分
1、学生读第3段,出直接说明作者思路的句子这些语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面对这奇景”“头脑里一无所有”只是作者欲擒故纵,意在暗示,下面的内容并不着急写景“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转向写思绪,是作者“漫想”思路的起点由“第一个”人串连以下几段
2、学生读第4段各句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前两句一正一反,强调确有“第一个”“后来的无数个”既强调了“第一个”开拓精神之伟大,也是下文的伏笔(见第11段)“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延展开去”紧承上节,是“漫想”思路的延展
3、学生读第5段,想一想在意思的衔接上有什么特点?作者使用资料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一段是写第一个人“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
在衔接上,先写大禹的传说,又写《禹贡》的文献资料,再写秦设置巴郡蜀郡的史实按历史年代先后来写,衔接紧密
作者使用古代文献资料,信而有据,推导出问题的答案这显示了作者渊博的学识
“似乎”“大约”等词表现了严谨的态度,避免了主观武断
4、学生读第6段,这一段使用什么资料?这一段内容与前一段有什么关系?
三峡教案
明确:这一段是写第一个人“他穿过三峡是使用什么交通工具”
作者用较多文字来写南宋画家夏圭的《巴船下峡图》,是“木船”,“大得很”,“篙工舵师有十几个”,“巨浪狂扑”,就是这样的船尚且“船舷攲侧,生死在毫发间”,让人“感到惊心动魄”而由此上溯到周秦时代,交通工具“也许只有原始的独木船了”两相对照,用“简直难以想象”和“就是毫不含糊地这么做的”讴歌第一个穿过三峡的古人超凡的勇气这绘画史上的资料不仅使本段文采鲜明,而且也显示了作者多方面的学识
这一段与上一段联系紧密,由“什么时候”推断到那时简陋的交通工具
5、学生读第7段,出说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这一节同前文有什么联系
明确:“再想下去”表明了作者的思路想到“第一个”之前的许多个人,有“折回的”、有“遇险的”由此引出了一些人的议论甚至阻挠“然而”“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
微微一笑,还是登上了独木船”栩栩如生,展现了他的从容、坚毅,讴歌了他的自信和决心
前几段是写“第一个”所面临的物质条件的困难,这一段写舆论的阻力是精神方面的障碍,面对这两方面的困难,他“微微一笑……”更突出了他至刚至勇的精神
6、学生读8、9两段,回答问题
①第8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第8段是过渡段由“第一个”人的行动写到他的思想
②第9段有几个“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作者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句式十分整齐深刻地表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勇敢,很有气势
“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值得认真思考“不知道”是因为“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是极有限的”,“不知道”决不是说他对面前的艰险一无所知,而只是在强调他知道那接踵而来的艰险是难以预料的“也没有想”,更不可片面理解为他只凭意气去瞎闯、蛮干,“没有想”只是意在强调他明知有险阻,却义无反顾,置之度外,决不为困难所吓倒,决不会畏首畏尾,顾虑重重
③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动力是什么?
明确:“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即对新的领域的探索的渴望使他不顾自身的安危,毅然前行
④这一段与前几段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这一段与前几段内在联系合乎逻辑,是由客观条件写到主观精神,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7、作者想象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会遇到那些困难和阻力,面对这些困难和阻力他有怎样的表现?
明确:面临的困难体现在:物质方面——交通工具的简陋
舆论方面——精神方面的压力
知识方面——知识的局限所带来的冒险性
(具体内容见课文,并结合课后练习一)
(三)、分析文章第三部分
学生读10~12段,回答问题:
1、出表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这三段的内在联系
明确:“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表明作者的思路,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而飞向更加博大的时空
第10段由“望着茫茫的江水”想到三峡的形成,使用了科学史料由“无穷无尽”的源头,“无止无休”的流动和“不盈不溢”的去处,想到“洋洋东去”的江水,“逝者如斯”进而想到了“人类的历史”,“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清清楚楚尽在眼前此种浓缩历史于笔端的思路是自然引出的,合情合理,并无突兀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