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辅导教案 | |||||||
学生姓名 | 性别 | 年级 | 学科 | 语文 | |||
授课教师 | 上课时间 | 第( )次课 共( )次课 | 课时:3课时 | ||||
教学课题 |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掌握《三峡》主要自此解释和翻译;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简单的文言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扎实的基础是成功的垫脚石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文言文重点字词、语句的理解 难点:常见实词、虚词的积累 | ||||||
教学过程 【课文预习】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知识拓展】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总称“长江三峡”,全长193公里。三峡两岸风光如画,是驰名中外的游览胜地。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最险峻的峡谷;巫峡以曲折、幽深秀丽闻名。西陵峡则以滩多水急著称。河谷特征是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 【翻译】三峡教案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周秦汉,一里=415.8米 清光绪,一里=576米 1929年,一里=500 【思考】 1、 难句突破 例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1)重岩叠嶂: (2)隐天蔽日: (3)林寒涧肃: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 通假字 略无阙处: 3、 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 4. 一词多义 (1)绝 ①沿溯阻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 ③哀转久绝: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或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或王命急宣: (3)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5.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6. 文章的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的安排目的是什么? 7. 为什么后写秋天? 8. 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9. 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比较《早发白帝城》和《三峡》的异同。 【随堂练习】 三峡猿啼之谜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情景交融、有声有的绝句,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反映出轻舟飞驶的状态。 为什么“两岸猿声啼不住”呢?前几年,英国科学家波尔"杰丁揭开了猿啼的秘密。他发现,猿啼与它们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有关。成熟的雄猿为了求偶就要不停地发出求偶的啼鸣,直到邻近雌猿闻声进入它的地盘与其结成夫妻,建立家庭为止。这个家庭还有个规矩:未成熟的小雄猿在家中不许单独啼鸣,以免招来异性;当然,“父母’’不在家时,小雄猿也会偷偷地叫土几声。建立家庭后的母猿仍会不断地啼鸣.一是为了保卫家庭的地盘和维护一夫一妻制而不许别人侵犯,二是为了呼唤离家子猿。 说到三峡猿啼,到底是不是“两岸”啼?有人认为猿并非是两岸啼。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写道:三峡的确多啼猿,但它们都生于南岸,而鲜见于北岸。史书中还曾记载,有人从南岸捉了猿放到北岸,猿非但不啼,还千方百计地逃回南岸去。由此认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应改为“南岸猿声啼不住”。为何猿声只在南岸啼呢?有人认为,三峡“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北岸巫山山脉是南北走向,正迎着北方寒风,山高林深,气温偏低,不宜猿的生长.所以,猿要逃回到南岸去。 “三峡猿啼”的根本问题,即“发出了啼声的是猿还是猴”。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三峡上发出啼声的不是猿。事实究竞如何呢?1987年.中科院的一个考察组在峡西南发现了一件长臂猿左侧下颌骨化石;与该化石起出土的还有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这些动物骨骼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与尚未石化的长臂猿下颌骨一致。由此证明,那一历史时期的三峡确实有过长臂猿活动,李白并没有错将猴叫作猿啼。 1. 本文依次解说了有关“三峡猿啼”的三个问题:(3分) 2.下列对“猿声啼不住”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小雄猿趁父母不在家偷偷啼鸣 B.雄猿为保卫家庭的地盘 C.母猿呼唤离家子猿 D.雄猿求偶 3.文中引用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的记载是为了说明: 4.根据郦道元《三峡》中的“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一句,推断猿啼的时间,请按本文“提问题——引资料一一得结论”的顺序写一段话作答。(不超过80字) | |||||||
课后作业 右溪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1]嵌[2]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3]悬[4]激注。修木异竹,垂阴相荫[5]。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6]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7]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8],俾[9]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10]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释] [1]攲:倾斜。[2]嵌:这里是形容岩石像张着口的样子。[3] 洄:水回漩而流。不可名状:不能形容出它的形状。名,说出。状,描摹。[4] 悬:水从高处流下来。 [5] 荫:遮蔽。 [6] 逸民退士:指隐居的人。 [7] 置州:设置郡,作为州治。州,古时的行政区域。 [8] 芜秽:杂草积土。[9] 俾:使。[10] :补助,增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 ①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 ②悉皆怪石( ) ③不可名状( ) ④修木异竹( ) ⑤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 ⑥乃疏凿芜秽( ) ⑦植松与桂( ) ⑧遂命之曰“右溪”( ) 2.右溪的位置在哪?命名的原因是什么?(3分) 2. 用文中原话回答问题。(6分) ①开发右溪的价值何在? ②文中如何叙述整治右溪的经过? 3.本文尽管着墨不多,却抓住了景物的基本特征,既有具体的描绘,又传示空间布局整体性的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个环境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物象,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各具风格自成一趣。文中写三者的典型语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罢全文,你若进入“右溪游览会有怎样的感受? | |||||||
2017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三峡》 课文预习
本文发布于:2024-11-17 21:21: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上一篇: 长江黄河教案
- 下一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三峡之秋》课件教材
实时天气 2024-11-17 21:11:19发布
北京
-
温度:-2℃~11℃
北风3-4级转
-
明天晴转多云
7 东风
-
后天晴转多云
8 西南风
-
大后天晴
10 西南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