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长江三峡》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二)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三)了解三峡的壮丽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这篇课文描写了在三峡航行时所见到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景象,各自从哪一段写到哪一段?全文可分几个部分?
  分析:本文在描写三个峡的具体景象之前,有一段总写感受,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第二部分(第2段)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第三部分(第3~5段),写穿过巫峡时所见的奇秀景观;第四部分(第6~9段),写船在西陵峡上航进的情景和作者的感想。
  (二)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分析:课文描写了作者在长江三峡航行时看到的气象万千的瑰丽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热爱,同时通过航程艰险的记叙,启发人们认识:生活和工作的前程就是在急流险滩中开拓前进、
  (三)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
  (1)善于抓住三峡的特点,采纳多种表现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段,描形、绘、拟声来状写三峡奇观。
  (2)诗情、画意、哲理完美的结合和统一。
  本文引用了许多古人诗句、神话传说及民歌民谣,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创造出神奇美妙的意境、作者从三峡雄奇瑰丽的景中得出:“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是其哲理。
  (四)本文是如何依照散文写景状物的写作特点来写长江三峡的?
  (1)在课文中,作者紧紧抓住三个峡各自的特点加以描绘。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重点写其“雄”;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重点写其“秀”;西陵峡处处急流,处处险滩,主要突出其“险”。因此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写景有序。按作者游踪顺序写。
  (3)《长江三峡》除了抒发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热爱外,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力,更感受到了人类的伟大、文章更着意在启发人们认识生活和工作的航船就是要在急流险滩中破浪前进。
  (4)《长江三峡》中写巫峡,作者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浓墨重彩地渲染了阳光、云雾、山峰和江水的美貌,美女峰的传说,不但增添了巫峡迂回曲折、画廊神奇美妙的彩,同时引起了人们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同情。
  一般游记、写景状物散文都有以上四个特点,阅读时应全面掌握,也可就其中一两方面作深入理解。
  (五)如何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提高鉴赏的能力?三峡教案
  如将《雨中登泰山》与《长江三峡》在景物描写上作一个比较、两篇文章相同的都是“移步换景”的写法,不同的是《雨中登泰山》以登山进程为序,空间感强,而《长江三峡》是日记体游记,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航船进程为序,时间、空间感都特别强、
  比较阅读通常是把大的方面相同,又有某些方面相异的文章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如将选材、立意、布局、写法、语言等诸方面加以比较,讨论异同。比较阅读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文题及作者;导入新课。
  问:关于长江三峡同学们都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讨论,自由举手回答。教师简略介绍。)
  教师启发讲解。
  1、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
  2、读预习提示第2段。三峡是瞿塘陕、巫峡、西陵峡的合称、三峡山陡、流急、滩险。
  3、《辞海》注解。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其中狭谷段合长90公里,宽谷段合长103公里),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两岸是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
  4、教师参阅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里的有关文字,适当引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