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学校: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王望中学
姓名:张春苹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2、学科:语文 3、课时:2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
二、教学课题 《三峡》郦道元 |
三、教材分析 |
四、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和情景式教学法。 教学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朗读,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课文。 |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重点: 1、疏通文言字、词、句,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河山壮美,同学们一定欣赏过好多美丽景,今天,我将带领大家神游下三峡。出示三峡风景图片并配以优美音乐。 图片链接:image.baidu/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C8%FD%CF%BF%B7%E7%BE%B0%CD%BC%C6%AC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百度搜索:郦道元baike.baidu/view/19497.htm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百度搜索:baike.baidu/view/39730.htm (三、)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把不认识的生字掌握。 阙( ) 湍( ) 涧( ) 曦( ) 啸( ) 溯( ) 漱( ) 嶂( ) 襄( ) 奔( ) 属( 三峡教案 ) (四、)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每一小节中重点停顿之处点拨: 第1自然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自然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自然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 第4自然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先听遍名家配乐朗诵;然后老师先示范读;学生分小组读;点名读。在读中感悟。 朗诵百度链接:www.ruiwen/sc/html_doc/20850.htm (五、)课文探究 (A)粗通文意: 1、以小组为单位,研读课文,不会的可以交给老师,课堂上一起解决。(也可以借助电脑查阅。) 2、教师重点讲解学生不理解的句子。 (1)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B)本文结构 明确:第1段总写了三峡的地貌特征,其余3段以夏、春冬、秋为序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 (C)第一自然段分析 1、作者在描绘三峡的壮丽景时为什么要从山写起? (从“峡”字来看,是指两山夹水的地方,有了山才可能有“峡”,因而就从山写起。) 2、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3、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词来概括) 4、“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D)第二到四自然段分析 1、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 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句子? 3、“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八个字,写出了什么?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5、在第三段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6、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7、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 (E)全文分析 1、《三峡》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什么特点? 2、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 3、作者又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呢? 明确:夏季——水势之盛,水流之急。(险) 春冬——“清荣峻茂”。(秀) 秋——寂静、凄凉。(凄) 4、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而且有声有情,请你出表现形、、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明确: 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 (六、)小结 《三峡》是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作者描述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使我们受益匪浅。学习了这课,我们领略了三峡的优美风光,更要学习本文的写法,如何写好景物作文。课下,我们要积极地走进大自然,用我们的笔来描绘大自然的雄伟壮丽的风光。 (七、)拓展延伸 自然山水,往往能引发人们的美感享受。你浏览过哪些山清水秀的地方?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把它描写出来,文题自拟。 |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有两点上的比较成功:一、学生借助网络,即赏析了美景,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小组讨论式学习,学生们自主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存在的不足是:课堂容量大,课文的背诵不是很熟练。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