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课标落实】
1.本节课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1)科学知识:
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
(2)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2)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本节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7.4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说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16.2 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知道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17.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教材分析】
本课遵照认识微小个体的主要进程,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从发现细胞到认识细胞的多种形态,展开两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个部分,发现细胞,其中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采用图文相结合的形式,指导学生依次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人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的内表皮,发现它们的特点,为第二个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第二个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出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的共同之处,为课文介绍细胞打下基础;第三个活动,介绍胡克发现细胞的资料,指导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细胞的过程。
第二个部分,观察人体细胞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细胞有多种形状,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通过一、三、四年级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动植物多样性、植物生
命周期、生物延续生命繁衍后代等生命科学领域的概念,对生命体的宏观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生命体的微观概念还处于模糊认识的阶段。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听说过细胞,也许还不经意地说过这个词汇,但由于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细胞,学生还未真正亲眼见过,更没有见识过它们的多姿多彩与神奇变化。因而,学生渴望撩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去观察它们、认识它们,进入一个他们从未领略的微观世界。同时,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表达交流、数据搜集和加工的能力,并且对未知领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尝试新鲜事物、愿意与同伴合作分享,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结构化的工具逐步观察生命体的细胞结构,通过对比、归纳建构出细胞是生命
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一概念,同时通过感受科技发展和工具的发明对人类认识自然具有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的基本组成单位。
2.在观察植物与动物以及人体的各种细胞图片中,知道细胞的种类、形状、大小具有多样性。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比较用放大镜、手持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所获得的信息的不同,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2.能用科学语言、自然笔记等方式描绘不同细胞的形状。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观察、探究生物细胞具有兴趣和热情。
2.能严谨客观地将观察所得描绘出来。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通过胡克的事迹,了解人类的好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点】
了解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的基本组成单位。
【教学难点】
描绘不同细胞的形状。
【教学准备】
洋葱鳞片内表皮、玻片、放大镜、手持简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实验记录单、课件、学习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