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美术课程整合
第一篇:科学与美术课程整合
《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造一艘小船》是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本课引导学生通过制造一艘橡皮泥小船,研究相同重量下,怎样增加船排开的水量,从而达到更大的装载量。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怎样保持船身的稳定和平衡,如何装载更多的货物。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地调试才能达成,因此对学生技能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本课还引导学生用其他的材料造船,设计出更多的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设计的计划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最后举办船的展览会和回忆船的发展史是活动的延续,希望学生保持对科学、技术的兴趣。通过回忆船的发展历史,了解人类的发明创造过程,激发心中的创造欲望。
学情分析
自从有了船,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大,人类的物资运输和交流也大大增加。可以说,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大部分学生对船比较熟悉,许多学生有乘船的经验,有折纸船的经验。学生知道船的作用,因此也很乐意来设计制造一艘自己的小船。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为什么在水中有的物体会浮,有的会沉,即浮力和重力的关系;也知道了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这是学生造一艘小船的知识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3、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和各种船的模型,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
教学过程
一、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坐过船吗? 生:汇报自己坐过的船。
师: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
而且我们造好船后要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
生:倾听。
师:既然是比赛,我们是否要制订班级比赛规则呢?怎样保证比赛公平呢?
生;小组讨论、交流。集体制订比赛规则: 师:课件出示:
1、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
3、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
4、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
生:各组按要求去做。
师:组织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先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的序号,再挑选几个同学作为记录员和监督员,由教师统一放玻璃弹子的个数,每个组只有一次机会,提醒放小船的时候动作要轻,教师放玻璃弹子在船体里的分布尽量均匀,也要轻放。(由于玻璃弹子比铁垫圈要重一些)要一个一个的放,直到小船下沉。生:及时记录各组的小船的载重量(以沉下时小船里的玻璃弹子个数减1作为小船的载重量),公布各组比赛成绩。
师:组织获胜的小组(前两名)上台介绍经验。
生:台前介绍经验。
二、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
师:组织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课件出示随机介绍: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生:认识并了解。
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
师: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
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
三、造个性船
师:(课件出示问题)
1、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
2、我或我的小组想造什么样的小船?
3、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
4、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 生:围绕问题小组讨论。
师:(课件出示)《我的造船计划》
(一)准备
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
2、需要哪些材料
(二)制作
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
2、动手制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