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2014---2015第二学期)
     
          年级: 五(1)、(2)班                  科任:
                   
                        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

                        第一课时:春天在哪里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大自然中春天的景象,以及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会表达与交流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以及热爱大自然的品德。
教学准备:展现春天的图片、儿歌、课件。
教学重难点:给同学们展现春天里的各种景物,让同学说出春天体现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引入:春天是怎样的?你们能在我们校园里到春天的影子吗?……
2.师:关于春天,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填写在“问题银行”里。
3.师: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方式来讲述春天的故事呢?(提示:诗歌、绘画、童话剧、调查报告等。)
二、表达与交流
(一)故事与绘画
1.出示图片。这是美丽的春天图,图上有什么?(太阳、云、树、草地)
看着这张图可以讲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先讲图上有的东西,然后再讲图上没有的和自己
想象出来的东西。边看图边思考。(提示:想象屋子里、树下或草地上有一些什么动物,正在干什么?)
2.请一同学们讲述,可以和老师说的不同,但要有次序地说清楚。评价同学们的讲述,启发同学们大胆地展开想象。
(二)童话剧
1.在教室里开辟表演区,让提前布置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小公鸡春天》。
2.播放歌曲“春雨沙沙”,讨论下春雨的情景。组织同学们演唱并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3.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并做动作表现春雨中的事物。
布置作业
        初步思考寻春天的计划
板书设计:                   
                                春天在哪里
               
                春天的景象 长新叶  小鸟欢歌唱
                              开红花  太阳暖洋洋
                              发嫩芽  春雨沙沙响
                   
                          画一幅美丽的春天图           

第二课时 寻春天
 
课型:实验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春季的一些特点, 了解春天里种子是怎样发芽的。
2.能力目标:知道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能自己探究事物季节的变化。
3.情感目标: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实验中让同学们自行发现种子发芽的奥秘及原因。
教学过程:
1、讲述本课目标
本课制定“寻春天”的计划,确定展现春天特的表达方式,并开始实施。
二、制订计划
1. 选择研究春天的合适问题。
引导学生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比如:春天有哪些正在发生的变化?春天的气温怎样变化?春天的种子怎样发芽?等等。
调查、实验、种植、观测等,都是比较实用的方法。儿歌、绘画、观察日记、研究报告等都可以利用。
有部分小组的主题可能不适合探究,教师要帮助他们修改为可行的活动。
2.填写书面计划
结合教材上的表格,教师指导学生绘制计划表。
填写具体的行动步骤。
3. 分工
确定小组成员的职责。
准备材料
日程安适。
三、实施计划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开展实践研究。分别进行调查、编写儿歌、彩排舞蹈、绘画、实验等活动。
比如,指导学生采集、制作花的标本。
1)讲述:春天的花是很美丽的,如果我们把这些花采集起来,夹在书中,多好啊!书上这幅图告诉了我们采集花和夹花的方法。
2)采花要注意的事项:
①不要采公园里的花,可以采野花或家里养植的花。
②采集的花要完整,要带上一些枝叶。不要采虫咬过的花。
③采集春天的花后,把它们按照开花日期的先后夹在书页里。
④夹花时,要把花的姿态摆好,放平,夹住,压一下。隔一二天,再把书打开看一看,夹
的花不要与书页粘连。
如果时间不够,则再增加一个课时。
4、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围绕“谁选择的表达与交流方式比较合适?谁表达的内容清晰准确、形象生动?”展开讨论。
2.填写“评议鉴定书”。
五、总结
指导学生概括大家的表达与交流方式,填写表达与交流方式概念图,总结表达与交流的常用形式及其方法,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
六、活动延伸
开展“季节信箱投递”活动,引导学生随时发现各个季节的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将研究过程和结果用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投向季节信箱,在今后的学习中与大家一起交流。
 七:板书设计:            寻春天
                        分小组采集春天的景物
                    温度小组    花、叶小组      种子小组 

                      第二单元  变幻的天气
      
                      第一课时  气象万千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气象基本常识。
2.能力目标:了解常见的天气现象。能够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学会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3.情感目标:培养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研究结果进行合理的猜测,并设计探究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用具:
各种气象的多媒体资料
风的成因演示器材:中国地图、香、蜡烛、火柴、玻璃罩、笔等
云的成因实验材料:广口瓶、小漏勺、冰块、温水;雨量器
科普小报制作材料
教学重难点:对气象知识的把握
教学过程
1、引入
1. 谈话,确定主题,感受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关心天气。
每年的 323日是“世界气象日”,这个日期与 我们有什么关系吗? 外星人友友 又将与同学们一起经历编写《气象科普小报》 的全过程,我们来给他说说地球上的气象吧。
师生举例:草船借箭、借东风、排涝抗旱等事例。
讲述:世界上有些地方没有冬天,终年炎热,挥汗如雨,人们不知道雪是什么模样。有些地方千里冰雪,寒冷刺骨,人们住在冰块砌的屋内烤火取暖。有的时候,晴空万里,骄阳当头;有的时候,阴雨连绵,寒风刺骨 。这说明了在现实社会中,了解天气的变化是多么
重要,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生活 学习,无一不与天气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要了解每天或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了解天气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交流:还有哪些人比我们更加关心天气,为什么?(如渔民、旅客、农民、战士、建筑工人等。)
结合教材P12,教师指导学生将其他学科与科学相结合,用儿歌、古诗等描述天气情况。
2. 角扮演 呼风唤雨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请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说说自己对天气变化的感受。
以角扮演的形式,通过姿体语言来表达同学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达到补充、巩固的目的。
 二、明确目标
讲述: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编写一份 《气象科普小报》。
 1. 讨论 内容
我们准备向外星朋友介绍什么?
讨论 全面比较地球上气象的种类,筛选出一些典型的、常见的气象,并了解它们形成的
基本原因。
确定 《气象科普小报》的主要组成部分。
2. 了解 编辑科普小报的一般流程
1 确定主题。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爱好或社会热点选择主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特点。
2)搜集素材。针对主题,有目的地通过实验、访谈、调查、查阅等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包括文字记录、图片、表格等,并对搜集的素材进行必要的整理、选择。
3 排版编辑。要求做到版面生动活泼,图案新颖贴切,不出现科学性错误。
4 展示交流。展示自己制作的科普小报,互相参观学习,虚心听取修改意见,不断改进编辑水平。
3. 计划与组织
编辑科普小报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涉及诸多的环节,所以,组织、准备程序十分重要。
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 参考教材P14 制定出书面的“编辑计划”
 三、布置作业:
学生课后调查下一周的天气情况数据。
根据各组的计划,搜集相应资料。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