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懂就要问》导学案
课题 | 不懂就要问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目标 | 1.正确认读11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背、圈"。 3.能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先生提问的原因。学习边读边思考. 4.知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 | ||
教学重难点 |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来进行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 ||
课前准备 | 1.搜集有关不懂就问的故事;搜集孙中山的资料。(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教学提示 |
一、介绍资料,激发兴趣(用时:3分钟) | 1。课件出示孙中山的画像.2。简要介绍孙中山。 | 1.通过图片认识孙中山。 2。在小组内交流孙中山的资料,听取教师对孙中山资料的介绍. | 教师在介绍资料时,要引导学生把资料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7分钟) |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出示字卡,指名认读,相机纠正字音。 3。课件出示词语,组织学生认读. 背诵 照例 圈出 段落 练习 糊里糊涂 吓呆 戒尺 厉声 挨打 清楚 4.理解词语的意思。 (1)小组交流。 |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借助拼音自学生字。3。认读课件中的词语,要认清字形。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 4.(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一谈对词语的理解. (2)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 1。认读生字时,指导学生读好生字:“诵”的读音是平舌音;“楚"的读音是翘舌音,在“清楚”一词中读轻音;读准多音字“背、圈”。 |
(2)全班交流,重点点拨“私塾"“糊里糊涂”“鸦雀无声”“霎时"“厉声”。 | 2.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如,寻近义词来理解“霎时";“鸦雀无声"可以运用表演法来理解;“私塾”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 ||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用时:18分钟) |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2。提出自学问题,引导学生小组交流: (1)私塾的先生怎样教书?(2)孙中山为什么要问先生问题? (3)同学们听了孙中山的提问是什么表现呢?从这里你能看出什么? (4)先生听了孙中山的提问后是什么表现呢? 3.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相机点拨。 (1)理解重点句: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2)理解重点句:孙中山想:这 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 | 1.分自然段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根据自学提示在小组里交流,结合关键词语说一说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3。全班汇报,表达自己的看法。(1)阅读第1自然段,抓住“先生从来不讲”来了解事情的起因. (2)抓住“糊里糊涂"理解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抓住“壮着胆子”体会孙中山大胆提问的好习惯。 (3)抓住“吓呆了”“霎时”“鸦雀无声”来体会同学们被吓坏了的情景.感受孙中山的勇敢. (4)抓住“厉声”体会先生的严厉,明确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先自己动脑思考然后再问。 | 1.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可先给学生讲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提升概括能力。 2.学生在汇报交流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谈自己的感受. 3。分角朗读时,鼓励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
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3)出示重点句: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4)理解重点句: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4。分角练习朗读。 | 4.分角朗读课文,表现出人物说话时的勇气。 | ||
四、积累运用,尝试练笔(用时:12分钟) | 1.交流学习生活中,自己不懂就问的事情。 2。写一写当时问的心情和内容。 3。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 1.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不懂就问的事情。 2.加上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写一写当时问话的过程。 3.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 4.读一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词语摘抄下来。 | 写话时要以鼓励为主,可引导学生写出当时的心情,注意引号的用法。 |
第二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依次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三首》中的三首诗都与秋天有关.《铺满金巴掌的水泥道》是张秋生写的一篇优美散文,主要写一个孩子在一场秋风秋雨后见到落叶铺满水泥道时的美景。《秋天的雨》把秋雨作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勾画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本单元习作的主题是“写日记”,意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语文园地共设有四个板块。
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部分课文段落,默写古诗《山行》。
3.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4.能留心观察生活,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写出自己看到的景。
5.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积累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
6.学习使用钢笔,注意写钢笔字时要“横平竖直”。
7.在朗读、理解、背诵中,积累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8.学习写日记,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重点
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部分课文段落,默写古诗《山行》。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难点
学习写日记,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古诗三首》3课时
《铺满金巴掌的水泥道》2课时
《秋天的雨》2课时
《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
习作:写日记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活动分析 | 本单元习作要求写一个身边有特点的人,重点是要求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并能给习作拟一个恰当的题目.本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作内容提示,呈现了一系列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这些词语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活泼俏皮,富有生活气息.还利用问题设计来启发学生交流思考:看到这些词语会想起谁?为什么会想起他?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还能想到哪些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拓宽了学生思维;第二部分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人物来写,学生既可以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也可以通过人物的一系列行为来体写这个人。习作完成后还要求根据范例,用上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给习作来取一个合适的名字;第三部分提出了评价的建议,建议学生将写好的习作“给你写的那个人看看”,并听取他的评价,看是否准确把握住了人物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让学生体会分享的快乐。 | ||||
教学目标 | 1。写一个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2。能给习作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3。通过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修改。 | ||||
教学重点 | 能够借助具体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鲜明的特点. | 教学准备 | 教师:课前指导学生观察身边人物特点,准备多媒课件、优秀习作例文. 学生:按照老师教授的观察方法观察身边的人物;回忆平时身边同学的一些昵称.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运用多媒体,依次呈现描写人物的片段,让学生根据描写猜人物。
导语:同学们,老师今天邀请了几位神秘嘉宾来到我们的课堂。为什么说他们很神秘呢?因为他们在课堂上不会直接露脸,需要靠我们根据一些描述来猜猜他们的身份。来,让我们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2。猜人物:指名朗读文字,猜人物,同桌交流。
预设:学生猜出来后,教师展示人物图片。
示例:(1)他到东海龙宫抢了金箍棒,又到地府强销生死簿。龙王、阎君去天庭告状,玉帝于是召他入庭,让他做了弼马温。他得知官小受辱,一气之下回了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他是-—(孙悟空)。
(2)他有“羊村第一聪明”之称,总是能想出各种方法来应对灰太狼的陷阱。他是—-(喜羊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