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学习本课时,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目标:
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
图文结合,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读、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描写的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依据本课的内容和学习目标,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课时(学习《赠刘景义》)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学生背诵古诗)
2、
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首古诗,从琅琅的读书声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这座宝库,领略古诗诗画合一的美妙情境。
板书课题《古诗两首》。
【评注:诗生之间的对话导入不仅点明学习的任务,更重要的是点明本课学习方法之一——看图学诗,诗画合一。】
二、处读古诗,读准字音
1、
借助拼音自由读第一首古诗,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诗句,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拼音
第一课时(学习《赠刘景义》)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学生背诵古诗)
2、
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首古诗,从琅琅的读书声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这座宝库,领略古诗诗画合一的美妙情境。
板书课题《古诗两首》。
【评注:诗生之间的对话导入不仅点明学习的任务,更重要的是点明本课学习方法之一——看图学诗,诗画合一。】
二、处读古诗,读准字音
1、
借助拼音自由读第一首古诗,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诗句,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拼音
或同学。
2、
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给谁的吗?从哪里知道的?(理解“赠”的意思)读诗题。
3、
指名分行读,学生互相评价,进行正音。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
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象画面。思考: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
学生再读,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评注: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古诗的学习更是如此。这两部分的教学设计通过解题、初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意,初步进入诗的意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赏析诗句,美读古诗
1、
荷花在哪个季节盛开?是什么样子的?(出示七月荷花的图,理解“擎雨盖”。)
2、
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给谁的吗?从哪里知道的?(理解“赠”的意思)读诗题。
3、
指名分行读,学生互相评价,进行正音。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
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象画面。思考: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
学生再读,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评注: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古诗的学习更是如此。这两部分的教学设计通过解题、初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意,初步进入诗的意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赏析诗句,美读古诗
1、
荷花在哪个季节盛开?是什么样子的?(出示七月荷花的图,理解“擎雨盖”。)
2、
你见过盛开的菊花吗?是什么样子的?到了深秋,菊花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出示“菊花凋谢”图,理解“残”和“傲霜枝”。)
3、
出示“荷尽菊残”图,再读前两行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多种形式的练读,让学生们读出可惜的、敬畏的感受。)
【评注:古诗的教学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优美。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通过让学生看两幅图画,对比荷花凋谢后与菊花凋谢后的不同形态,以画配诗,为学生理解诗句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概,悟出诗的意境,达到读中悟情的效果。】
可是,诗人却把赞赏送给了秋天。虽然,秋天没有了明艳的花朵,却有……
(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读读这句诗,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五、通读全诗
你见过盛开的菊花吗?是什么样子的?到了深秋,菊花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出示“菊花凋谢”图,理解“残”和“傲霜枝”。)
3、
出示“荷尽菊残”图,再读前两行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多种形式的练读,让学生们读出可惜的、敬畏的感受。)
【评注:古诗的教学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优美。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通过让学生看两幅图画,对比荷花凋谢后与菊花凋谢后的不同形态,以画配诗,为学生理解诗句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概,悟出诗的意境,达到读中悟情的效果。】
可是,诗人却把赞赏送给了秋天。虽然,秋天没有了明艳的花朵,却有……
(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读读这句诗,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五、通读全诗
学生自由练读,配乐朗读、背诵。
【评注:自由练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配乐读,可以让学生再次感悟全诗,触发学生深入地体会。】
六、写字
1、
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2、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第二课时(学习《山行》)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秋末的美景,那么,秋天的山林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山行》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评注:自由练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配乐读,可以让学生再次感悟全诗,触发学生深入地体会。】
六、写字
1、
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2、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第二课时(学习《山行》)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秋末的美景,那么,秋天的山林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山行》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
指名读,形式评价。
三、再读古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
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整体感知。
2、
学生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3、
学生再读课文,全班讨论交流,解决疑难。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四、美读古诗
1、
学生多种形式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
配古典音乐,放课件。
指名读,形式评价。
三、再读古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
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整体感知。
2、
学生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3、
学生再读课文,全班讨论交流,解决疑难。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四、美读古诗
1、
学生多种形式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
配古典音乐,放课件。
教师旁白: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山顶延伸。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
诗人不禁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
3、
刚才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观赏了山林中秋天的景,你又有什么感受?
(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秋天的山林风景画。)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再次多种形式练读。
【评注: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这样,学生在朗读时,就能读出感情,渐入古诗的意境。然后再变换各种形式读,如指名读、小组读、赛读等,让学生悟出诗的意境,在读中感受到读的乐趣,他们就会越读兴趣越高,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提高了朗读能力。】
五、诵读古诗
1、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
诗人不禁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
3、
刚才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观赏了山林中秋天的景,你又有什么感受?
(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秋天的山林风景画。)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再次多种形式练读。
【评注: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这样,学生在朗读时,就能读出感情,渐入古诗的意境。然后再变换各种形式读,如指名读、小组读、赛读等,让学生悟出诗的意境,在读中感受到读的乐趣,他们就会越读兴趣越高,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提高了朗读能力。】
五、诵读古诗
1、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
诗人写得美,你们读得也美。想不想把这首古诗背下来?(学生自由背)
2、
出示课件,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和画面前吟诵。(可以配上动作)
3、
学生背诵展示。
六、写字
1、
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2、
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2、
出示课件,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和画面前吟诵。(可以配上动作)
3、
学生背诵展示。
六、写字
1、
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2、
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