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心得体会
孝老爱亲心得体会
  篇一:孝老爱亲感悟
   孝老爱亲既是美德又是责任,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孝老爱亲”底蕴的国度,古代就有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结而成。特别是儿童蒙学读物《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的家喻户晓,使“孝老爱亲”的保守深入人心。
   然而,反面的典型更令人警醒。我们应该还依稀记得XX年4月东方早报的一则报道,留日学生机场刺母事件,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这件事情留给我们的反思却依然深刻。XX年4月1日晚,在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搭乘航班从日本返沪的男子汪某到达不久,就与前去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焦点是关于学费。当时,汪某从托运的行李中取出一把水果刀,对着母亲顾某连刺9刀,导致顾某当场倒地昏迷。上述案例中的儿子,一个是北大的硕士生,一个是在日本留学的大学生,但却知书不达理,忤逆不孝亲。这是保守美德的沦丧,也是学校教育的失败,值得反省,令人深思。
  面对“孝老爱亲”的正反典型,我思考很久,感悟颇多:
   感悟之一:“效忠”与“孝亲”可以两全。在许多历史书籍和英雄事迹推介中,我们经常看到听到这样一句话“自古忠孝两难全”。应该说,在战乱频仍、情况危急的情况下,为了民族存亡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危这个“大忠”,暂时无法兼顾“孝亲”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和平时期的今天,用学习、工作太忙作借口而漠视孝亲,其实是对“孝”的背叛!在这方面,朱德给我们作出了表率。朱德虽然长期驰骋沙场,无暇侍奉母亲,但他无时不惦记着母亲,断断续续给母亲寄去几张照片,寄去几百元钱,以此略表寸心。朱德元帅的母亲钟氏于1944年以86岁高龄去世。噩耗传来,朱德五内俱焚。他一个月不刮胡子,以表孝忱。又以血泪凝成悼文——《回忆我的母亲》。在这篇质朴无华却字字情深的悼文中,朱德回忆了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与影响,坚定地表示:要以“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
  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1965 年,一位意大利记者向朱德提问:“您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朱德脱口而出:“我没能侍奉老母,在她离开人间时,我没能端一碗水给她喝。”听了这些肺腑之言,谁能不为朱德的敬母孝心打动呢?朱德不就是“忠孝两全”的杰出代表吗?
   感悟之二:“孝老爱亲”应该拓展外延。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提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无疑是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保守孝亲博爱思想。而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则是对孔子上述思想的发展,它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只有做到这样,才是对“孝老爱亲”的完整理解和正确践行。
   感悟之三:“孝老爱亲”重在亲情温暖。
  毕淑敏在《孝心无价》里指出:“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一语惊醒了多少人!确实,对吃穿不再成为问题的今天来说,“孝”的重点已经从物质转向精神。当父母亲还健在时,多给一些安慰,多给一些关心,多给一些欢愉,多给一些交流。正如歌曲所唱的那样,“点空闲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是我们每个子女的应尽义务与责任。
   感悟之四:“孝老爱亲”永远不会过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念念不忘。XX年2月2日,总理在剑桥大学礼堂中进行演讲。当时,27岁的德国籍学生 Mar
tin Jahnke大吹口哨,并向讲台投掷鞋子,鞋子落在距温总理较远的一处地板上。总理九旬的母亲那天在电视上看到鞋袭事件而突发脑溢血。因为电视新闻播报了那一点不愉快的插曲,把万里之外牵挂儿子行程的母亲也伤害了。儿行千里母担
  忧,这寻常百姓家的母子深情,一样在总理家庭里荡漾。
   总之,敬老孝亲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又是一个现实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的理解和解读。同时更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践行,用实际行动诠释德孝之美。
  篇二:临沂小学学生参加孝老爱亲活动心得体会
    临沂小学学生参加孝老爱亲活动心得体
   会
    八年级一班 彭彦宇
   春风徐徐,绿意嫣然。在这充满爱的三月里,工业园
   实验学校五(2)班的同学组成了一个爱心小队,带着我们精心准备的节目,提着各种水果来到敬老院,看望老爷爷,老奶奶。
   迈进敬老院,一眼就可以看清这是一座有着两层小楼
   房的小平院,院子打扫的很干净,整洁。老爷爷,老奶奶们正坐在院子里,看到我们进
来,接过我们送上的水果,听到我们一声声爷爷好,奶奶好的问候声,那已是刻画着密密麻麻风霜的脸笑的犹如红艳的秋菊。我们为爷爷,奶奶表演了几个节目老人们高兴的直鼓掌。看着那一张张带着满足,欣喜的笑脸我更是高兴的连唱了三首歌。敬老院的院长激动地说,这是第一次有小朋友来看望他们,他们很开心。说完就也领着爷爷,奶奶们用那质朴的乡音高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时平常安静的敬老院充满了笑声和掌声。很快我们的行程结束了,依依不舍得和爷爷,奶奶们道了别。我坐在车上回头看着仍在挥手的爷爷,奶奶。心中想着一有空还来看爷爷,奶奶们。
   1
    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优美保守,需要我们将其发扬光大,
   伸出自己的关爱之手时我想我们同样能收获一份快乐。
   六年级三班崔玉云
   “洒扫应对”,就是洒水扫地,酬宾客。儒家教育、学问的基本内容之一。
   所谓“应对”,是指在待人方面的礼节教育,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教育。
   今天,我和妈妈到敬老院去慰问老人,我们买好礼物,就去敬老院了。过了一会,车缓
缓地驶进敬老院。老人们正在聊天呢!于是,我跑了过去,对老人们说:“我是工业园实验学校的学生,借双休日,来看望你们!”老人们听了笑容满面地说:“谢谢你们来看我们。”他们握住我的手,问问我学习怎么样,生活好不好?我也把我们准备的礼物分给他们,并祝他们身体健康。然后,我拿起扫把,帮老人们扫地。他们看着我勤劳的样子,竖起大拇指,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
   扫完地,我和妈妈给老人们表演一个相声《奋斗》。他们听了,大笑起来。有的老人咧开了嘴,有的老人笑弯了腰,还有的老人为我们精彩的表演鼓掌……
   我们向老人告别,离开了敬老院。我衷心的祝愿老人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
   2
    3
  篇三:学习助人为乐和孝老爱亲先进事迹读后感
    学习助人为乐和孝老爱亲先进事迹读后感
    四年级(二班)何雯
   今天,我读过纳日苏同学的助人为乐和杜静静同学孝老爱亲先进事迹,他们是有一颗真
诚善良的心。人们都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
   纳日苏是一个爱学习,爱劳动,爱生活,乐于助人的好少年。她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孜孜不倦地进取,力求全面发展。
   学习上,他班里有一个与她邻居的同学,学习很不认真且粗心,常常把课本忘在家里,或落在学校。她知道后总是把课本让给同学,或是赶紧做完作业把课本借给同学使用,这种无私的精神感动了这位粗心的同学,促使他改变不认真和粗心的毛病,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班级里有几名同学学习中遇到困难,他总是主动请求老师让自己用课余时间为这几位同学补习功课。在他的帮助下这几名学生成绩全都赶了上来。
   在生活中,她热爱环境,身体力行地做服务社会的小使者。无论走在哪里,看到垃圾她都会毫不犹豫地捡起来,这是她的习惯。一次,她和伙伴们外出玩耍,看见一位农民伯伯正把秸秆放在路上,准备焚烧。在农村,焚烧秸秆的现象
  很严重,虽然上级领导查得很严,但总有一些人偷偷地焚烧。见此情形,她立即上前制止,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环保知识再三解释说:“伯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焚烧秸秆不仅会被,并且也污染了我们这里的环境,我相信您一定不想让我们这里的环境受到污染的,对吧?”那位农民伯伯不好意思地放下秸秆说:“小朋友,你说的对,俺不烧啦,俺也孝心无价
保护环境。”
   杜静静同学在家里,她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在每天的日程计划里,她都会列上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常年有病的奶奶行动不便,她会帮着倒水端饭还和奶奶聊天。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是她和妈妈周末的必修课,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她对自己的一惯要求。因为她家庭里充满欢笑、和谐。
   在学校,她勤奋学习,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在知识的海洋里,她是一个快乐的畅游者,不断的学习和总结,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从老师的辛勤耕耘中,一点一滴积累着收获;从老师的谆谆教诲中,不断塑造日益丰满的自我;与同学们在互学互比中取长补短、一起进取;与同学们在交流探求中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对于班集体这个团队的荣誉她倍加爱护,只要是集体活动都会有她快乐的身影,只要是班集体的事情都会有她主动承担任务,同学之间的友谊她会特别珍惜。广泛的兴趣和
  爱好,既陶冶了情操,又让她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热情和自信,与同学们在互相帮助中茁壮成长。
   通过阅读他们的先进事迹,让我懂得了“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善心、爱心,良心的综合体现。这就好比树木有根才能枝繁叶茂,如果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基
本品质,无论拥有多少才华和学识,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在家里。对待亲人,关注亲人的冷暖,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让亲情其乐融融。在学校,我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对于困难同学,我们应该乐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为乐,真诚奉献,对于学习上的遇到困难的同学,我也是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XX年5月1日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