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天的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译文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
  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的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上。
  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注释】
  武判官:名不详。判官,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官,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的僚属。
  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
  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
  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形容帘子的华美。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形容帐幕的华美。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狐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
  锦衾薄(bó):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
  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一作“雕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都(dū)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
  铁衣:铠甲。
  难着(zhuó):一作“犹着”。着:亦写作“著”。
  瀚(hàn)海:沙漠。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
  惨淡:昏暗无光。
  中军:称主将或指挥部。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
  饮归客:宴饮归京的人,指武判官。饮,动词,宴饮。
  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
  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辕门:军营的门。古代军队扎营,用车环围,出入处以两车车辕相向竖立,状如门。这里指帅衙署的外门。
  风掣(chè):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
  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
  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境内,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
  满:铺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写冬天的诗  【赏析】
  此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时期。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绝大部分边塞诗成于这个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
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
  前四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了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前面四句主要写景的奇丽。“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情形。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接着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飞雪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选择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择早晨观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而且“不得控”,天气寒冷也会训练,还在拉弓练兵。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激昂的战斗情绪。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中间两句为第二部分,描写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来临。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
  最后三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画面生动,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即使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个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但写得声宜,张弛有致,而
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持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扩展阅读:岑参轶事典故之赤亭教子
  有一次,岑参办完军务要赶回西域,途中经过赤亭。当地戍边的将士请岑参在赤亭壁上题诗,岑参没有拒绝,于是提笔在壁上写了一首诗。写完之后,有个稚嫩的声音将它念了出来,岑参回头一看,发现是个小孩。岑参对西域边疆有能念汉语的小孩感到十分惊讶,忍不住询问起来。一位守边将士说:“这个小孩是离这里不远的放羊娃,他会说汉语,是我们允许他在这边放羊的。有一次大风雪,我们迷了路,就是他救了我们十三个士兵。”岑参对这个放羊娃感到很好奇,于是问他:“是谁教你说汉语的?”放羊娃答道:“是我爹爹。”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本书。岑参不理解回鹘语,放羊娃告诉他:“这是《论语》,是我爷爷写的,爷爷说,这里面有好多好多的道理,让我慢慢看。”岑参感到十分欣慰,于是提笔给他写了几个字:“论语博大,回鹘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