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歌声展现新中国少年儿童幸福生活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过程与方法目标】
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歌曲,在参与学唱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比较、探讨、合作等方法,学会以小组合作、互助的形式进行歌曲的演唱,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能背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并能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整首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富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
【难点】把握歌曲节奏、情绪,能够整齐和谐地演唱二声部。
三、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祖国的花朵》的片段,让学生们观看电影中少年们泛舟北海,愉快歌唱的画面,感受电影中所表达的欢乐气氛和悠扬歌声。
教师设问:同学们,这首歌我们应该都听过吧?谁来给我们讲一讲,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呢?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这首歌曲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是儿童歌曲中的经典之作,传唱半个多世纪到现在仍然经久不衰。歌曲描写的是少先队员在北海公园画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情景,展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吧!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听赏歌曲,整体感知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想象自己和同学们在公园划船的情景。
2.在本子上画出歌曲的旋律线,体会旋律的高低起伏与湖水波澜起伏的关系。
教师总结:湖水在风儿的作用下会微微荡漾,小船儿在湖面上也会轻微地起伏跌宕,就好像歌曲的旋律一样,会产生忽高忽低的线条。作曲家就是根据少年们划船时摇曳的身姿写出了这首作品,因此,这首作品来源于生活,才会得到大家的喜爱,传唱多年,经久不衰。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二)朗诵歌词,聆听学唱
1.将曲谱投射在多媒体上,老师播放歌曲的音频,师生共同齐声有感情地朗诵歌词,体会歌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老师弹奏钢琴范唱,学生轻声跟唱。
(三)探究难点,解决问题
1.教师设问:
同学们在跟老师一起轻轻唱的时候,发现哪个地方比较难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组内的意见。
2.教师归纳:A.弱起小节和附点音符表现出划船时的摇摆感和韵律感,但较难掌握;B.连音线部分要做到气息连贯;C.二声部合唱部分难以掌握。
3.组织活动,解决难点。
A难点
①大家一起来打节奏
0
X
X
X
空拍用跺脚来表示,X用拍手来表示。②分小组练习,老师分别指导③全班同学一起用跺脚和拍手来打这组节拍。④最后,将跺脚的部分去掉,空拍不动,X用拍手来表示,一起打出弱起小节的节拍。
B难点
用“啦啦啦啦”唱出旋律,每个音都唱“啦”,但有连音线的地方不管几个音符,都用一个“啦~~”来代替,体会气息连贯、歌声圆润的感觉。
C难点
①老师弹琴,带学生分别唱一、二声部,将两个声部的旋律都熟记于心。②老师弹琴单独唱第一声部,让学生轻声唱第二声部,体会一、二声部的不同。③老师弹唱第一声部,学生大声齐唱第二声部,与老师的歌声进行配合,完成合唱。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一)分组练习,将节拍与歌声相融
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轻轻打拍,一组唱歌。体会节拍与歌声相融合的感觉。
(二)分组练习,进行二声部的配合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再按男生、女生分成两组,女生唱高声部,男生唱低声部。
练习完毕后,全班同学一起按男低女高的形式有感情地唱二声部合唱。老师弹琴为其伴奏。
(三)划船游戏,激发兴趣
大家骑坐在椅子上,用两本书或笔当作船桨,老师钢琴伴奏,同学们一边唱歌一边划“桨”,体会影片中少年们泛舟湖上、欢声笑语的情境。
环节四:小结与作业
老师给学生们播放作者刘炽的另一首代表作品《我的祖国》,并将《我的祖国》的曲谱也投射到多媒体上,请大家体会歌词、歌曲中流露的爱国热情,启发大家通过歌曲应该学习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们的新生活,并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中唱到:“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那么,到底是谁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呢,请同学们回家思考,下节课共同探讨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