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土地的誓言》课文原文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
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这个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跃,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
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土地的誓言》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1912~1996),满族,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作家。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等。
  二、课文背景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于是他们中的富有民族感情的年轻人带着对故土的怀念,饱含着故土陷落、山河破碎的悲愤,广泛描绘了发生在那片广漠、肥沃的黑土地上面的苦难与挣扎、觉醒与奋起。作为他们中的一员,作者怀着浓浓的乡愁及悲愤之情,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下了此文。
  三、理解词义
  1.挚痛:诚恳而深切。
  2.斑斓:灿烂多彩。
  3.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4.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5.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6.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7.污秽:肮脏的东西。
  8.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四、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①):写“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
  第二部分(②):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
  五、问题归纳
  1.“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在结构上总领第①段,在内容上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炽痛的热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泛滥”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泛滥”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一般含贬义,这里贬义褒用,表明作者的感情像决堤之水,不可遏制地四下奔流,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激愤狂放的心情。
  3.第一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物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删去一半如何?
  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煤块、赤的足金、悠远的车铃等等;
  有必要,删去不好,因为这些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它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
  4.“不得不回去”“应该回去”“必须回去”三个短语的顺序能否颠倒?
  不能调换,“不得不回去”带有强迫的意味,“应该回去”表示理所当然,“必须回去”则带有命令的口气。这三个短语语气逐渐加强,态度愈加坚决,情感表露也愈加浓烈。
  5.“红熟的浆液”指的是什么?
  “红熟的浆液”指作者的感情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般,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就要喷涌而出;强调精神与土地的契合,体现出作者对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
  6.品味“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这句话的含义。
  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思念,渴望回到故乡去的迫切心情。
  7.品味“这时我起来,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这句话。
  描写家乡的美好天空,表达了作者对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8.“埋葬”在句中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埋葬”表明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表达了作者沉重的感情和悲愤的心绪。
  9.“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如何理解这几句话?
  这是作者对土地发出的誓言:“我”愿意付出一切,甚至生命。“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信心和不向任何困难屈服的壮志。“我的坟前”表明作者愿为了故乡,死而后已的壮志。
  10.本文只有两段,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
  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直接抒情。
  内容上的相同点:都有对故乡的回忆和描绘。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前者选取东北的景物、物产,并采用景物、物产的叠加,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运用排比,则加强了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后者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同样表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怀念中却暗含着忧伤与愤怒,由此,情感才能在后半段强烈地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强的誓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土地的誓言》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2、注重涵泳品味,把握直抒胸臆、大声呼告的抒情方式。
  3、学会给课文做批注,把握关键语句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2、注重涵泳品味,把握直抒胸臆、大声呼告的抒情方式。
  教学难点:
  联系背景资料,学会给课文做批注,把握关键语句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端木蕻良的资料,有关写作背景,结合“阅读提示”给课文做批注。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首先一起欣赏一个美丽的地方,看完后,谈谈你的感受。(出示东北地区的美丽图片。)
  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中国的东北地区,她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这个地方被日本人的铁蹄所践踏,东北人民国破家亡、流离失所。那个时候人们内心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感受东北流亡作家的爱国炽情。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七月的天空
  三、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1.展示搜集的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1932年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曹雪芹》,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东北作家。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
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不屈的人民融成一团,显示出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3.写作背景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明了作者即使牺牲也要保卫祖国,使祖国得到解放,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保卫祖国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