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孝":晚清曾国藩有句名⾔:"读尽天下书,⽆⾮是⼀个‘孝’字。"
第⼆章孝
乌鸟孝亲反哺,羔⽺感恩跪乳,在⽣活中并不稀奇,⼤⾃然中诸如此般的现象还有许多,但我们却常常为此感动不已,为⼀种名为“孝”的情感所震撼。动物尚且懂得回报亲恩,⽽作为⼈类,就更应懂得“孝”,努⼒做到“⼩孝孝于亲,⼤孝孝于民”,将⼈性的真爱、真善与真美发展极致,推及个⼈、家庭、社会。
作为“五德”之⼀的孝历来作为伦理道德之本、⾏为规范之⾸⽽备受推崇,是中国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晚清曾国藩曾这样说过:“读尽天下书,⽆⾮是⼀个孝字。”由此不难看出,孝在中国传统⽂化中占有⾮常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孝道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从周公⾄孔孟,再⾄其后两千多年之中,⽆数圣贤及⽂⼈墨客都对孝有过诸多阐释。“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与传统,
是中国五千年⽂明史上的⼀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孝”⼀直都在炎黄⼦孙的⾎液中缓缓地流淌着,代代相传,⽣⽣不息。
“孝”乃⼈之本也,是中国传统⽂化的核⼼内容之⼀,也是维系⼈类⽣活稳定的重要保证。它占据着如此重要的地位,有着如此显著的作⽤,这就更不容我们忽视,我们应将其不断地传承下去。但何为“孝”?的确值得我们好好探讨。
孝道名言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早在甲⾻⽂中就出现了"孝"字,在中国最早的⼀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中给“孝”下的定义是:“善事⽗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给“孝”的界定是“⼦爱利亲谓之孝”。更有东汉许慎在《说⽂解字》这样解释到:“孝:善事⽗母者,从⽼省、从⼦,⼦承⽼也”。“孝”是“⽼”字省去下⾓再添上⼀个“⼦”字。上为⽼,下为⼦,即上⼀代与下⼀代融为⼀体,故为孝。
孝的观念存在久远,它是历史⾃然的产物,不是个⼈英雄式的作⽤。孝的产⽣⼀般来说有两种⽅式:其⼀是因为⼈类的⾎源⽽产⽣的彼此之间的剪不断的“亲亲”关系,这种关系是⼈类历来就保存的⼀种古⽼的感情,也是维系孝道的情感枢纽;其⼆是由于个体家庭经济的逐步形成,以及由此带来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两种⽅式,⽆论哪⼀种,或是混合作⽤都导致了孝的产⽣,并使“孝”成为了此后中国⽂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和维系家庭、国家、社会、世界稳定的重要纽带。现在我们从以下⼏个⽅⾯来具体了解“孝”。
“孝”的源流与演变
1
有的学者认为“孝”产⽣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系⽒族时代,此时在⼈们头脑中就已经存在⼀种对孝的模糊印记,有“⽼育幼长,⼦敬⽼终,此乃天道也”。但根据⽬前可靠⽂献,“孝”的观念正式形成于西周时期,这⼀时期提出了⼀系列有
关“孝”的道德规范,并将其与宗教和政治相融合,使“孝”不断地发挥作⽤。“孝”最初的涵义是指尊敬上天和祖先,回报亲恩以及⽣⼉育⼥、延续⽣命。在西周时期“孝”⼀⽅⾯表现了⽗⼦之间的⾎缘亲情,另⼀⽅⾯更主要的是强调了⽗⼦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西周时期的宗庙祭祀和敬天祭祖,对上天的虔诚和对祖先的敬畏不能不说是⼀种“孝”⽂化的体现。
到了春秋战国这个⼤动荡时期,社会关系发⽣了巨⼤的变化,巨⼤的社会动荡带来了百家争鸣⽽关于孝的伦理思想却成为了诸⼦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以孔⼦为主要代表的儒家;以墨⼦为主要代表的墨家;以⽼⼦为主要代表的道家。这⼏家关于孝的伦理思想丰富拓展了孝的内涵。
在中国孝⽂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孔⼦对孝⽂化发挥了重要作⽤,创⽴了儒家之孝。提出了“仁”的思想,形成了
以“仁”为原则,以“孝悌”为规范的基本思想伦理体系。“孝”含于“仁”中,孝亲为仁,是⼈道之本。在儒家⽂化中孝主要是侧重于家庭领域,孝敬⽗母、友爱兄弟。孝敬⽗母,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满⾜,更重要的是要有敬爱之⼼,使⽗母感到⼼情愉快。如《论语·为政》中“⼦游问孝。⼦⽈:‘今之孝者,是谓
能养。⾄于⽝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个⼈不敬爱⽗母,与⽝马⼜有何不同呢?孔⼦不仅仅只将孝局限于家庭,同时他还⼤⼒推⾏“⼤孝孝于民”,将孝的范围不断地扩⼤推⼴⾄百姓、社会层⾯。
墨家的孝强调利亲。《墨⼦·经上》中“孝,利亲也”。墨⼦强调对双亲的物质奉养,他反对儒家的丧葬要求。墨家主张“兼爱”,在孝的⽅⾯,表现为⼈⼰⽆分。道家主张⽆为⽽治,反对对⼈⾝的束缚。他们不反对孝真实情感的流露,但是反对孝道作为道德规范,认为其束缚⼈们的天性。儒、墨、道三家都从不同层⾯来反应“孝”。值得⼀提的是法家虽主张依法治国,完全反对孝,认为家庭中⽗⼦、夫妻等关系不利于国家的治理,但反过来看,这也可以视为“孝”的⼀种外延和补充。
到了汉代,出现了“汉以孝治天下”的情形,以孝⼤治天下,孝被纳⼊了封建道德体系中,成为封建家长
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倍受当时统治者的推崇,对孝⼤加提倡,对孝⼦⼤⼒嘉奖。如汉代除了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外,其他的皇帝都以“孝”为谥号,像孝惠帝、孝⽂帝、孝武帝等,并设⽴了孝悌⼀官职,通过举荐孝廉来推荐⼈才。也有民间⼴为流传的故事都可以佐证“孝”的⼴泛传播。例如发⽣在汉⽂帝时期的缇萦救⽗故事,缇萦虽是⼀位弱⼩的⼥⼦,但当她知道⾃⼰个性刚直的⽗亲因为得罪有权势的⼈⽽悲陷害⼊狱治罪时,她不辞⾟劳,长途跋涉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不卑不亢地陈述了⾁刑的害处,并说明了⽗亲做官时清廉爱民,⾏医济世救⼈,愿替⽗受刑。汉⽂帝被缇萦的孝⼼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亲,并且废除了⾁刑有诗颂⽈:随⽗赴京历苦⾟,上书意切动机定;诏书特赦成其孝,⼜废⾁刑惠后⼈。更有像扇枕温衾、拾葚异器的故事,等等的这些都反应了孝⽂化在汉代流光溢彩,⼤放光辉。
魏晋隋唐时期,⽞学、佛教盛⾏,对儒家形成冲击之势,在儒、佛、道对⽴交融的过程中,孝⽂化体现出崇⾼与变异的特点,魏晋仍继承着汉代的“以孝治天下”,但已出现了⼀些“援道⼊儒”的新特点,强调孝道的⾃然亲情,⽽削弱孝道的政治教化功能。这就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们已经渐渐知道掺杂着政治的孝是与我们⼀向标榜顺应⾃然的观念不相符的,是存在不合理之处的。到了唐朝时期,个⼈⾃我价值的张扬,⽗权受到削弱,孝已经不像前代⽂学那样推到⾄⾼⽆上的神堂上。
宋元明清时期,是孝发展的特殊时期。这⼀时期封建集权的进⼀步强化,三纲五常等思想更受到重视,程朱理学成为社会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提出“存天理,灭⼈欲”,认为孝道是⼈类与⽣俱来的、先天
的伦理属性,⼉⼦孝顺⽗母是天经地义、不可违抗的。与此同时孝道的专⼀性、绝对性、约束性进⼀步增强,对⽗母⽆条件顺从成为孝道的基本要求,使孝发展达到顶峰。“⽗母有不慈,⼉⼦不可不孝”成为世⼈的普遍信奉圭臬。孝道进⼀步沦落为强化君主独裁、⽗权专制的⼯具,不断地⾛向极端愚昧化,愚孝盛极⼀时。从族权的膨胀和愚孝的泛滥,就可以看出孝道在畸形发展,如"族必有祠"、"家法伺候"等等。后来的"割股疗亲"就是愚孝发展到极致的产物,这时孝道被异化到⾯⽬全⾮的地步。还有⼴泛被后世所知的《⼆⼗四孝》就是在元代成书的,其中不乏感天动地的孝的故事,但也不难发现有愚孝的观念。
历史的车轮碾⼊近代社会后,尤其到了晚清,随着中国现代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西⽅⽂化的⼤量涌进,民主、⾃由的思想不断地深⼊⼈⼼,⼈们的⾃觉性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个性的⾼度张扬,⼤批⽂⼈之⼠从不同的⾓度来揭露封建孝⽂化的专制性、绝对性、落后性,并且使孝⽂化融⼊时代的内涵,
赋予“孝”这个历经久远的词以时代特⾊和光彩。到了"五四"新⽂化运动时期,受到严厉批判的传统孝⽂化开始洗去尘封多年的封建专制性,转⽽向新型孝⽂化发展。
从历史上孝⽂化的演变发展中可以看出,传统孝⽂化在促进社会、⼈际关系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化中存在的那种抑制⼈性发展的,专制的孝观念。历史上流传的孝敬⽗母、尊君爱国的感⼈事迹固然让⼈传颂不已,但也不应该对其缺陷视⽽不见。我们应将孝⽂化与时代相结合,发展成属于新时期的“孝”。
**部分图⽚来源于⽹络,⽂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主持全国和省级课题16项,发表论⽂200多篇,《新华⽂摘》、⼈⼤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摘》等转载多篇;撰写书籍60多本。多次到美国、法国、⽇本、韩国、澳⼤利亚等国家和⾹港、澳门、台湾等地,进⾏讲学与交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