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志愿者的英语作文
我写的关于大学生毕业生存现状英语作文[五篇材料]
第一篇:我写的关于大学生毕业生存现状英语作文
我写的关于大学生毕业生存现状英语作文 College Students’Living Condition Recently,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some college students is frequently referred to as “dwelling-narrowness”.In fact, this embarrassing situation is very serious that few of us can fail to meditate on the causes of it.In the first place, it’s difficult for graduates to bear the high cost of life in big cities.Poor payment thus gives rise to bad living conditions.Next, college students are more ambitious.Many of them are eager to compete in big cities like Shanghai and Beijing, where talents are abundant and positions are limited.Refusing to go back hometown let them suffer in big cities, which indirectly make their situation worse.Generally speaking,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more qualified to better themselves and adjust their goals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中文翻译:
最近,一些大学生的生活条件是经常被称为“蜗居”。事实上,这是非常严重的尴尬局面,我们中很少有人去思考它的原因。
首先,毕业生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生活是很困难的。可怜的收入,造就了恶劣的生活条件。其次,大学生更雄心勃勃。他们很多人更渴望去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但是那里的人才是丰富的而工作职位是有限的。他们宁愿在大城市里受苦也不愿意回到家乡去工作,这就间接地使他们的情况变得更糟。
一般来说,大学生应该更应该约束好自己,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目标。
第二篇:转型期大学生生存及就业现状
中新网广州9月21日电(杨薇 陈臣)记者21日从华南理工大学公布的一项名为《转型期大学生生存及就业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已毕业大学生的月收入在2000到3000元人民币的人数比例最多,占了逾三成。
调查显示,受访毕业生学工学专业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和理学类。而历史学最不受大学生的青睐,调查结果显示为零。
而月收入高于3000元人民币所占比例最高的行业是医疗卫生行业、科研部门、信息部门和政府部门,各超过了三成。同时调查还显示,签约率最高的为测绘类专业。
2010届已签约本科毕业生中,大学生的主要雇主为民营个体企业,占了约四成左右。但是在未签约毕业生中,愿意去民营企业的本科生为11%。此次大学生就业调查的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陈明教师认为,毕业生就业期待不合理,高校有责任要进行辅导。
另外,企业对大学生的领导能力满意度最低,其次是创新能力和外语水平。同时,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是从调查中得出的数据来看,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发现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水平有所下降,只有一半的用人单位较满意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超过10%的用人单位表示不满意。
华南理工大学的师生们从调查中还发现,当下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各种问题,导致就业期望值不切实际的现状。如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有严重的“精英情结”,且过于看重经济待遇,缺乏开拓精神和一味追求稳定等。
对此,陈明教授认为,当前中国的产业结构正进入战略调整关键时期,因而出台了许多战略决策也左右了大学生原本的职业规划。此外,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了解并不多,导致选材标准出现偏差,一味追求名校、英语、计算机、党员等约定俗程的“硬指标”而忽略了综
合素质。
这项调查是学校6000余名同学深入中国各大地区进行调查,撰写了1600余份调研报告。因而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回复中写道,这对于进一步做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青年报2011年10月20日第9版讯上大学之前,家里人一直都告诉钟滔:“只要上了大学,工作就不愁了。”这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被看做是一条“真理”,因为“村里出个大学生并不容易”。
三年前,钟滔带着这样的期待,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可是没多久,师兄师们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大学生工作不好!”
今年夏天,中国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届大学毕业生开始了工作的征程。尽管中国社科院2011年一项研究称在2010年的大学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中,只有6.7%的人在离开校园后6个月仍然没有到工作,但是“毕业即失业”、“大学生民工”之类在网络上蔓延的话题还是让“大学生就业”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美。
“大学生就业真的这么难?”钟滔迷茫了。但是看到师兄师们为工作而疲于奔命的状态和社会上铺天盖地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讨论,他还是信了。“可是大学生就业咋就这么难?”钟滔想要出自己的答案。于是,一项名为《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涉及29个省市自治区、发放10000多份调查问卷、发动8000余名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大工程开始了。
去年5月份,他们形成了一份16万多字的调研报告,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用人单位和政府层面进行分析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今年3月份,这份建议被送达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都曾亲自批示。这是钟滔没有想到的,最初的调研,他们只是想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希望能给大学生们和学校一些启示。
这一次,钟滔和他的团队又把这份调研带上了第十二届“挑战杯”的决赛赛场。
学生要把好自己的脉
在调查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的期望时,钟滔发现“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等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这和学生想的完全不一样。在调查在校大学生时,很多大学生表示更注重自己的领导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等问题最集中的表现便是跳槽。在走访家乡一个中小企业时,企业负责人告诉钟滔,其实企业特别重视大学生,但来到企业的大学生跳槽率太高了,平均一两年就要跳。这些大学生们通常是在企业进行完培训,刚刚对企业工作上手之后就走了。“再也不招大学生了。”这位负责人言辞之间满是气愤。
在他的调研结果里,毕业5年以内的大学生跳槽两次及以上的竟然超过70%!
“学生把不准用人单位的脉,就业时自然就不容易走对路。”钟滔觉得这是学生自我要求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不对等现象,能否打通这个关结至关重要。于是他首先给大学生开出了药方:不能“偏科”,应树立全面的能力培养观。
“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各种能力素质等哪一项偏科,都有可能影响到就业。”钟滔说。
他访谈过自己身边的一位学长。学长大学4年一直都在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课余时间、寒暑假要做好几份兼职,可是这样的经历并没有带给他好运,因为长期忽略专业知识及其他方面的素质,他的就业单位并不理想。
学校要把好社会的脉
在钟滔的意识里,学校在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学校的培养模式直接决定着会“生产”出来什么样的学生。但事实是,这部分的调研让钟滔失望不已。
“最大的问题是学校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他直言,虽然现在大家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并没有多少学校着手改变这种不匹配的状态。近年来,为工作,大学生“回炉”学技术的新闻时有发生,也有新闻报道过研究生不如技校的学生好就业的新闻。
“这都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结果。”钟滔说。
在对大学生的一项问卷调查中,对于大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8.04%的人认为是人才培养模式,24.01%的人认为是学校的实践教学,20.42%的人认为是专业及课程设置,“而这些全都是学校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