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课编排了三首古诗,分别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卢纶的《塞下曲》和王冕的《墨梅》。学习古诗不仅要学习古诗的内容,还要挖掘诗中蕴含的内涵,以及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把握人物形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抓住并能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目标
1.朗读理解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体会意境和情感。   
2.认读“芙、蓉”等3个生字,会读多音字“单”,会写“洛、壶”等5个生字。背诵古诗。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阅读方法,抓住诗中描写的场景,理解诗句和意境。
【教学难点】
朗读指导,熟读成诵。展开想象,体会诗人高尚的品格。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诗导入
1.图片引入,出示“梅兰竹菊”的图片,学生交流讨论“花中四君子”代表的含义。
2.名言激趣:出示法国罗曼·罗兰的名言,交流分享“具有高尚品格的名人”。
(二)感知古诗(一)
1.导学提示:
①知诗人、解诗题;
②抓字眼、想画面;
③明诗意、悟主题;
④诵诗句、背诗文。
2.朗读《芙蓉楼送辛渐》,注意节奏。
3.走近诗人:王昌龄。
4.了解《芙蓉楼送辛渐》的写作背景。
5.解析诗题:从诗题中了解地点、事件。
6.资料链接:了解送别诗。
7.随句识字:芙、蓉、洛、壶。
8.重点指导:
(1)出示生字:芙、蓉、洛、壶;
(2)认读重点字;
(3)明确重点字的笔画、部首、结构 、音序;
(4)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进行书写指导:
芙:“夫”第二横比第一横长;“人”撇出头;
蓉:“容”中间的笔画是撇、点、撇、捺。撇、捺要舒展;
洛:“各”上部是折文旁,下部“口”略扁;
壶:“士”第二横短;“冖”宜宽,托上盖下;“业”点撇呼应。
(5)出示重点字的书写动画,教师示范写重点字;
(6)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重点字,教师巡视指导;
(7)组词;
(8)辨字组词。
(三)品诗会意
1.朗读《芙蓉楼送辛渐》,想象诗句描写的季节、情景的特点。
2.学生自主探究,梳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
3.抓关键词,感悟当时的情景和作者的心情。
4.佳句赏析,出示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说说运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5.写法特点:这是一首送别诗,略写朋友的离别情绪,详写自己的高风亮节。前两句描写凄楚的氛围;后两句表明心志。
(四)感知古诗(二)
1.《塞下曲》自学提示:按照第一首诗的学法阅读理解。
2.有节奏地朗读古诗,明确:
塞下曲的古诗的意思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本诗的类别是边塞诗。
3.走近诗人:卢纶。
4.资料助读:了解组诗《塞下曲》。
5.随句识字“雁”,认识多音字“单”。
6.重点指导:
(1)出示生字:雁;
(2)认读重点字;
(3)明确重点字的笔画、部首、结构 、音序;
(4)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进行书写指导:
雁:“厂”横、撇要充分展开;两个“亻”左短右长;右边四横间距相同,中间两横短,最后一横长。
(5)出示重点字的书写动画,教师示范写重点字;
(6)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重点字,教师巡视指导;
(7)组词;
7.想象诗句描写的季节和时间的特点。
8.诗意感悟:朗读诗句,感知描写的场景,说说体会。
9.感知画面:朗读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的情景。
10.出示诗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品析诗境。
(五)课堂小结
熟读成诵:《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
(六)布置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2.预习第三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