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例谈
情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知识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实践证明,求知欲强烈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因而,要想让学生写好文章,就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其兴趣,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观察、去思维、去抒发情感。正如叶圣陶先生听说:“倘若没有什么想要表白,没有什么感到高兴,就不感到必要与欢喜,而勉强去写,这就是一种无聊又无益的事。”因而,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愿写、乐写。如何让学生在充满情趣、动机勃发、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写作呢?
一、实物创设情境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是学生写作的材料,我常常根据作文训练的不同要求,把实物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观察,在观察中渗透观察方法的指点,习作要领的点拔,使学生在感受中学观察,在观察中学写作,心境与意境交融。如有次教学生写状物的文章时,我精心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香蕉来创设情境:课始,我饱含深情地说:“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今天老师带来了最喜欢吃的香蕉。”然后拿出两串生熟不一样的香蕉。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我趁机让学生观察香蕉的颜、形状,之后我又发给每位学生一根香蕉,让
他们自由地看、闻、摸、尝,还引导他们在观察中去想像,如香蕉像什么,你与香蕉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然后,引导学生把香蕉的、形、味、用途等写下来。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眼看、手摸、口尝、鼻闻、脑想,真切地全面地认识了香蕉,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情感体验,习作也就已经是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了。因而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写作中。在描写中学生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句生动流畅,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香蕉及家乡的喜爱之情,习作当堂诞生。
二、媒体创设情境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参与学生习作的造境,让学生爱看喜听乐写。如有一次,我在上三年级的童话写作指导课:课始,伴随着轻松活泼的音乐,多媒体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幅比现实更美丽、更可爱、更奇特的图像,随着画面的出现,我模仿儿童甜美的声音独白:看,会唱歌的小溪,微笑的月亮,贪玩的小猫,调皮的小狗,可爱的小白兔,听话的老牛,好玩极了。嗬!小猪会飞,沿着彩虹可以到达天宫;猴子可以七十二变,还善于降妖捉魔;一支画笔可以给穷苦人的衣食;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宝库的大门……大自然里五彩缤纷的画面,社会生活中离奇生动的情节,都是童话创作的源泉。这些美好的事物,你们喜欢吗?
然后我就绘声绘地讲《萤火虫与小星星》的故事,让学生听得有趣、入迷,感到新奇,说毕意犹未尽地说:“刚才同学们听的毕竟是别人编的童话故事,想不想试试自己编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了,此时我给出童话的几个角,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作。还有一次,我上《听音乐想象作文》的指导课,我让学生听鞭炮声、锣鼓声、唢呐声,然后让他们想象各种欢乐喜庆的场面,最后指导学生把从这种声音音乐旋律中想象出的场面具体写下来。这种欣赏乐曲美,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三、游戏创设情境
好动,贪玩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抓住这一特征,把游戏适当引进作文教学,让游戏或活动点燃学生的习作情趣,巧妙地将无意注意和有意学习结合起来。如组织学生做老鹰捉小鸡,击鼓传花等游戏,组织他们进行扳手劲、斗牛、穿针比赛等活动,当游戏或活动一结束,就引导学生写下来。学生们玩得高兴,写得开心。有一次作文课,我拿了块木板,“啪”的声(配音)立在讲台上。“这是干什么?”学生们摸不着头脑,猜想老师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我望着大家疑惑不解的眼神,不紧不慢地说:“今天,我们来个吹木板比赛,看谁最先把木板吹倒。”谜底揭穿,人人兴奋不已,个个跃跃欲试。这时,大胖子赵超
能率先走上讲台,那神气劲一下就把大家的胃口吊了起来。我趁机说:“请同学们注意,赵超能吹木板的姿态可优美啦,想饱眼福的同学可千万别错过了机会!”教室里立刻安静了下来,一双双眼睛瞪得大大的。为了取胜,赵超能从摆姿态到运气,从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到败退,那滑稽的动作把大家逗得前俯后仰。后面一个一个不是演员胜似演员的赛手让教室里的笑声一浪高过一浪。比赛一结束,我鼓动:“谁能把这激动人心的场面描述下来。”于是学生们把自己的所见和兴奋尽情地倾吐在自己的习作里。
四、表演创设情境
击鼓传花作文
如教《难忘的一件事》时,我就采用表演小品的形式创设情境导入,“一位学生端着水杯刚走到了教室门口,却和另一名学生撞在一起,水洒了一身。两人互不相让,竟动手打了起来……”以上内容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给他们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开启思维,在最佳状态下完成习作,并在习作中渗透观察、审美、情感等多方的指导。
五、阅读创设情境
读是写的前提和基础,写是读的深化和提高。在阅读中,我注意捕捉教材中扣人心弦的情节,精彩感人的片断的耐心寻味的句段,引导学生深入地品味,感触,让他们产生心理共鸣,再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提出续写、仿写、扩写或写读后感的要求,使学生在动情之中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如教学《惊弓之鸟》之后,我提出:魏王听了更羸的话后,会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续写下去。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后,以《我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为题写读后感。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深刻感受,积极想象,达到“披文人情,情动而辞发”的心理境界。
六、评议创设情境
交流评议是作文指导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学生增强信心的有效途径。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习作要求里专门提出了这样一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习作要求里专门提出这样一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而,我鼓励学生在小组里朗读自己的作品,然后相互议一议,评一评,出习作的好词、佳句,我还让写得好的、有进步的同学在全班朗读他们的习作。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在习作后的评议交流中尝到写作的甜头,获得习作的快乐,
从而激发学生喜爱作文,积极写作的热情。此外,典型作文集体评改,并组织佳作欣赏、佳句品味,习作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品评中,焕发出写出的热情。
由此可见,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写作素材,是学生愿写乐写的魔方,因为它可让学生有话可说,可真真实实地做到有感而发,有情而发,有趣而发,符合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