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田园治愈剧《去有风的地方》启示、时评、练习
且行且看且从容
田园治愈剧《去有风的地方》启示+时评+练习
【剧情简介】
许红豆(刘亦菲饰)因为闺蜜去世,生活和工作陷入低谷,她独自前往大理云苗村的“有风小院”休息调整。在那里,她认识了辞去高薪工作回乡创业的当地人谢之遥(李现饰),还有一从大城市过去的同龄人。在日常相处中,谢之遥感受到了许红豆的善良和认真,便邀请许红豆用她多年的酒店从业经验,帮助当地提升员工服务意识,为发展云苗村的文化旅游事业助力。同时,许红豆也被谢之遥相邀建设家乡,让乡亲们可以壮有所用、老有所依的理想打动,两人互生情愫,最终走到了一起。在大理,许红豆和小院里的其他人被当地村民的勤劳与韧性和他们苦辣酸甜的人生感动了,她们重新审视过往,互相帮助、互相启示,在有风的地方整理好心情,获得力量重新出发。
【启示】
且行且看且从容
当今社会,就业困难、低收入高消费、房贷车贷、催婚催生等现实情况,如一座座大山压在青年人身上;工作生活不尽如人意,实现不了价值理想,这些精神挫折更是引发了焦虑抑郁等“情绪性隐疾”。
其实,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惑和迷茫,但每一代人都不曾放弃自身的责任担当,都在与外界、与自己的斗争中风雨兼程、奋勇前行,而放慢一点,放低要求,减少欲望,主动退出追求社会系统中成功的快感,将衡量的标准设定为内心对自我状态的接纳,也是疏解焦虑的一种情绪宣泄途径。
岳麓书院讲堂中的一副楹联提到:“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无论过程难易,无论结果好坏,年轻人都要摆正心态,从容不迫,到内心的平静和动力,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环境和情绪等因素来提高自我修养与生活质量,更好地面对挑战和机会。
历尽千帆皆不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在长时间的坚守中付出更多的耐心,努力沉潜积淀。尽人事,听天命,热爱生活,从容面对,才是人生本该有的态度。
【精彩时评】
不妨“贴着过日子
徐文秀
最近,99岁老爷子、著名画家黄永玉说了一段颇具启迪,又让人无限感慨的话。他说:“一个人从早到晚都去意义,连起来刷牙、洗脸也在它具备什么意义,哪有那么多意义?人应该自自然然,贴着地过日子。”此言道尽了大彻大悟后的人生真谛,说出了过日子原本该有的样子。
“贴着地过日子”,就是自自然然、真真切切地过日子。贴着地,也就是脚踏实地、立足实际,它贴近现实、贴近真实,带泥土、沾露珠、接地气,有一种市井烟火气,它不虚、不浮、不夸、不假,不是悬浮在空中、飘游在面上,更不是生活在“象牙塔”里、躲在空中楼阁里。但是,从现实看总有一些人习惯于“端”着,热衷于“装”。有的喜欢装模作样,正襟危坐摆出个架子,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有的喜欢装腔作势,对人拿腔拿调,或哼哼哈哈、虚头巴脑,不说人话;有的还喜欢装神弄鬼,把自己搞得神秘兮兮,弄得水很深;有的则不
最想去的地方懂生活,枯燥乏味、沉闷死板,没有趣味、没有情调,等等。“贴着地过日子”讲究一个真字,说真话、道真情,显真性情,干什么事不装,还原于本,这样的人生过得不累,也过出了该有的样子。
“贴着地过日子”,就是平平常常、朴朴素素地过日子。日子是拿来一天一天过的,而且说到底是拿来自己跟自己过的,绝不是拿来当摆设给人看的,更不是拿来供人好玩的。“贴着地”意味着平民化、大众化,意味着放下身段与人融入。现实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把自己搞得“高大上”,从小搞所谓的贵族教育,追求贵族生活,向往奢华高贵;有的则总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习惯居高临下、高高在上,什么都不屑,都看不上眼,等等。过日子有太多的琐碎平凡,少不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离不开吃喝拉撒睡,有时就得精打细算掰着指头过日子,得经常面对大量的现实问题,这都不是轻飘飘喊几句口号、说几句大话就可以解决的。平平淡淡最是真,平平常常最常态。“贴着地过日子”,就是经常“用人之常情看问题”,把自己当普通人、平凡人,学会与人打成一片,特别是与那些普通人、平凡人坐得到一起、说得到一块,能说家常话、吃家常菜、穿平常衣。人的精神世界可以高贵,但物质生活不必要昂贵,艰苦朴素永远是人的一种美德。
“贴着地过日子”,就是简简单单、开开心心地过日子。“有粮千担也是一日三餐,有钱万贯也是黑白一天,洋房十座也是睡榻一间。”现实中,有的人似乎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但思想心理复杂,而且关系身份复杂、社会交往复杂,搞得身心疲惫;有的整天追求这、追求那,想要这、想要那,不堪重负,甚至把日子过得一塌糊涂、一地鸡毛。其实,简单是生活的最初,也是最本来的意义。人与人就应该简简单单地交往,没有那么多功利,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意义,也没有那么多盘根错节,更没有那么多矛盾交织。最基本的东西最管用,最简单的东西最真实。“考虑那么多的意义,日子就不好过了”,学会化繁为简,崇尚简约之风,这才是真正的不简单。
“贴着地过日子”当然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倘若这样去过日子,“有个好处就是,摔也摔不到哪去”,而且会过得踏实舒服,过得不累不假,过得有滋有味。
《新湘评论》(2023年2月06日)
【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我忘不了我的小说第一次被印成铅字时的那份儿喜悦。我日夜祈祷的就是这回事儿。真是的,我想我该喜悦,却没怎么喜悦。避开人我躲在一个地方哭了,那一刻我最想我的母亲……
我的家搬到光仁街,已经是1963年了。那地方,一条条小胡同仿佛烟鬼的黑牙缝,一片片低矮的破房子仿佛是一片片疥疮,但饥饿对于普通人们的严重威胁毕竟开始缓解。我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我已经有三十多本小人书了。
“妈,剩的钱给你。”
“多少?”
“五。”
“你留着吧。”
买粮、煤、劈柴回来,我总能得到几毛钱。母亲给我,因为知道我不会乱花,只会买小人
书。
我还经常去出租小人书,在电影院门口、公园里、火车站。有一次在火车站派出所,一位年轻的警察没收了我全部的小人书,说我影响站内秩序。
我一回到家就号啕大哭,用头撞墙。我的小人书是我巨大的财富,我觉得我破产了,从绰绰富翁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穷光蛋。我绝望得不想活,想死。我那可怜的样子,使母亲为之动容。于是她带我去讨还我的小人书。
“不给!出去出去!”车站派出所年轻的警察,大檐帽微微歪戴着,上唇留撇小胡子,一副葛列高利那种桀骜不驯的样子。母亲代我向他承认错误,代我向他保证以后绝不再到火车站租小人书,话说了许多,他烦了,粗鲁地将母亲和我从派出所推出来。母亲对他说:“不给,我就坐台阶上不走。”
他说:“谁管你!”砰地将门关上了。
“妈,咱们走吧,我不要了……”我仰起脸望着母亲,心里一阵难过。
亲眼见母亲因自己而被人呵斥,还有什么事比这更令一个儿子内疚的?
“不走。妈一定给你要回来!”母亲说着,就在台阶上坐了下去,并且扯我坐在她身旁,一条手臂搂着我。
另外几位警察出出进进,连看也不看我们。
“葛列高利”也出来了一次:“还坐这儿?”母亲不说话,不瞧他。
“嘿,静坐示威……”他冷笑着又进去了……
天渐黑了。派出所门外的红灯亮了,像一只充血的独眼,自上而下虎视眈眈地瞪着我们。我和母亲相依相偎的身影被台阶斜折为三折,怪诞地延长到水泥方砖广场,淹在一汪红晕里。我和母亲坐在那儿已经近四小时。母亲始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我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仿佛被一种持久的意念定在那儿了。
我想我不能再对母亲说“妈,我们回家吧!”——那意味着我失去的是三十几本小人书,而母亲失去的是被极端轻蔑了的尊严,一个自尊的女人的尊严。我不能够那样说……
几位警察走出来了,依然并不注意我们,纷纷骑上自行车回家去了。终于“葛列高利”又走出来了:“嗨,我说你们想睡在这儿呀?”母亲不看他,不回答,望着远处的什么。
“给你们吧!”“葛列高利”将我的小人书连同书包扔在我怀里。
母亲低声对我说:“数数。”语调很平静。
我数了一遍,告诉母亲:“缺三本《水浒》。”
母亲这才抬起头来,仰望着“葛列高利”,清清楚楚地说:“缺三本《水浒》。”
他笑了,从衣兜里掏出三本小人书扔给我,嘟囔道:“哟嗬,还跟我来这一套……”
母亲终于拉着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阶。
“站住!”“葛列高利”跑下了台阶,向我们走来,他走到母亲跟前,用一根手指将大檐帽往上捅了一下,接着抹他的那一撇小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