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儒商的“崇儒重仕”的文化情结董思逊
发布时间:2021-11-04T04:20:08.025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9期作者:董思逊[导读] 在封建社会时期,因为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士农工商”,中国是商人地位一直排在最后的国家。
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摘要:在封建社会时期,因为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士农工商”,中国是商人地位一直排在最后的国家。在“重农抑商”的阴影下,商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往往较低,商人角的出现大多很不完整,也不全面,或者是负面存在,但是随着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了,商业随
之发展,很多作者随着社会产业环境的发展,对于商人这个体的注意力也不断增多,逐渐有很多商人形象重点出现在了文学作品中,《儒林外史》就是其中的经典著作。《儒林外史》是一部受欢迎的小说,里面涉及许多商人,在这里对商人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描写,本文也试图通过对《儒林外史》中涉商的描述,本文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崇儒重仕”的文化情结。
关键词:《儒林外史》;崇儒重仕;文化情结
一、有政治立场——忧国忧民,儒士担当
(一)儒商——儒士和商人的结合即为“儒商”。
“儒商”这个概念,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形成的。“儒贾”是当时准确的称呼。在此之前,传统上以出身高低为先,儒商是儒道与贾相结合的新模式。而明清时期也率先证实了“儒贾”现象的存在。
《儒林外史》中,儒商的代表人物有王冕、倪霜峰、鲍文卿、庄濯、万雪斋和宋为富和方杓兄等人。
在封建社会存在的两千多年里,士农工商的排序是什么深扎根在人们心里的。“儒”一直是正统。“礼治”“德治”也是所倡导的基本政治立场,而商人作为社会的底层,也希望得到认可,而排名最后的“商”,是怎样与排名第一的“士”结合起来的呢?
(二)其经营哲学和管理哲学继承和实践了儒家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但是商人是有“两面性”的,在明清时期,大多的商人,是具有农和商,两种属性的。很多人一开始是农民,有的是迫于生计,也是为了得到更多土地,开始自己从事一些商业活动。但就算是“最高层的仕”和“最底层的商”,对土地也都是有极大的热忱和兴趣的,《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听人闲聊,引出危老先生出场。原文借胖子之口说:“危老先生回来了。新买了住宅,比京里钟楼街的房子还大些,值得二千两银子。……。”接着从瘦子口中又听到,县太爷是危老先生的门生。其实从这里可以得知,其实人们的安全感还是来源于土地的,走了仕途,但是仍然要买土地,最上层排序最为靠前的“士”,都是这样,更何况是排在最低阶层的“商”,亦是如此。《儒林外史》中,很多儒生考中以后,都是先买宅院或者土地,是因为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影响而造成的。有土地就有安全感。
一些人农转商,或者是被迫的从事商业活动,但是殊途同归,他们骨子里,还是尊儒重仕的,也都愿意成为文化人。很多儒生当了官之后,都有家国情愿为当时的朝廷效力。忠义仍是他们的价值选择。
二、儒商的价值选择
儒家信奉“仁、义、礼、智、信、勇、诚、恕、忠、孝、悌”。
“穷则独善其身”,《儒林外史》中鲍文卿虽然是一个戏子,却有着一般人所不拥有的高尚品质,他身份低贱,但他有着自己的原则,他遵守当时的礼法制度,他靠唱戏赚钱养家糊口,他所赚的钱都是辛苦钱,都是干净的钱,所有的朋友也是品质不低。但是,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开始兼济天下。当他回到家乡南京,整理故业,重组戏班,由此结识了倪霜峰。这倪霜峰本是个秀才,却“一日穷似一日”,他自己以修乐器为生,他给自己的几个儿子都卖到州外地去了,家里只剩得十六岁的小儿子,将来也要卖与人去,还是一条免于饿死的生路。
鲍文卿为倪霜峰着实伤感,踌躇再三,大着胆子说道,让倪霜峰将老儿子过继给他,然后给倪霜峰二十两银子,还答应倪霜峰将孩子抚养他成人,而且让孩子逢时遇节,还来看他,如果将来倪霜峰身体好了,将孩子要回,也可。
鲍文卿过继了倪廷玺,视如己出,两年后倪霜峰去世,又是鲍文卿替他料理后事,还叫倪廷玺去披麻
戴孝,送父入土——这一番义举,鲍文卿做起来平平淡淡,没有丝毫夸张,然而细想起来,每个环节都令人赞叹,令人感动。
“先儒后贾”,是明清儒商之构成。可以理解为,一些有社会地位的人首先从文化人变成了商人。但在价值取向上,他们仍坚守儒家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是“贾而好儒”。而鲍文卿是个义士,以一介优伶,身份卑微,甚至受人轻贱;然而一生事迹,却颇多君子之行,处处为圣贤之言存照,当得起一个“义”字。义民鲍文卿,业贵,洁身守仁,仗义行事,可钦可敬,是儒林中的上品人物。
三、儒商的典型形象
庄濯是儒商的一个重要形象,也记载于《儒林外史》之中,第四十一回他出现了,庄濯江为人豪爽而且不拘小节,“亦非等闲之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儒商:是以儒修身的真儒商,非借儒炫耀、附庸风雅的假儒商。庄濯江令人惊奇的首先是他那超乎寻常的经营天分。他从白手起家,“往来楚越,转徙经营”,挣了数万两银子,然后“才置了产业,南京来住”。他以前还拥有两个当铺,他最是敬重文人,流连古迹——所谓敬重文人,其实是敬重代代留传下来的圣贤之说。他是成功的商贾,却有满腹风雅而不带一丝铜臭,是《儒林外史》中别具一格的清新人物,也颇让清贫的读书人特别提气。
这是儒家所主张和提倡的,同时这个特点也贯穿在了儒商的整个社会活动。儒商是商人的同时,他们
遵从儒家文化,讲诚信讲道义等都能体现出这个体的特点。而且也是他们是他们主动自觉岛城的默契和契约。儒家注重整体利益,国家与社会的利益为先。
四、地域文化的儒商情结
(一)儒商们积极投身于地方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徽商就是儒商的典型代表。他们从宗族亲戚到社会大义,都体现了儒商仁爱的精神。徽州是朱熹和吴敬梓的故乡(生于安徽全椒),而徽商在《儒林外史》中也有浓墨重彩的体现,在作品的后半部分,也出现了特别多的徽商人物。《儒林外史》里万雪斋与程明卿对于徽商委会社会基本风俗与秩序就是一个例证。程明清之前的仆人是万学斋,但后来万学斋被救赎。但是在当时社会习俗里,购买来的奴仆一般是终身的,因此程明卿巧用这点,在程明卿儿子的婚礼上,前主人万学斋以此为据要了万两银子。其实,他们都属于徽商,当时的地方法律也并不承认他们之前是主仆。可是他们都选择了沉默和默认,还是遵从原来徽州当地的社会习俗,让这桩案得逞了。(二)徽商积极维护“士、农、工、商”的传统阶级格局。同时,徽商也没有挑战社会秩序和良好的风俗习惯。他们积极维护文化传统和社会秩序。积累财富时也很小心。也可以说,徽商是做生意的儒生,而不仅仅是捍卫儒学的人。它们的儒家性质大于商业性质。《儒林外史》中的徽商不仅不挑战乡绅特权,还极力维护孝道等儒家传统价值取向。而且他们尊重地方风俗习惯。例如宋为富,他作为扬州徽商,娶了当地的沈琼枝,它是按照当地习俗将沈琼枝当妾的。而且沈琼枝的父亲作为当地人,也是很清楚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银子拿到了之后,沈琼枝和她的的父亲沈大年,却不打
断遵照当地的社会习俗了,沈大年与沈琼枝商议之后,先去告状。但事实是宋为富将沈琼枝当妾室,是符合当地风俗的。所以作为徽商的他,是当时社会风俗的捍卫者。倒是沈琼枝他们在搞破坏。综上,徽商在是经商的当地来讲,对于社会规则,多是维护和遵守的。他们很有儒士风度,左右逢源的迎合和维护当地习俗,然后女里的融入地方社会。他们不仅仅是商人,更是儒士,这是徽商的特点,他们绝对不挑战、也不改革传统社会习俗,而是努力的捍卫和适应社会秩序和规则。
五、仁义的典型代表人物
(一)虞育德,之前中过进士,但是不在意功名,只是觉得是谋生的手段而已。后来他还当过官,却不贪图荣华富贵,光明纯正,而且虞育德不走歪门邪道。在在功名利禄面前,他是一个能够有自己的操守的正面形象人物。而且虞育德还希望,可以通过修德正身,来教化亲朋好友。他虚怀若谷,有着大海一样的胸襟,容纳着世俗的各种污浊。
《儒林外史》中,对他的刻画特别深刻,例如,他的表侄很不见外的,跟他借房子,之后他的表侄子居然没经过他的同意,就自作主张给卖了,之后还向虞育德借银子租屋住。虞育德没有生气,还给了表侄子赞助;虞育德当主考官的时候,张俊生作弊,但是虞育德为他隐瞒。
(二)有对比就可以看出,庄绍光要神秘得多。在《儒林外史》中,庄绍光的名字被提及了很多回,但是有点“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之感,只见其首不见其尾一样。知道他后来在作品中出来,也是简略带过,
体现了他性格特征上的恬淡。谦谦君子,儒商“礼”的一个典型代表。
庄绍光因朝廷征召一事赶往京城,在路途当中跋涉,还遇到了危险。这些情节的设计,又给他增添了些传奇的彩。
(三)杜少卿,作品中的一个浓墨重彩的人物。在吴敬梓的描写中,他的形象比很多其他人深刻得多。首先,他具有传统的儒家儒生的美德。例如,杜少卿观察孝道,正如书中所反映的:“说见过主人,狗就尊敬他。”由此可见,杜少清对父亲的养女娄的特殊尊重是有道理的。杜少卿还很忧国忧民。真正的儒士以道德教化来积极应对颓世。
可是以上都不是他最高光的性格特点,杜少卿的名士风度是作者寄托的高光人格。杜少卿根本不在乎世俗的琐碎、还有身外的功名利禄,他将就超凡脱俗的风貌,还有内在的个性,杜少卿表现出自在洒脱,而且超然于世的境界,以上都表现出了作品中单个鲜明人物的人格的追寻和顿悟。他所在乎的只是助人为乐而已。
《儒林外史》中,以上几个高光人物,都是儒家传统信条的拥护者和代表人物,也体现了商人层次的提高,以及儒和商逐渐的结合和形成。
六、儒商的人文情怀
儒商“崇儒重仕”的历史进程和进步性
(一)在明清时期商人捐资助学。
儒商捐钱教育,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而且儒商们让更多的文人上学,推动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当时的文人更进步。自古以来,儒家思想就强调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明清时期的商人“崇儒”。明清商人对社会的道德教育更加重视,这促使他们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更多地投入到文化事业中去。继而进行教育投资。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商人开始逐渐登上了舞台,他们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强,社会参与度也越来越高,这些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儒林外史》第三回,金玉劝周进放弃名利,放弃读书,周进尽管穷困潦倒,但是仍然一直在进行科举,到了花甲之年都没有考中进士。当时,60多岁的老学者周进走过考场,直接触碰到了自己人生的辛酸与痛苦。他突然哭了起来。金有余他们也不忍看到这个场面,于是给周进筹钱,好让周进能再考一次。有的商人说:“周公参加科举是件好事。即使周公不还我的钱,我也愿意给。”在这些商人的帮助下,周进有了参加考试的钱,然后他的运气改变了。这些记录反映了这些孔商的勇气和仁爱,令人钦佩。
(二)在传统价值取向上,儒家在文化上的宗旨也对商人们结交达官贵人更有帮助。商人们在明清这一时期也具有儒家风范,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也有助于儒商和儒士们容易到共同语言。他们开始交流交往,这不仅使商人得到朝廷的助力,而且使他们可以互相讨论如何经营。以上都对商业的发展
很有利。但是儒商无论怎么被界定,他们的核心都离不开道德、智慧、成就这几个方面,如果少了其中的任何一项,他们都不能被称为儒商。而儒士的使命也是济世安民。
明清时期,商人以儒家价值体系为导向,继而或直接或间接的获得盈余,促进了明清商业的发展和此后商业的兴起,对整个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胡益民、周月亮2005《儒林外史与中国士文化》,安徽大学出版社。
[2]吴敬梓《儒林外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孝道文化[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何其芳《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文学研究集刊》第一册
作者简介:董思逊,1987年10月19日出生,女,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