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根本
中国传统包含看丰富而优秀的思想内容,其中孝道思想便是其中最重要的组 成部分。所谓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给予的定义是:"善 事父母为孝"o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 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 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 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晩辈在处理与长 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孝道思想不仅存在于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之中,也存在于佛教与道教的教理教 义里面,它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和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 要的作用。对比分析发现,儒释道三家在孝道思想上的具体表述和践行方式上尽 管各有不同,但是对孝道的倡导取向、孝道的核心地位却是出奇一致的。不论是 文教还是宗教,都是把人作为施教对象的,而孝道在儒释道文化中都被作为其思 想体系的根本,也反过来印证了孝道是人道之根本。同时也因为此,在三家的教 义教理中又可以看到其他两家的元素,互为补充,互为支撑。
儒家孝道
在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中,以儒家最为重视孝道,十三经中处处皆有谈及 孝的义理,其中以《孝经》最有代表性。《孝经》把孝当作至德要道,将之提升 到天地人的高度地位:咲孝,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章》) 《孝经》提出五等之孝,即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 孝。天子修孝,在于行博爰广敬之道,保其天下,使人皆不慢恶其亲,如此则德 教加被天下;诸侯修孝,在不骄免危,节制慎行,长守富贵,保其社稷,和其人 民;卿大夫修孝,在谨守先王之法,"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不敢行", 言必守法,行必遵道,无口过,无怨恶,从而守其宗庙;士人修孝,在忠顺不失, 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而庶人之孝在于努力生产,谨身节用, 以养父母。
整体而言,儒家认为行孝包含三个阶段:生则养,丧则哀,祭则敬。生则养 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上是说供给饮食,服劳奉养,不失其勤;冬温夏清, 晨昏定省,不失其劳,香甜甘脆,唯其所欲;谨身节用,以养父母。精神上要做 到以父母之心为心,和颜悦,得其欢心,承顺无违,不失其敬。当然最重要的 还是扬名显身,光荣父母,以孝移忠,以忠成孝。《孝经.开宗明义童》说:"身 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丧则哀是说在父母去世时要守丧尽哀,动尸举柩,哭痛不
已,疾痛 在心,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以致毁瘠不形。《孝经》说:"孝子之丧亲也,哭不?, 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日,此哀戚之情也。"祭则敬是 说斋之日,必思其居处,忆其音容,祭之日,必有见乎其位,闻乎其声,有如孔 子所说:"祭如在"。儒家行孝三阶段,就有如孔子所说:"生,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礼记•祭统》也如此强调:"是故孝子之 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 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再如《孝经》所言:"孝子之事 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 备矣,然后能事亲。"
儒家不仅仅就孝论孝,还认为孝是为人之根本,知人识人,察孝可知。古代 官制里就有举孝廉一说。《孝经》上还有这样一句话:”不爰其亲而爰他人者, 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说一个人不爰他的父母亲去爰别 的人,这是和德行的要求相背离的。一个人不尊敬他的父母亲去尊敬别的人,这 是和礼的本质相背离的。有一个管仲论相的故事,说的是齐桓公在宰相管仲快老 了的时候问他谁适合做他的接班人,列举了三个人:易牙,可以杀死自己的儿子 做肉献给皇帝以满足其好奇心;竖刁,可以自阉为太监以陪伴皇帝;卫国太子开 方,任职15年不返家看望父母。管仲都反对,理由是孝道为人之根本,不讲孝 道而
能忠于君主是不可能的,—定是别有所图。齐桓公不听,在管仲死后重用三 人,最后齐桓公死得^常凄惨。
儒家的教育也是从孝道教育开始的。《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夫孝,德 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强调"孝"是德行的根本,是教育所产生的根源,
"教"之所由生也。也就是告诉我们:教育人有德行就是从孝道开始。儒家的诸 多要义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之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都是从孝道开始的。
道家的孝道观
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为老子,五千字的《道德经》,谈的主要是清静无为和道 法自然。在其思想体系里原本对儒家强力推行孝道颇不以为然,认为孝顺父母 是一个人的本性,不需要过分强调和特意追求。道家更像是一个纯粹的自然主义 者,以天为父,以地为母,天地化生世间万物,皆为兄弟妹,不得损伤。按照 天地运行的意志,顺从自然,爰护自然,这才是真正的孝道。讲这个孝道才能得 福报,否则必然得到天地自然的严厉惩罚。从这个角度出发,工业
革命以来因为 环境污染和破坏产生的自然灾难和种种恶劣后果,也印证了道家“孝”道思想的 正确性。
道家为人生哲学,道教则以吸收黄老之学、阴阳五行思想、儒家谶纬而 形成具有民族特的本土宗教。道教的孝道观,大量吸收了儒家的人伦思想。道 教的理论家葛洪在《抱朴子•对俗》一书里谈到:"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 信为本。"修仙离不开孝,假如没有良好的道德,就难以修成仙道。在道教的文 化体系里,天地之间有神明,且有神明时刻记录每个人的功过,不行孝道就会遭 报应,下地狱,成恶鬼。而南宋的净明忠孝道更是以忠孝立教,将忠孝作为修道 的基础和法门,倡导三教合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道教的《太平经》、《太上老 君说报父母恩重经》、《净明忠孝全书》等重要经典,都详述许多关于尽孝的道理。
佛家的孝道观
佛教源自印度,印度佛教文化原本不像中华文化如此重视孝道,这是因为印 度佛教文化的出世思想极为浓烈。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华文化的伦理, 而消融了许多儒道思想。印度佛教只重视自身的修行证道成佛,是为小乘佛教; 而中华佛教重于自度度他,通过普度世人来证道成佛,是为大乘佛教。
中国佛教孝道故事中最著名的是地藏菩萨的本愿与目连救母的故事,讲的都 是地藏菩萨和目连尊者通过自己修法得道,帮助父母脱离六道轮回,进而普渡天 下所有父母(包括前七世父母),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一致的。大愿地藏 王菩萨是佛教徒口中所称的"娑婆三圣"之一,地藏菩萨在因地中,多次为救母 难,而发大誓愿:"度尽众生,方证菩提。"以此功德愿力,令多生父母离苦得乐, 转凡入圣,《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第一孝经,而地藏菩萨更是”孝”的代名 词。而从原始佛典《长阿含经》中发展出《盂兰盆经》,则是通过目连救母的故 事阐明佛教孝道,并由此形成了盂兰盆节(也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七月十五日的中 元节'
佛教认为,佛家之孝不仅仅要孝顺在世父母,而且更重要的通过修行佛法让 现世父母和前七世父母死后都能脱离六道轮回,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徒身在 古庙,心系父母,时刻为父母求福,这是孝;佛教徒尊敬师傅,对佛祖诚心,也 是孝;而且,佛教更从广义上提出"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孝道无 差别;现世一切生物都可能是前世父母转生,所以提倡戒杀也是因为孝。
有关中国佛教专论孝道的经文集包括《地藏菩萨本愿经》《盂兰盆经》《佛说 父母恩重难孝道文化
报经》《孝论》等经典。特别是宋代契嵩在《孝论》用极大的篇幅赞 扬古代的圣人之孝,"天下之为孝者,吾圣人可谓纯孝者也。"契嵩论孝,开始把 儒释道三家融汇在一起,他说:"天地与孝同理也,鬼神与孝同灵也。故天地鬼 神,不可以不孝求,不可以诈孝欺。佛曰:孝顺至道至法。"在佛家经典《父 母恩重难报经》中记载了母亲怀胎生产的艰难、危险以及养育儿女的艰辛,经文 中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硏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须弥山,经 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足见佛教对孝道的重视。
对上匕其异同,我们看重说明三点:
(_)从三家的经典著作中对"孝"的阐释可知孝道均是三家思想体系之根 基。
例如,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中提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人之行也。”①认为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 莫大于孝"②,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
佛教也罢孝作为其立教之源,佛祖出家的原因就是看到父母的生老病死苦, 希望能追寻到极乐之道以帮助父母。契嵩在孝论中更是明确提出孝名为戒,孝是 戒产生的根本。在佛家文
化体系中孝如儒家的孝一样与其它教义是相通的。甚至 佛家的五戒与儒家五伦也是相通的:"五戒,始一曰不杀,次二曰不盗,次三曰 不邪淫,次四曰不妄言,次五曰不饮酒。夫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 礼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言,信也。”(契高《孝论戒孝章》)
道教把孝道同样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道教的理论家葛洪在《抱朴子》 —书也提到:“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 皆不得长生也。“修仙离不开孝,假如没有良好的道德,就难以修成仙道。
(二)三家的孝道经典故事与传说中互相交融与影响
儒释道三家为了大力弘扬自己的孝道思想,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的孝道典 故。在这些故事与传说中也可以看出儒释道三家的融通。例如"二十四孝”作为 儒家宣传孝道的经典故事,在敦煌佛教的变文很卩《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 中也被提到。我们很难分清二十四孝哪些归属于儒家,哪些又是佛教的材料,从 该角度上可以看出在这个时期,儒家与佛家至少在孝道思想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融 合。再比如敦煌佛教变文中的《目连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的"目连救母" 与道教孝道故事"杨戢劈山救母"都从”救母于苦难之中”的角度
来体现出对孝 道的重视,这些相似之处也足以反映出三家之间的互相融通与借鉴。
(三)三家对于尊崇与违背孝道的奖惩上各有特点
儒家崇尚孝道,以孝治天下,成为历代膺服的价值观。例如汉初以孝廉察举 士人,设孝悌力田之科,也就是说尊崇孝道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认可,而且成为 了一种仕途考核标准,因此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来说不失 为一种有效的奖励。《孝经》十一章云:"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 儒家把不孝视为最大的罪过,而在法律制度中确实存在看"不孝有罪”的法律规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