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孝”文化五篇
第一篇:《论语》中的“孝”文化
《论语》中的“孝”文化
——试论“孝”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表现及意义
“百善孝为先”,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美德,更是构筑中国古典文学大厦的文化支柱之一。作为一种文化母题,它在文学中显示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孝”的观念在《论语》之前已相当发达,但被作为“道”提出来,并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实始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述和阐发。本文从《论语》着手,从“孝”的对象及“孝”的行为规范等方面来探讨其中的“孝”文化。
孝道文化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论“孝”的相关章节来看,“孝”的对象包括个体家庭中的父母,也包括死去的父母、祖先,还包含了宗族甚至国家中的长者。与之相应,《论语》中对不同的“孝”做出了相应的行为规范,以便更好的实行“孝道”。具体说来,《论语》中“孝”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对于父母,“孝”的内容主要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但是,“子夏问孝,子日:‘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从孔子的疑问中可知,给父母吃饱穿暖还不是孝,还应做到“敬”。“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渭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仅仅能供养父母,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孔子驳斥了当时“孝”的概念,认为孝要对父母有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孔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也必须“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恃奉父母,如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婉转地规劝,如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应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要“养”、“敬”,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
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我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也就是终身孝敬。“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还说“丧事不敢不勉”,即说办丧事不敢不尽礼。他提倡丧礼的朴素节俭,他明确指出更应该做好的是在父母生前尽的孝道,孝敬父母。《论语·八佾》中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见,葬而有礼也是《论语》对孝文化的延伸。
《论语》中“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孝”指的就是在家侍奉父母,即小孝;广义的“孝”指的是在朝廷里忠于君主(宗族甚至国家中的长者),即大孝。孝道在政治范围内延伸成了忠君爱国。孔子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的关系巧妙的处理了忠和孝的关系。“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点给封建帝王“以孝治天下”、“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以很充分的理论根据,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在孝道的基础上得到了广阔的延伸,“父父子子”演变成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统治阶级要求臣下忠于君主的目的在倡导孝道的光鲜外表下达到了。而当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与政治时,孔子说道,《尚书》上说“孝呀!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只要把这种品德应用到政治上去,那就是
参与了政治。看来孔子认为不一定只有做官才算是参与了政治,将“孝”的品德应用到政治也是参与了政治。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孝”已经内化为一种精神,积淀为一种形式,起着半宗教的作用。《论语》从物质上赡养父母、精神上尊敬父母、终身孝敬、对父母生前身后事之以礼、如何处理“忠”和 “孝”的问题上都做了精深的阐释。作为孔门道德规范中的一个重要纲目,《论语》之“孝”有着独特的意义。一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论语》强调“孝”是个人的行为准则。“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子罕》),表明孝悌是任何行为的前提,为弟子必须先修孝悌。为“士”也必须以“孝”的标准来要求,即“宗族称孝焉”(《论语·子路》)。二是对社会的教化。《论语·学而》云:“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有子认为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而喜欢冒犯长辈和上司的情况是很少有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情况是从来没有过的。可见,孝对于社会有明显的教化作用。孔子所提倡的孝,是人们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源,孝是仁义之道,是人自觉的道德活动。孝思孝行,是居仁行义的,有了孝行,能敬长,能齐家,进而能治国平天下。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孔子弘扬了华夏先民的优良传统,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孝道文化在古时候,乃至在今天对提高人的道
德素质、淳化民风、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都有巨大的意义。
第二篇:浅探《论语》中孝文化
浅探《论语》中的孝文化 摘要:当今国学越来越热,传统文化正日益复兴。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文化以儒家的思想为核心。《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开篇之作,可谓瑰宝。不论探寻何种文化,须追源溯流,须解读元典。故而从《论语》元典出发,探寻孔子思想中的孝文化,以求抛砖引玉,窥孝文化之底蕴,并推广传播,走向世界。
关键词:《论语》;
孝文化;
文化传承 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1] 孝文化源远流长,基本成为国人的做人准则,为人的首善。有“百善孝为先”之说,那么孝悌成为每个人必修课。《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鲤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的大同社会,不正是孝观念的
萌芽吗? 钱穆在《中国文化导论》中提到“儒家的孝道,有其历史上的依据,这根据,是在殷商时代即已盛行的崇拜祖先的宗教。上古的祖先教,演变出儒家的孝道在秦汉以后的两千年,儒家的孝道,又维系了这个古老的宗教。”[2] 因而,笔者从儒家文化的代表作《论语》入手,集中解读《论语》中的孝文化。
一、何谓孝 什么是孝呢?孝字最早见于殷甲骨卜辞。梳理孝字释义如下:《尔雅·释训》 :“善事父母为孝。” 事,侍奉之意。《说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书·尧典》“克谐以孝”,同样是指侍奉之意。清代段玉裁的《礼记》:“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畜者,养也。
从古到今,孝的基本意义是子女能侍奉父母,可以为孝。侍奉包含两层次,第一层次是物质方面,我们需要提供父母基本所需的物质条件,第二层次是精神方面,我们需要时常陪伴他们。
孝的广义是孝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二程集》:“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书·君陈》:“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孔传:“
言善事父母者,必友于兄弟,能施于政令。”能孝于亲,友于兄弟,又能推广此心,以为一家之政。与古人的修齐治平思想吻合。相比较狭义的孝来说,广义的孝就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基本属于家庭伦理的范畴,即齐家的范畴。
《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尹式曰:‘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3] 孔子认为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先学孝悌、诚信和友爱,然后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即先德后智。先孝悌,由信及爱,达仁。从亲人到朋友到众人,由亲及疏而来。可见孝悌这一道德是入门必修之课。千百年来,孝文化绵延不绝,我们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如扇枕温衾、亲尝汤药等。自先秦之后,注释元典的著作愈多,有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之《论语集注》,有宋·邢昺疏的《论语注疏》,有程树德的《论语集释》,还有钱穆的《论语新解》等等著作,它们是我们解读《论语》的助手。
二、何为孝 《论语·为政》篇集中记录了四则弟子向孔子问孝。接下来笔者以这四则为例,解读《论语》中的孝文化。
第一则:“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
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违,不背于理。夫子以从亲之令为孝。而生死祭葬,事亲之始终具矣。'胡氏曰:‘人之欲孝于其亲,心虽无穷,而分则有限。得为而不为,与不得为而为之,均于不孝。所谓以礼者,为其所得为者而已矣。’”这一则关于孝的对话,提及两层意思。第一层,循父母之教,听父母之令为孝。在家与父母相处,应该以此为准则。如《弟子规》所言:“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简而言之,我们要听父母的话。在古代,知识传播方式受限,所以父母自然会比子女懂的多,可以指导孩子;
而今天,作为子女,我们未必事事都听父母的指导,可以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第二层,在与父母相处时,以礼来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古代礼仪繁杂,如晨昏省定,子女早晨必去父母处问安,晚上则须为父母铺床而侍奉他们入睡。《小学·明伦》中凡此礼节,诸如此类。今时来说,我们没有如此繁杂的礼仪,但对父母的孝心不可减。通过学古人,未必是
去模仿他们,完全复古,而是从他们身上学习体悟那份赤诚的孝心,我们学习如何敬畏和敬爱我们的父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