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孝道的文化内涵
“孝”,是人类一种最古老、最朴素、也最伟大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古代宗法观念极强的中国,得到了充分扩展,其内涵也尤为复杂。作为系统化的伦理规范和普遍的伦理模式的孝道,是经过儒家的大力倡导才开始兴盛的。所以传统孝道通常也被认为是儒家伦理。以儒家伦理为基础的传统孝文化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涵。
中国传统孝道的文化内涵
1.守身
儒家把守身看得非常重要。孟子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事亲,事之本也,守身,守之本也。”(见《孟子·离娄上》)
第一,身体受之父母。《孝经》记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世上每一个人都是父母所生,其生命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因此,保全身体,珍惜生命,是行孝尽孝的起始,是最基本的孝。同时,父母也把子女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作为儿女就必须保重身体,尊重生命,不然就伤害了父母。
第二,身体是行孝的首要条件。《孝经·圣治章》记载:“天地之性,人为贵。”《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中,曾子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天地之间的一切生命,人是最宝贵的,珍惜生命是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要想行孝、尽孝,前提是必须具有健全的身体。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使之不要受到损坏或伤害,否则,就失去了尽孝的资本。
2.养亲
养亲就是赡养父母。《广雅》记载:“孝,畜也”;又说:“畜,养也”。由此可见,孝有奉养之意。物质需求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是子女基本的、也是最起码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子女连父母都不供养,那就谈不上“孝”。“养”作为最基本、最起码、最低层次的道德行为,在诸多著作中多有记载。《吕氏春秋·孝行》记载:“民之本教曰孝,其行孝曰养。”《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记载:“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盐铁论·孝养》记载:“上孝养志,其次养,其次养体。”
3.敬亲
孝并不单纯是指赡养行为,更重要的它是一种情感,一种根源于血缘关系的自然亲情。孔子认为,如果对父母只有物质上的奉养,而没有精神上的慰藉孝敬,那与饲养牲畜没有什么区别。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孔子不仅把“敬亲”作为区别孝与不孝的分水岭, 而且还把它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分界线。他说:“小人皆能养其亲,君子不敬,何以辨?”(《礼记·坊记》)所谓“敬”,是指出于自然亲情基础上的敬爱之心。这是“人猿相揖别”的开始,同时又意味着后天知识学习与道德践履的正当性。所以曾子说:“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大戴礼记·曾子立孝》)总而言之,对父母要尽力做到敬爱和尊重。
4.乐亲
幸福快乐是人生追求的目标。能使父母感到幸福快乐,才是孝的追求。孔子把悦亲与敬亲看作一样,也是判断孝与不孝的标准。他说:“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礼记·檀弓下》)哪怕每天喝豆浆饮清水,只要能使父母天天心情欢乐,这就是孝。汉刘熙《释名·言语篇》说:“孝,好也;爱好父母,如所说(悦)好也。”孝就是喜爱父母,使父母安乐。《孝经·纪孝行章》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郑注:“竭欢心以事其亲。”曾
子说:“孝子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内则》)作为子女要摒弃自私与冷漠,学会善解亲意,懂得体贴关怀父母,不仅要尊爱恭敬父母,还要让父母心情愉快,从精神上慰藉孝敬父母,时时处处为父母营造出温馨的气氛,让父母在欢乐中生活,安度晚年。孝道文化
5.顺亲
顺亲,就是顺应父母,不违背父母的意志。《礼记·祭统》说:“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顺亲,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无违”,不违背父母一切合乎礼的意愿。
顺亲并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绝对服从父母,也就是说,顺亲是有条件的,要符合礼、道、德的规定。《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事之以礼。”即要按礼服事父母。如果“从命”危及父母的生命安全,如果“从命”使父母受到了耻辱,如果“从命”使父母变成了没有道德的禽兽,就绝对不能顺从。儒家强调“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以“道、义”作为“忠孝”的标准,这才是“人之大行也”。
6.谏亲
人无完人,当父母的也会犯错误。面对父母的不义或不法行为,做子女的应该怎么办?第一
“从义不从父”,不能盲目顺从,不能跟着做不仁不义的事;第二也不能让父母继续错下去,应该进行诤谏劝止,使其改过从善。孔子在《孝经·谏争章》中明确反对将孝理解为唯父命是从。孔子认为,对父亲的不义行为必须要进行诤谏劝止,这样才能使他不做违礼的不义的事情;如果儿子盲目服从父亲,就是不孝之子。曾子也明确提出:“父母之行,……若不中道则谏。”孟子也曾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孟子·告子下》)因此,父母有过,进行劝谏,非但合乎孝道,而且是孝子应尽的义务。
7.忧亲
任何人都有衰老的时候,人老了就会体弱多病,这是自然规律。作为子女就要把父母挂在心上,为他们的生活和健康而担忧。正如孔子所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既要为父母得享高寿而欢喜,又要为他们日渐老迈而忧虑。《论语·为政》记载,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在给父母疾病的过程中,要特别恭敬小心,进行精心照顾。《二十四孝》记汉文帝刘恒,在母亲生病卧床中,常常夜不阖目、衣不解带,精心照料,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才放心让服用,因此他仁孝之名,闻于天下。父母重病的时候,除非极为特殊的情
况,儿女们一定要轮流守候在父母的身旁,多给一些心理上的安慰。父母在临终前,儿女们要多给一些临终关怀,应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让他们平和地带着微笑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
8.葬亲
世界上所有的人死了,都要安葬,只是葬的方式不同罢了。人从自然中来,最后回归到自然中去,这是符合逻辑的。通过一定方式把亲人安葬,是人类良知、理性的表现。儒家十分重视丧葬,把丧葬列为行政的四件大事(民、食、丧、祭)之一。孔子认为孝的全过程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礼记·祭统》说:“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 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这三条做到才是孝子。孟子进一步强调:“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离娄下》)
9.祭亲
祭亲就是祭祖。祭祖是向祖先致敬和献礼的仪式。原始时代,人们认为祖先虽然死了,但灵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祸、赐福与子孙。因此,祭祀祖先求福消灾,并表达尊敬和怀念之
情。中国人自古有祭祖的传统。按竹书纪年所记:“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仗而庙祀之。”这是祭祖的最早记载,商周得到大发展,延续至今。儒家把祭祖作为孝的重要内容之一,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孝,不仅要在生前情感和态度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与爱戴,而且要在死后对父母表示虔诚的追念与祭祀,这是孔子孝道观的更高的道德要求。
10.承志
子承父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儒家提倡的孝的内容之一。“孝”字的本意是继承先辈之志,《尚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孔安国传》记载:“继先祖之志为孝”,孔颖达疏:“追行孝道於前世文德之人”,前世文德之人就是指的祖先。《礼记·中庸》中,孔子说:“夫孝也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先人美好的志向和事业,延续先人美好的精神和行动,以建功立业。
孝道一中华传统文化之根
《孝经》有言:「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先王有一个治理天下的好方法,它能让人与人之间和睦和谐,互相关爱,上级下级、长辈晚辈不会埋怨——它就是孝道。
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在《孝经》中,孔夫子问曾子,对先王的「至德要道,汝知之乎」,你知道吗?曾子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说:学生智慧不够,请老师开示。这个时候夫子就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德行的根本在孝道,不管是世间、出世间的道德学问的成就,都要奠基在这个根本上,人到根本,问题就解决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个根基扎牢了,自自然然吸收天地的养分。一个人孝心起来了,他的仁爱心是水到渠成;我们的爱心提不起来,就是这个源头活水没有到。当我们读到「德之本也」,教育要从这里开始,到了根本,非常的欢喜。
孝道起了,一个人能自强不息;孝道起了,他能同理心的去爱护他人,他人都是别人的父母,也是别人的孩子。《易经》有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像大地一样,万物在上面生长,它都尽心尽力给万物以营养,给予呵护。相同的,人真的有孝心,面对一切的人,都会把他当亲人一样的爱护,那种厚德就出来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所在就是这个「孝」字。
二、父子有亲
孝,「老」下面是「子」,代表父母、祖先念念为下一代着想;上面是「老」,好像孩子背着父母,这是报恩。所以,奉养父母是每一个孩子自然天性的流露。
我们老祖宗就是从「父子有亲」来教导孩子。为什么几千年来,这么多人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学问都很有成就?因为老祖宗的教育是顺着天性的教育,人只要接触就能接受。老祖宗通达人性,知道人本有的孝心、善心,很自然的就能把它唤醒。而且孩子一出生就是看见父母,接触最多的也是父母。让「父子有亲」的天性终生保持,这是我们推展传统文化的第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