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研究
摘要: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很多历史教师对于德育素材的运用并不重视,没有充分发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德育作用。本文立足实践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进行了一番探究,给出了几点策略,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初中历史;道德教育;德育素材;历史故事会;遗址
初中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学生已经摆脱了儿童的懵懂和幼稚,但是并没有形成稳固的性格特征和道德品质。当前,初中学生生活在多元化、开放性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培养合理的道德素养构建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历史课程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有着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优势和资源。初中历史教学一方面应该教给学生历史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提升道德行为能力。对于初中学生进行道德素养教育,历史教师责无旁贷。
一、选用典型的历史德育素材
世界几千年的历史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有品德高尚的、有坚强不屈的,有勤奋努力的,
有为了整个民族或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都是值得学习的。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经典的历史德育素材,如历史名人、历史事件、艺术成就等,通过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艺术成就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比如,名人故事往往是成长励志故事,具有催人奋进的力量,教师通过讲授历史杰出人物、英雄故事,来塑造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初中教育教育主义是借助故事对学生的道德进行行为规范、道德评价,学生从中可以学到历史人物的人格品质、坚强毅力和不屈的精神,进而形成自身的道德观念。我国古往今来,无数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等共同铸成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通过秦国商鞅变法的历史事实,学生可以学到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的品质;通过张仲景、李时珍在追求医学真理的道路上深入实践、不畏艰险的故事,学生可以学到其上下求索的探索精神;通过林则徐虎口销烟的故事,学生可以增强自身的民族责任感和危机感,加强爱国主义情怀。在世界历史上也有很多名人故事是值得学习的,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志存高远、自愿献身于科学研究故事,哥白尼、布鲁诺等科学家的故事,展示的是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的品质。这些人物故事都是良好的德育素材,为学生培养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志存高远的优秀品质。
二、组织历史故事会
故事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将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组织历史故事会,鼓励学生通过图书、网络等方式搜集历史故事在班级中进行交流,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于历史的全面认识,另一方面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八年级上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候,学生在学习了义和团运动的目的和性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地点、暴行,义和团运动中的典型事件,《辛丑条约》的签订和对中华民族的危害等内容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余事件,自主搜集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故事。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讲述自己搜集到的故事,并选取典型故事在班级内讲述。这样学生在搜集、选择、讲解、倾听的过程中国,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进而激发内心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样的在学习了世界历史《列宁与十月革命》以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后主动搜集有关列宁的故事,并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学生搜集到的经典故事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应该从列宁身上学到什么呢?”学生纷纷发言,从列宁这位伟人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
三、参观历史遗迹列宁的故事
历史是抽象、僵化的,如果用具体在、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记忆犹新。教师在课堂教育之余,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遗址进行现场教学。历史遗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无处不在,秦始皇皇陵兵马俑、明长城、莫高窟、故宫、圆明园等遗址和遗迹,都是最好的德育教育之地,在探访这些遗址遗迹的时候,学生将历史与现实融合在一起,探寻古人留下的遗迹,感受将更加强烈更加真实。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也是进行德育教育活动的基地,让学生采访参加抗日战争的爷爷奶奶,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成功背后需要加倍的努力。
总之,初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期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纵观历史发展长河,有太多的楷模和典型事例在影响着学生。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良好道德素养形成的黄金期。初中历史教师应不负众望,勇敢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杨钉霞.新课程(中).2019(11)
[2]浅谈德育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朱春梅.情感读本.2018(2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