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西湖游记
一、积累与运用
1.结合语境选词填空。
论彩丰富,青岛海面的云应当。有时五相渲,千变万化,天空如展开一张张图案新奇的锦毯。有时素净纯洁,天空只见一片绿玉,别无它物,看来令人起轻快感,温柔感,音乐感。一年中有大半年天空完全是一幅的图画,有青春的嘘息,煽起人狂想和梦想,即在这种天空下显现。
A.首屈一指神奇海市蜃楼
B.名列前茅奇妙空中楼阁
C.首当其冲奇特镜花水月
D.鹤立鸡奇怪扑朔迷离
2.下列有关语文知识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赞成”“恭敬”“终于”(分析:这三个词依次是动词、形容词、副词)。
B.“留守儿童”“绿水青山”“关注民生”(分析:依次是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C.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欧亚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先辈”,宾语是“陆上丝绸之路”)
D.我要热饭。(分析:这个句子有歧义。)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
C.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D.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
4.选出下列名著表述正确的一项的是()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罗摩衍那》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B.《童年》是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用第三人称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阿廖沙。
C.《革命烈士诗抄》的作者是现代诗人萧三,此诗集收录了赵一曼、李大钊、夏明翰、吉鸿昌等革命烈士的诗歌。
D.格列佛在大人国,格列佛沾沾自喜地向大人国介绍了英国各方面的情况及历史,大人国国王却对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提出了质疑。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聪颖.(yǐn)记载.(zǎi)脑畔.(pàn)不省.人事(xǐng)
B.挑.逗(tiǎo)拮.据(jié)炽.痛(zhì)味同嚼.蜡(jiáo)
C.孕.育(yùn)愧赧.(nǎn)掺.杂(chān)间.不容发(jiān)
D.顷.刻(qǐng)拘泥.(ní)筵.席(yán)惟妙惟肖.(xiào)
6.班级要举行山水小品专题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研究活动。
参考篇目:《三峡》《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小石潭记》《满井游记》《西湖游记》
⑴(彩之美)好的作家必定是一位调高手。请选择两篇课文,各默写出一句描写彩的句子。
⑵(动静结合之美)请选择两篇课文,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⑶(借景抒情)景语即情语,请结合两篇文章对比作者所抒发情感的异同。
7.默写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②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柳永《蝶恋花》)
③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④古诗词中借用典故,可丰富诗词意蕴,可委婉抒情表意。《行路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李白借典故表明自己对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刘禹锡借典故表达对故友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怅惘。
8.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下列小题。《琐记》中,作者为什么最愿意在衍太太家里或她家附近玩耍?试举一例说明原因。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二、阅读
9.古诗文阅读。
灞上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②此身。
注:①灞上:今陕西省西安市东。作者早年屡试不第,进身无门,困居于此。②致:达到,实现。
1.下面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诗写作者客居灞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渲染了凄清、阴冷的氛围。
B.首联中用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古人每见雁回,易惹乡思。
C.颔联由寥廓的天际渐渐地转到地面,再而转到诗中的主人。“寒灯独夜人”,“寒”与“独”相互映衬,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D.颈联中“空园白露滴”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突出表现环境的寂静:“孤壁野僧邻”,说自己与闲云野鹤般的僧人为邻,突出诗人的处境的孤独。
E. 尾联诗人直接抒发感慨,其中表达的渴望为国效力的豪迈之情与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中的相同。
2.诗人寓居灞上,那么,将“寄卧郊扉久”中的“卧”改为“居”,可否?请简要赏析。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已卯上元,余在儋州①”。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西城,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屠沽②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③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④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①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②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③过:苏轼的小儿子。④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浅,要另觅垂钓之处。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遂.至承天寺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予欣然从.之_______________更欲.远去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组是()
A.月入户./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B.念无与乐.者/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C.步.西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D.放杖而.笑/君子和而.不同(《诸子论“和”》)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
4.(甲)(乙)两文都是苏轼记夜游之作,它们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11.记叙文阅读
叫起立偏要趴下
①人的成长过程中,最令人感到恐怖的,莫过于“叛逆期”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世界上既有的东西,无
一不报之以怀疑的态度,为反对而反对,叫起立偏要趴下,恨不得长辈们所说的糖是甜的、盐是咸的之类的常识都给出不同的结论,这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就像蝴蝶的成长必须经过破蛹的挣扎一般,这个过程,对挣扎者本人也并非是愉快的。
②像所有人一样,我也有一个挣扎的叛逆期,不同的是,我的叛逆期比别人要长,也更猛烈一些。
③我记得那是我10岁的某个早晨,母亲像往常一样轻轻拉开房门,撩开蚊帐,在我耳边亲吻了一下,然后小声说:“该起床了!我给你蒸了鸡蛋羹,”
④那天,我没像往常一样忍着,而是借着起床气,一阵闹腾,并最终把那碗鸡蛋羹成功打翻在地。我知道,在她看来,这就是一桩把好心当成驴肝肺的反叛。当然我也觉得自己把碗打翻做得有点过分,但是我如果仍像往常一样;当面含笑接碗,转身就倒进泔水桶,对我也是一种煎熬,那时的鸡蛋并不易得。而“阳奉阴违”,在我的小男子汉词典里与“怯懦”同义,这两样,都不是我乐意看到的。
⑤这件事令母亲伤心了很久,但至少鸡蛋羹算是永远退出了我的生活。
⑥我的第二次剧烈反叛,发生在3年后与父母的三峡之旅中,我们从歌乐山下山,在途中为走哪条路能更快地到达公交车站发生了分歧。父亲认为应该原路返回,而我认为应该从旁边一条铁路隧道穿出去,父亲没听我的,而且给我所认定的最优路线送上了“你懂个屁”几个字,再没有比这更让人生气的了,我一怒之下准备开门下车,冲父亲甩出了一句“我会向你们证明我才是对的!”一霎间,我似乎看着父亲的眼神里夹杂着失望与愤怒;但我头也不回地向隧道走去。
⑦我脑中设想了两个结局。一个是父母在我的胁迫之下,也追上来和我一起走隧道;另一个结果是我飞快地从隧道里穿出,抢先到达公交站,得意地以优胜者的姿态傲视他们汗流決背的身影。
⑧但遗憾的是,这两个结局都没有出现,万万没想到这次的叛逆确实刺激了他们,但也让自己吃了大亏。我冲进隧道不一会儿,就发现自己的选择是一个错误,前面黑茫茫的,一眼望不到尽头,但为了甩给父亲的那句话,我憋了一口气往前狂奔,身后的洞口由大到小,直至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亮点,然后终归于无,而面前始终只有望不到底的黑,没有尽头的黑让我万分恐惧,我恐惧突然疾驰而来的火车,恐惧黑暗中蹲着坏人,更恐惧比坏人恐怖1000倍的别的意想不到的什么东西。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跑了很远,但最终选择往回走,相比于前方未知的黑,后方已知的距离终究要令人好受些,虽然路的尽头很可能是父母对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讥讽与得意的表情。
⑨但父母并没有等我,面对山城朦胧的夜,我摸着口袋里仅有的两元钱,像个傻瓜一样地大声哭了。
⑩但之后的日子,我的叛逆由家庭发展到学校,直至社会。我带着全班同学唱国际歌,让我们不喜欢的老师无法讲课:我们办了一份名为“刺头”的小报,发刊词就叫“反对”一一事实上,那些我们觉得不对的东西,有一些确实是值得改进的,而更多的,是因为我们不懂而产生了误解,当然,这都是在多年以后,当我们成为当初我们所反对的人时,才渐渐明白的。
⑾叛逆是成长的一部分,我从那些否定,质疑甚至无理冲撞中,获得了不少成长的经验当然也吃了不少苦头。而让我真正认识反叛真相的,是我高中毕业考大学填报志愿时,我本着我的人生我做主的原则,义无反顾地填了与父母
期待的中文专业截然不同的石油专业,并最终走上了现在的人生之路。这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特异功能,知道后者的发展前景强于前者,仅仅是出于逆反心理,觉得没按父母的要求,便是胜利。
⑿但这一次,我的逆反却落入了圈套。事实上,父母的真实心愿,就是希望我考石油专业,但他们害怕我那“叫起立偏要趴下”的逆反心理,而选择了“想叫你起立,却偏叫你趴下”的策略。随便想想,就知道他们这次该有多得意。好吧!这次就先让你们赢了吧!
1.阅读全文,填写下表。
2.第⑧段中作者多次描写了“黑”,请分析这些描写的表达效果?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①段以议论总起全文,用我对叛逆的认识,引出不文我在叛逆中的成长故事。
B.第⑨段中划线句子“我摸着口袋里仅有的两元钱,像个傻瓜一样地大声哭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因为叛逆而落至如此境地的后悔。
C.本文在提到父母时人称发生了变化,第⑧段在与父母发生矛盾时用“他们”表现心生嫌隙,最后一段用“你们”,显得来近自然。人称的变化暗示着情感态度的变化。
D.第⑿段主要讲述了父母巧妙地利用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获得了“胜利”,深化了主旨,告诚天下父母不必害怕孩子逆反。
E.全文围绕“叛逆”的话题,表现了我由叛逆到理解父母之爱的过程,展现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4.请谈标题“叫起立偏要趴下”的妙处。并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叛逆”的理解和感情。
[链技材料]湖南卫现的《变形计》是一档针对叛逆少年进行改造的节目,播出十余年有不少成功案例。赵迪就是其中一个,“谁的话都不听,而且我行我素”这是老师对赵迪的评价。镜头里他不守纪律,顶撞家长、老师,让老师、家长伤心。但是,当山里的母亲为他打洗脚水时,晚餐中的肉是向邻居家借的时,他心里开始产生变化。不善言辞的山里妈妈,以竭尽所能的百般疼爱,刺痛了这个城市少年对母爱的麻木。回城市后,他开始孝顺父母,用心读书。12.多彩陶碗尤今
①莫斯塔尔有个古古香的老桥区,区内有奈街,五光十,风情万种。
②这天,明艳的阳光泼洒在身上,像金的香槟酒。我和女儿,怀着满满的欢喜,慢慢逛,细细看。丝绸、铜雕、银器、木雕,都是精品。逛着逛着,女儿突然驻足,炯炯的目光里,有一见钟情的狂热。
③那家店铺,琳琅满目地摆着多彩陶碗。
④每一只碗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设计,像是一幅幅圆圆地卷放着的抽象画,五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