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教材38、39页,饮水问题及测量土豆体积。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探索某些实物体积测量方法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等积变换的方法,解决测量不规则物品体积的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能与同伴合作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各小组准备好测量的物体和工具:饮水桶、杯子、土豆、有半杯水的水杯和一把尺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喝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和水有关的问题。看,老师这有一大桶矿泉水,你们每个组都有一瓶矿泉水,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一大桶矿泉水大约等于多少瓶矿泉水?
指名发言。教师不作评价。
设计意图: 估计一桶矿泉水等于多少瓶矿泉水,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自然引出问题讨论。
师:怎样来判断估计的对不对呢?
学生可能说到以下方法:
(1)测量并计算出各自的窖,做除法。
(2)用秤称出各自的质量,做除法。
(3)把大桶中的水倒进空瓶子,看能倒满多少瓶。
设计意图: 具体问题的讨论,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自然引出本节课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说的这些办法都可以。下面,我们就用老师准备的工具来解决今天的问题,因为老师就准备了一桶矿泉水。这样,请各组出一名代表,共同测量一下这个矿泉水桶的底面直径和高,好吗?
各组出一人测量矿泉水桶,教师板书出数据。提示桶的厚度可以不计。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矿泉水桶的底面直径和高。现在,请各组测量一下自己组的矿泉水瓶,然后,算一算一桶矿泉水大约等于多少瓶矿泉水。
小组合作测量并计算,然后交流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如果出现不同结果,让学生分析一下原因。对开始估计正确或差不多的同学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 既节省教具准备,又能更好地体现合作。为各组活动作准备。
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你们桌子上还有一个水杯,下面请同学们测量这个水杯的容积,并算一算一桶矿泉水可以倒满多少杯水。请各组同学讨论一下:测量这个口杯的容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生:需测量水杯的内直径和高。
师:怎么测量?需要注意什么?
生1:先测量外直径和高,再量出壁厚和杯底厚度。
生2:外直径还要减去两个壁厚才能得到内直径。外高度减去杯底厚度是内高度。
师:好,请小组同学先测量出有关数据,计算出口杯的容积,再算一算一桶矿泉水可以倒满多少杯水。
学生动手测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交流计算结果。如果出现不同结果,分析一下原因。
师:通过刚才的测量、计算,我们已经知道了一桶矿泉水的容积大约是X升。我们每天都要
喝水,如果按每人每天饮水1500毫升计算,一桶矿泉水能满足一个三口之家几天的饮水需要?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综合练习,同时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2、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研究过怎样测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东西,它们既不是长方体、正方体,也不是圆柱体和圆锥体。比如,这个土豆、这块小石头、这个鸡蛋等等。
教师边说边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
师:这些物品的形状都有自己的特点?
生:很不规则、形状不同等等
师:把这样的物品我们一般称为不规则物体。它们的体积又该如何测量和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拿这个土豆为例,来研究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板书:测量土豆的体积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了解“不规则物体”的意义,自然引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积极性。
师:教师举起半杯水和土豆,让学生观察杯子中的水面,并提出:想一想,如果把土豆放进杯子中,会发生什么现象?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土豆,一个盛着水的水杯和一些测量工具。 )
拿起盛有半杯水的杯子和土豆,现在大家先来讨论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
生:杯子中的水面会升高。
生:土豆会被水淹没。
生:水面升高的部分就是土豆的体积。
设计意图:讨论既是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回顾,又为实验活动提供直接活动经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