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六年级数学《圆柱认识》教案
⼩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
模板四篇
《圆柱的认识》是⼈教版⼩学数学第⼗⼆册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的认识部分,学⽣在低年级已经初步感性认识了圆柱,能够辨认圆柱物体。在学习了圆等平⾯图形和长⽅体、正⽅体等⽴体图形基础上,本课进⼀步探索含有曲⾯的⼏何形体——圆柱。
下⾯就是⼩编给⼤家带来的⼩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模板,欢迎⼤家阅读!设计理念:
教学中,要⼒求发挥学⽣学习的主动性,让学⽣⾃主学习。课的结构上,以活动为主线,以操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形式,以使学⽣亲⾝体会知识,⾃主实践获得经验,⼒求让学⽣成为学习的主⼈。
教学⽬标:
1、通过学习和操作,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体图,认识圆柱的⾼和圆柱侧⾯的展开图。
2、使学⽣形成圆柱的清晰表象,能根据圆柱的特征辨认圆柱体,测量圆柱的⾼,并能想象出圆柱侧⾯的展开图,培养学⽣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使学⽣弄清圆柱侧⾯展开得到⼀个长⽅形,这个长⽅形的长与圆柱底⾯周长,宽与圆柱的⾼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铺垫孕伏,导⼊新课
1、复习已经学过的⽴体图形,并说说它们的特征。
2、出⽰⼀个茶叶筒提问:这个物体的形状叫什么?我们⽣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圆柱体的?你对它了解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进⼀步认识圆柱体。(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操作感知,发现特征
1、看⼀看、摸⼀摸
让学⽣拿出准备好的圆柱体,摸摸它的⾯。
师:圆柱有⼏个⾯?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与长⽅体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说出圆柱各⾯的名称。
2、⼩组合作,制作形体。
师:下⾯我们以四⼈为⼀组,⼤家合理分⼯,做⼀个圆柱体。想⼀想我们要制作它需要做哪⼏部分?分⼩组讨论制作⽅案后动⼿做。
3、成果展⽰。
(1)让学⽣拿出⾃⼰的合作成果,向⼤家展⽰。
(2)师:你在制作的过程中,准备了哪些材料?是怎么做的?
4、交流讨论。
(1)出⽰粗细不同的两个圆柱。
师:这两个圆柱有粗有细,想想,这与圆柱的什么有关?
(2)出⽰⾼矮不同的两个圆柱。
师:这两个圆柱有⾼有矮,想想,这与圆柱的什么有关?
什么是圆柱的⾼?怎样测量这两个底⾯之间的距离呢?
5、发现特征。
师:从我们准备的材料和在操作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圆柱的哪些特征?
师引导学⽣说出圆柱上下两个⾯是两个相同的圆;圆柱的侧⾯展开是⼀个长⽅形,它的长是底⾯圆的周长,宽是圆柱的⾼。(利⽤多媒体课件加以演⽰验证。)
讨论:圆柱的侧⾯展开可以得到哪些图形?让学⽣将圆柱的侧⾯展开后看看。
三、运⽤知识,解决问题
1、指出下⾯图形中哪些是圆柱。(图略)
2、判断:
①圆柱体的⾼只有⼀条。( )
②圆柱两个底⾯的⾯积相等。( )
③圆柱体底⾯周长和⾼相等时,沿着它的⼀条⾼剪开,侧⾯是⼀个正⽅形。( )3、⽤⼀张长31.4厘⽶,宽25.12厘⽶的长⽅形纸,再配两个圆做成⼀个圆柱体,这两个圆的半径是多少厘⽶?
4、张⼤爷家有⼀块直径为3分⽶的圆形铁⽪,他想以它为底做⼀个圆柱形⽔桶,应选怎样的⼀块长⽅形铁⽪⽐较合适?
四、反思体验,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探讨了圆柱的哪些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附板书设计:
圆柱的认识
底⾯:两个相等的圆
长⽅形长=底⾯周长
侧⾯:展开后平⾏四边形长⽅形
正⽅形宽=圆柱的⾼
⾼:⽆数条,xx相等
教学内容:
圆柱的认识
教学⽬标:
1.使学⽣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观察、⽐较和判断等思维能⼒。
2.使学⽣认识圆柱的侧⾯,理解和掌握圆柱侧⾯积的计算⽅法。进⼀步培养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教学难点:
1.建⽴空间观念。
2.弄清圆柱侧⾯是⼀个长⽅形(正⽅形),长⽅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周长和⾼的关系。
教具准备:
硬卡纸圆柱体,相应电脑课件,尺⼦,剪⼑
教学过程:
⼀、复习引⼊
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体图形?长⽅体和正⽅体有什么特征?
2.引⼊新课。
出⽰事先准备的圆柱形的⼀些物体。提问学⽣:这些形体是长⽅体
或正⽅体吗?说明:这些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体图形圆
柱体。通过学习要认识它的特征。(板书课题)
⼆、教学新知
1.认识圆柱的特征。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圆柱形物体,仔细观察⼀下,再和讲台上的圆柱⽐⼀⽐,看看它有哪些特征。提问:谁来说⼀说圆柱有哪些特征?
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
(1)认识底⾯。
出⽰圆柱,让学⽣观察上下两个⾯。说明圆柱上下两个⾯叫做圆柱的底⾯。
(2)认识侧⾯。
请⼤家把圆柱竖放,⽤⼿摸⼀摸周围的⾯,你对这个⾯有什么感觉?说明:围成圆柱除上下两个底⾯外,还有⼀个曲⾯,叫做圆柱的侧⾯。追问:侧⾯是怎样的⼀个⾯?(3)认识圆柱图形。
请同学们⾃⼰再摸⼀摸⾃⼰圆柱的两个底⾯和侧⾯,并且同桌相互说⼀说哪是底⾯,哪是侧⾯,各有什么特点。
说明:圆柱是由两个底⾯和侧⾯围成的。底⾯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是⼀个曲⾯。(4)认识⾼
长⽅体有⾼,圆柱体也有⾼。请看⼀下⾃⼰的圆柱,想⼀想,圆柱体的⾼在哪⾥?试着量⼀量你的圆柱⾼是多少。谁来说说圆柱的⾼在哪⾥?说明:两个底⾯之间的距离叫做⾼。让学⽣说⼀说⾃⼰圆柱的⾼是多少,怎样量出来的。
提问:想⼀想,⼀个圆柱的⾼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有⽆数条,⾼都相等)
3.巩固特征的认识。
(1)提问: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2)做练习⼀第1题。
指名学⽣⼝答,不是圆柱的要求说明理由。
4.教学侧⾯积计算。
(1)认识侧⾯的形状。
教师出⽰圆柱模型说明:请同学们先想⼀想,如果把圆柱侧⾯沿⾼剪开再展开,它会是什么形状。现在请⼤家拿出贴有商标纸的饮料罐(教师同时出⽰),沿着它的⼀条⾼剪开,然后展开,看看是什么形状。学⽣操作后提问:你发现圆柱体的侧⾯是什么形状?(2)侧⾯积计算⽅法。
①提问:得到的长⽅形的长和宽跟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看从第3页最后两⾏到4页的“想⼀想”,并在横线上填空。提问“想⼀想”所填的结果。
②得出计算⽅法。
提问:根据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圆柱的侧⾯积应该怎样算?为什么?
(3)教学例1
出⽰例1,学⽣读题。指名板演,其余学⽣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课件出⽰练习题
3.做“xx”第3题。
4.思考
如果圆柱的底⾯周长和⾼相等,侧⾯展开是什么图形?
四、作业布置
教学⽬标:
1.借助⽇常⽣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图;认识圆柱侧⾯的展开图。
2.培养学⽣细致的观察能⼒和⼀定的空间想像能⼒。
3.激发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看懂圆柱的平⾯图。
教具准备:
学⽣准备圆柱,师⾃制圆柱体侧⾯展开纸,⼀张长⽅形纸。切好的圆柱形萝⼘,⽔果⼑。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过程:
⼀、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回答,使学⽣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题⽬,然后指名学⽣回答,其他学⽣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
(2)直径是3厘⽶
(3)半径是2分⽶
(4)直径是5分⽶
⼆、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安全、可滚动……)
(2)圆柱,请同学出⽣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中圆柱的表⾯,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叫什么?(上下两个⾯叫做底⾯,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叫侧⾯。)
3.圆柱的⾼
(1)⼀根竖放的⼤针管中的药⽔由⾼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思考:药⽔⽔柱的⾼低和⽔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结:⽔柱的⾼低和⽔柱的⾼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板书:圆柱两个底⾯之间的距离叫做⾼。)(4)讨论交流:圆柱的⾼的特点。
①装满⽛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签是圆柱的⾼吗?假如⽛签细⼀些,再细⼀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对圆柱的⾼,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结并板书:圆柱的⾼有⽆数条,⾼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对这数不清的⾼,测量哪⼀条最为简便?
⽼师引导学⽣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条⾼.也可以⽤笔筒来教学圆柱的⾼。
4.圆柱的侧⾯展开(例2)
(1)动⼿操作:请同学分⼩组拿出橡⽪、蜡笔、⽔彩笔、固体胶⽔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起把展开的长⽅形还原成圆柱的侧⾯,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②学⽣再观察上述过程.(⽤彩⾊线条突出圆柱底⾯周长和⾼转化成长⽅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的发现:这个长⽅形的长就是圆柱底⾯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四边形的底和⾼及正⽅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平⾏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法转化成长⽅形?
②想⼀想:当圆柱底⾯周长与⾼相等时,侧⾯展开图是什么形?
③引导⼩结:不管侧⾯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法转化成长⽅形.其中正⽅形是特殊的长⽅形.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做”,指出圆柱体的底⾯,侧⾯和⾼。
2.做第15页练习⼆的第2题出圆柱体。
3.15页第3题,想⼀想,折⼀折,能得到什么图形。
4.做第15页练习⼆的第4题。教师⾏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及时辅导。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三练P15的1、2题。
本节课以学⽣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培养学⽣的空间观念,通过创设教学活动,让学⽣在独⽴思考、合作探究、质疑内化的过程中认识圆柱的特征,⾃主完成对圆柱知识的建构。
让学⽣在⾃主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培养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
教材学情分析:
圆柱的认识是⼩学阶段学习⼏何知识的最后⼀部分内容,是建⽴在学⽣初步认识了⽴体图形,掌握了长⽅体、正⽅体以及圆的相关基础知识之后进⾏教学的。虽然圆柱与已经学过的长⽅体、正⽅体都属于⽴体图形,但长⽅体、正⽅体是由⼏个平⾯图形围成的⼏何体,⽽圆柱则是由曲⾯围成的⼏何形体,这在图形的认识上⼜深⼊了⼀步,是学⽣空间观念的进⼀步发展。根据教育⽣态理论,教学时,从学⽣的⽣活实际引⼊,通过观察⽐较、动⼿操作、类⽐迁移、合作交流等原⽣态的教学⼿段,使学⽣⾃主去感受,去发现、不断提⾼课堂⽣态⽔平。
教学⽬标:
1、认识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积的计算⽅法。
2、在不断的观察与操作、猜想与验证、合作与交流中提⾼学⽣的观察能⼒、动⼿实践能⼒,培养空间
观念,构建⽣态课堂。
3、在师⽣互动中不断增强合作的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提⾼学习的兴趣,构建和谐课堂。
教学重点难点:
1、在活动中发现圆柱的特征和侧⾯积的计算⽅法,正确计算圆柱的侧⾯积,形成空间观念是本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