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圆柱认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圆柱的认识》1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31~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操作,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立体图,认识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使学生形成圆柱的清晰表象,能根据圆柱的特征辨认圆柱体,认识圆柱的高,并能想象出圆柱侧面的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和侧面展开图
  教学难点:使学生弄清圆柱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宽与圆柱的高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圆柱模型,卡纸做的长方形(长30 cm,宽20 cm),正方形。
  学生:每生自带一个侧面包装好的圆柱形物体,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一个长方形小旗,快速旋转,让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圆柱)
  点出课题:圆柱的认识
  对于圆柱一年级时我们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今天我们对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相信将会对圆柱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圆柱的特征
  (1)观察比较,建立表象
  师:生活中的圆柱体很多,同学们都在那些地方见过圆柱?
  课件展示老师搜集的圆柱图片,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
  (2)操作感知,归纳圆柱的特征
  师:圆柱由那些面组成,这些面有什么特征?下面我们就利用准备好的圆柱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等方式对圆柱进行研究。重点解决以下问题:(课件显示)
  圆柱由那些面组成?这些面有什么特征?
  圆柱上下两个面大小相同吗?请你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等方式进行验证。
  活动完成,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引导,得出圆柱的组成及特征。
  2.认识圆柱的高
  瞧,老师这还有两个圆柱呢。注意看,它们的底面相同,那它们的什么不同呢?那什么是圆柱的高呢?你认为圆柱的高指的是什么?谁能指一指?
  课件讲解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让学生再指出几条高。体会高有无数条。并引导学生明白内部也有高。并用课件演示高一样长。课件出示:圆柱有无数条高,长度相等。
  介绍生活中圆柱的高的不同叫法。
  及时练习(课件展示)
  这些问题孩子们轻而易举就解决了。看你们这么棒,老师手中的这个小圆柱也忍不住想请你们帮个忙了。它想知道自己身上的侧面包装纸有多大。该怎么办呢?
  3.研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1)思考:你想怎样剪呢?剪完展开后会是什么形状呢?想一想。
  (2)小组合作探究:(课件出示探究要求)
  (3)活动完成后小组汇报。(两组同学上去边演示边讲解,师适时追问并板书)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4)师进行演示操作,并把侧面展开图贴在黑板上。
  (5)课件演示侧面展开整个过程,让学生把整个过程理解消化。
  (6)思考: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有没有可能是正方形呢?什么情况下是正方形呢?(用正方形纸演示)
  小结:圆柱的侧面如果沿高剪开,侧面展开就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斜着剪开就是平行四边形,如果沿折线或取下剪开得到的将会是不规则图形。
  这节课不知不觉中我们既认识了圆柱的特征,又研究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对自己作一检测。
  三、巩固练习
  1、概念辨析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辨一辨(哪个是圆柱的展开图)
  3、创造圆柱
  结束语:同学们,其实在刚才旋转创造圆柱的过程中,隐藏着一个奇妙的数学现象呢。想知道吗?(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课件显示)有趣吗?在神奇的`数学世界里,像这种有趣的现象还有许多,就等着你们去探索,去发现呢!
  教学反思:
  圆柱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很多,学生对于圆柱都有初步认识。因此,在导入环节,我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联想到立体图形,感受“面动成体”从而引入新课。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圆柱的特征。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研究圆柱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