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被人们确定并传承至今的传统节日共有十一个。现按时间的先后归结介绍如下:
  一、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谜、踩高跷、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史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命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汉武帝时,把“太一神”的祭祀活动也安排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元宵节成为灯节,始于东汉明帝,盛于唐代。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即写出了元宵张灯结彩,万人出游的热闹景象。
  二、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这天起,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被称“春龙节”,有称“龙抬头节”。
  每当春龙节到来,早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
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
  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意喻“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三、清明节
  在所有中国传统节日中,唯独清明节没有固定的日期。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清明节,被定为春分后的第十五天,按阳历来说是每年的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间。因为每年的春分时间不同,所以清明节的日期就有所不同,正如有时腊月三十除夕,有时腊月二十九除夕。
  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因此古时也叫“三月节”。清明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此时正适合春游,故此古人又叫“踏青节”。
  那么,民间为什么习惯把清明节称为“寒食”呢?大家公认的说法是: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他又累又饿,连站起来的力气
也没有了。此处又正处渺无人烟之地,随臣们了半天也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之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重耳,使重耳活了下来。当重耳发现挽救了自己性命的肉是介子推从自己的腿上割下的时候,他感激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收拾好行装,背着老母亲悄悄地隐居进了绵山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寻很长时间也没有到。这时有人献计说,介子推是个非常孝顺之人,若从三面火烧绵山,为了让老母亲活命,介子推定会乖乖下山。
  大火越烧越旺,却始终不见介子推的身影。等到整个绵山全部烧尽之后,人们发现功臣介子推和老母亲已在一棵被烧焦的柳树下死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装殓时,人们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全国“寒食三天”。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谕告天下,把介子推忌日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自此,人们便有了在清明时祭奠先烈和故去亲人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