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夏日绝句》知识导学+教学设计+图片详解夏的古诗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创作背景: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译文
活着的时候应当作人中的豪杰,
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
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注释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思:怀念。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江东:指长江下游一带。
诗词赏析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
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
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同步练习]
1.这首诗怀念项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价值观念?
2.试分析这首诗的风格特。
3、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①、②两题。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答案: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答案: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题目猜测文本内容。
2、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理解诗句内容。
3、能够根据诗句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一、看诗题,猜内容
1、夏日:看到这个词你有什么感受?(凉爽、炎热)
想到夏天,你会想起哪首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夏天正是赏花出游的好时机!
2、绝句:这是什么意思?(绝顶好句。/自绝前的句子。-------------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3、进入主题
但作者在这美好的夏日中,却是无心赏景,也无心出游。她写下来这么一首诗。
(出示夏日绝句)
二、看作者,明背景
1、李清照何许人也?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她的。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