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思政教学  王娜
各位老师:
大家好!下面我介绍一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情况,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根据教社政[2005]9号发《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决定,原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课合一,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3学分;48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践课12学时) 面向全院大一新生开设,是一门公共必修课。
这门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它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并为相关的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做铺垫。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宣部教育部关于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意见>的实施方案》即“05方案”;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这门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2006年秋季开始,在我院一年级全面开设了这门课程,并把这门课列为全校学生的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
这门课程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本课程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它对帮助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法制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开设这门课程,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从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和形成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步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二、教材和参考资料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八个章节,我们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统一使用教学团队编写的教案、课件、教辅资料和练习题库。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我们注重以教材的内容体系为依据,并搜集与其相关的视频资料和案例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把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教学中密切联系我院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生活实际,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道德观与法制观教育是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精心设计,力求使这门课程真正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
我们针对教学难点力求有所突破: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课程的一个难点来自教学内容即课程的理论高度与学生实际的距离;另一个难点来自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这部教材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有知识的综合性。我们始终遵循本课的教学理念:即强调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性。那么作为一个教师来讲,应当是把教材中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和法律基础部分串起来。只有这样,在教
师的脑子里面教授思想品德过程当中,有机地把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结合起来,变成自己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以前教思想道德修养的,需要学习法律;以前教法律的,需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特别是教《法律基础》的教师要有这样的教学理念,它的目的不是要让学生懂得法律知识,而是要培养法律人格,这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师应当掌握比较全面的知识架构。教材内容相当精炼,我们教师讲课过程当中,要把握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灵活性。这本书是从问题出发的,对理论的选择也是针对问题来选择的,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选择每一章甚至每一节的切入点,这样才能保持教材的灵活性,才会把教材用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大胆改革,积极创新,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采取了以下方式进行教学:1、演讲式教学法;一是教师自身运用演讲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二是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演讲活动;三是采用演讲方式进行学习考核。2、“四步式”教学法;采取前期启发,学生自学、共同讨论,然后教师总结、答疑的四步式
思政课观后感
教学活动。3、案例教学法;围绕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的组合。教师事先搜集古今中外及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凡讲到主要观点时,或从剖析案例人手,引入教学,或以案例佐证,虚实结合,具体生动。特别是教师在授课时充分运用了现实生活中,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一种启发式、亲验式的学习,体现了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举一反三的优良传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几十个典型案例的运用,使教育更加直观、具体,更深刻地引发了学生思想深处的思考。这种模式使学生增强了现实感、实践感,在案例的分析学习中加深了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4、论题演讲教学法。教师在讲授某一有争议的论题时,列出正反方论题,并在学生中选出正反方论辩代表进行论辩,然后,再由教师作出评价。
其次在教学手段上,我们也做了大量的改进工作:
1、全面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强感染力。我们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由原来的一只粉笔,一本书转到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打破单一灌输的沉闷状况,努力丰富教学环节,活跃教学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我们着重在如何把课讲
活,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让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把课真正上到学生的心里,并逐渐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动力上下功夫。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的内容,精心制作了电子课件,准备了案例,使课堂教学由单调变得丰富多彩,图文并茂,音像兼备,使课堂教学更形象、直观、信息量更大,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强烈的感染力,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我们这门课的课堂教学全部安排在媒体教室,教师全部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网络技术、音像资料、影视资料等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在制作PPT课件中插入使用了DVMP3RMFLASH等,如《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神州六号飞天》实况、《东京审判》、《八月一日》、《鲁豫有约》、《今日说法》等媒体短片和影片,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光、电”、“全方位”、“立体感”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增强了直观性、客观性,提高了本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每个同学能够真切接触最深刻的人生哲理,最贴近的生活启迪,最透彻的人生感悟,最动人的人生体验。这些教学手段的使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成为学生愿意上、喜欢上的课程之一。
2、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我校网络教学资源丰富,
架构合理,硬件环境可有效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且能有效共享。本门课拟建立专门精品课网站,内容丰富,其中的论坛互动、习题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