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市场/理论探讨瓦解歌词
-150-
百年风云百年歌
——论20世纪中国音乐
薛彦景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回顾20世纪音乐的发展的历史,可谓是百年风云百年歌。20世纪的音乐初创于学堂乐歌,经历了三四十年代的抗日烽火与内战的洗礼在50年代迎来一个崭新的篇章,历经六七十年代的挫折,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走进新的春天。本文将从史学的角度梳理这百年的中国音乐历史。
一、以学堂乐歌为代表的“新音乐”的萌芽
清末以来,伴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产生了区别于传统音乐的新音乐。学堂乐歌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次具有启蒙意义的音乐运动,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学堂乐歌大部分是选曲填词
歌曲,曲调有的来源于日本、欧美,有的采用我国民间曲调,只有少数乐歌的旋律是创作的,正是由于这些创作的学堂乐歌,开启了中国近代新音乐创作的先河。整理、研究这些歌曲对我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学堂乐歌、认识新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伴随着学堂乐歌的兴起,西方的乐理知识、记谱法(简谱、五线谱)传入中国,西方的乐器(小提琴、风琴、钢琴等)也通过学堂乐歌传入中国,为今后西洋乐器演奏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新型音乐教育开创初期,涌现出一批从事学堂乐歌的编创和教学的代表人物,其中以沈心工和李叔同最突出。作为学堂乐歌早期最重要的代表作曲家,沈心工1902年留学日本,1903年归国后在多所学校担任教师,为了解决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他编写了大量乐歌,出版了《学校唱歌集》《心工唱歌集》,他的乐歌之所以得到广泛传唱,是和歌曲本身的特点分不开的,首先,歌词通俗易懂,符合儿童的审美习惯,旋律流畅生动,词曲结合完美、堪称天衣无缝。沈心工的乐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儿童优秀的精神食粮。一百多年过后的今天,我们听起这些歌曲的时候依然亲切,仿佛又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那是每一个人最美好的回忆。想想现在适合儿童演唱的歌曲很少,很多儿童唱着成年人的歌曲,这些大人们演唱的歌曲,尤其是很多爱情歌曲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歌曲《黄河》(杨度作词,沈心工作曲),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首个人创作的歌曲,创作于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之后。沙皇俄国将其在东三省南部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同时又企图将外蒙古纳入
其版图,沙俄的这一丑恶行径,激起了我国人民的极大愤概。这首《黄河》正是对沙俄在当时的外蒙古地区进行侵略活动的抗议。歌曲为两个乐段,第一段歌词以叙述长城河套附近壮丽的景为主,音调集中在中音区。第二段使我们嗅到了战争的硝烟,在高亢的旋律衬托下,中华儿女那种“誓不战胜终不还”的
决心让人肃然起敬,这首歌曲的特点之一在于全曲一字一音,再加上八分符点的使用,全曲荡漾着进行曲的高昂斗志,一字一音这种最简单的词曲结合的方式,在这首歌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堂乐歌时期的创作歌曲开创了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歌曲创作的先河。沈心工和李叔同的创作歌曲在“学堂乐歌”时期的歌曲中水平最高,这与二位多年从事学堂乐歌这一事业,在多次的选曲填词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有关,这些宝贵的经验为他们歌曲的创作提供了珍贵的源泉。
李叔同是我国近代著名音乐家,画家,戏剧表演艺术家、佛教禅宗重要代表。他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习绘画,音乐。和友人组织了我国话剧历史上第一个团体“春柳社”,男扮女装出演《茶花女》,获得好评。1910年回国后,担任教师,培养了丰子恺、刘质平等人才,为我国近代早期艺术教育作出重要贡献。1918年在杭州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1942年病逝于福建泉州开元寺。李叔同是我国佛教禅宗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李叔同在艺术领域和佛教研究的杰出贡献,使得他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个音乐家,李叔同选曲填词的《送别》知名度最高,曾经被电影《城南旧事》选作主题歌,传唱大江南北。《送别》由李叔同作词,歌词中没有晦涩难懂的文
言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蕴含着新体诗的特点,通俗易懂而又散发出文人特有的意境和韵味,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送别》的旋律来源于美国作曲家奥特维作曲的作品《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的填词应该是这首作品的点睛之笔。歌词和旋律配合天衣无缝,出的表达了音乐中流露出的意境。作品展现出李叔同高超的填词技巧,文雅而精致的歌词勾勒出诗情画意,谁又会想到这旋律是美国人写的呢。这大概也是这首歌曲多少年来经久不衰,深受各阶层人民的喜爱的原因。李叔同作曲、作词的《春游》是我国最早的三部合唱作品,曲调流畅优美,文辞生动。展示了李叔同在音乐上的较高修养。他的歌曲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但是又雅俗共赏,实属难能可贵。
学习西方的作曲技法为我们所用,写出符合中国人欣赏习惯的歌曲,确实不易,没有渊博的学识恐怕难以办到,到了20世纪20年代,赵元任先生的《卖布谣》、《劳动歌》相继问世,这些歌曲的艺术性都大大提高了。在20世纪10年代这个历史时期,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某个程度限制了他们的创作。但李叔同的《春游》(1913)在歌曲创作的初期出现了三部合唱的成功写作,这一成就是可喜的。
一方面是传统音乐的得到了新发展,另一方面是新型的创作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