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锦旗生意
作者:暂无
来源:《读报参考》 2017年第31期
78岁的杨秉诚在北京友谊医院附近的图文店一次性做了7面锦旗。因为50多年后,他终于在2017年有了户口和身份证。
杨秉诚在“”时失去户口,半个多世纪里,他的活动范围一直局限在珠市口、天桥附近,这个区域里有不少人认识他,其他区域则经常会查身份证。他的职业选择局限在“卖报纸”,其他职业需要身份证。“有了户口本后,街道什么事儿就可以通知我了。”他告诉记者。这种参与感让他觉得不再“低人一等”。
前两天,杨秉诚路过前门大街去办户口,感觉“猛地像到了外国,和电视里的一样”。而在距离前门不远处的琉璃厂,1980年代因为政府旅游规划聚在一起的老手艺人一条街,有了新规划,正处在命运的转角。作为街上最后一家锦旗店店主,老肖已近3个月没卖出一面锦旗。指着桌上甩卖的商品和过往好奇的行人,他伸出两只干瘪的手指,叹了口气:“20年了。”
人家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印着“医德高尚,妙手回春”的锦旗静静俯视着柜台上的水晶杯、小牌匾和这家店曾经的辉煌。象牙白的柜台紧挨着水泥地上的6个纸箱,那是它们几天后共同的归宿。
拾金不昧锦旗 这里会拆迁,他们要搬迁。搬到哪儿,他们不知道。或许是五环,或许是六环。
相似的情境在阜成门内大街被复制。这条街,距离曾经的“大圣寿万安寺”1.3公里。显然,它并没有给图文店老板李荣带来多少安心。他觉得自己是低端行业——“没有技术含量,不给北京创造价值”的那种。这个浙江财经大学毕业的80后,在每月6万元房租的地方,延续着父辈的职业选择。评价完自己的职业后,李荣停顿了一会儿,挤出来一句,“最低端的”。
大多数时候,他觉得墙上挂着的古旧道德体系都是“套路”,大多来自电脑上的“锦旗用语大全”或自己多年的经验。那是他们谋生的手段。
如今的锦旗店,基本和图文印刷、标牌业务连在一起,并且锦旗业务大多数只占总业务额的百分之几。“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救死扶伤”……他们墙上被这些千篇一律的词挂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