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范⽂(精选10篇)
传习录读后感范⽂(精选10篇)
当看完⼀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写⼀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传习录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传习录读后感1
问:“孔门⾔志,由、求任政事,公西⾚任礼乐,多少实⽤。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却许他,是意何如?”
⽈:“三⼦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意必,便是‘素其位⽽⾏,不愿乎其外,素夷狄⾏乎夷狄,素患难⾏乎患难,⽆⼊⽽不⾃得矣’矣。三⼦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之才各卓然成章,⾮若世之空⾔⽆实者,故夫⼦亦皆许之。”——《传习录》
三种志向,三种⼈⽣态度。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是前三个弟⼦在⽴志向的时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点在⽴志向的时候是没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给⾃⼰⽴志向的时候都是想当然,认为⾃⼰肯定能达到。⾃⼰没有评估⾃⼰的能⼒,还没有像孔⼦那三个弟⼦⼀样,虽然说还在跟孔⼦学习,但本⾝实际上已经具备这个能⼒了。
孔⼦认为他们可以达到那个境界,所以孔⼦没有批评他们。曾点的境界就更⾼⼀点,没有从⾃⾝的能⼒出发,⽽是从⾃⾝的⼼境出发。⾃⼰现在也没有达到曾点的境界,还是想很多世俗的东西,都是跟物质利益有关。进⼊师门之后和很多⼈聊天,都会问到他们的愿景是什么,⼤家在谈愿景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犯“意必固我”的⽑病。⽐⽅会有⼈说我⼀定要成为⼀个百万富翁,也会有⼈说我必须要成为⼀个慈善家,⽽且越说越觉得⾃⼰的事是真的,这样就跑偏了。
⽽且后来说三⼈是器,把⾃⼰框住了。⼈⽣没有变化是因为⾃⼰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学”。知道⾃⼰的半⽄⼋两,缺哪补哪。知道⾃⼰的位置,要素其位⽽⾏。我⼀直都认为谋事在⼈,成事在天,尽⼈事,听天命。做好⾃⼰,别有遗憾。
传习录读后感2
王明阳是历史上少见的⼤儒,《传习录》是他的⼀部哲学著作,是他的学⽣根据他的语录修订⽽成的,是宋明⼼学集⼤成之作,是我们研究宋明⼼学的重要⽂献资料。
《传习录》⼏乎包含了王阳明的所有哲学思想,我分别从上、中、下三卷来分析这本经典。
我们熟知的“知⾏合⼀”即出⾃《传习录》的上卷,另外,上卷中还包括“⼼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学观点。他指出圣⼈之学的关键之处在于⾝⼼之学,强调⾝体之外的躬亲⼒⾏,不能把圣⼈之学当
成纯粹的知识来传教;如果只将圣⼈之学谈论于⼝⽿之间,不⽤于实践及思考,则⽆法领会这些知识的精要,也⽆法发挥这些知识应有的作⽤。
在中卷中,王阳明阐述了“知⾏合⼀”所涉及的问题,还讲述了⼼学的基本内容与其⽴⾔的⽬的。在这⼀部分,他全⾯畅谈了⾃⼰的学术宗旨,并⽤⾃⼰的哲学观点解释了⼀些有关⼈⼼本体的疑问,以及不同⼈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讲述“致良知”的思想,这也是宋明⼼学的主要内容。⼼学是由王阳明⾸度提出的概念。
王阳明在这⼀部分结合⾃⼰的个⼈修养,提出了“⼈⼈皆可为圣⼈”的主张。这⼀主张的提出具有进步意义,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缚,对后世唯⼼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卷中尤其引⼈注⽬的是王阳明的“四句教”,它们不仅使王阳明的哲学体系更加完备,同时也是后世学争论的焦点。“四句教”的内容是:“⽆善⽆恶是⼼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说,⼈⼼的本体⾄纯⾄洁,不为善,也不为恶。⼈⼼有了意念,才导致了善与恶的滋⽣。能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只有⼈⼼的良知。⽽“格物”,则是为善去恶的关键。“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即指深度探讨道理,纠正偏颇的认知与⾏为,是认识论的重要内容。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其⽬的在于去除⼼之不正,以扶正⼈的思想和⾏为。在这⼀点上,他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的见解不同。朱熹等⼈认为,“格物”的⽬的在于“致知,只有通过对外物的认识才
能明了⼈⼼,从⽽达到扶正思想和⾏为的⽬的。另外,王阳明认为“⼼即理”,“知”是⼈⼼⽣来所具有的。朱熹则将“⼼”与“理”⼀分为⼆,两者便产⽣了分歧。⽽王阳明也在《传习录》中对朱熹等⼈的理学思想提出批判。这些理论显⽰出王阳明⼼学思想的本体论特征。
《传习录》不仅全⾯阐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传达了王阳明辩证的教育思想。通过阅读《传习录》,不难发现其⽣动活泼的内容,感受到其不俗的语⾔魅⼒。悉⼼研读此书,对学习中国哲学具有⾮常重要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3漆雕
读了王阳明先⽣的《传习录》之后,深感先⽣的⽂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丝⾃⼰的感悟。王阳明先⽣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细细品味。
第⼀点,修⼼。王阳明先⽣认为修⼼即致良知。⼀切都在⼼中,只要⼼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觉良知。良知在⼈,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
第⼆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后知⾄,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礼⽽恼怒,不能因⾔语婉转⽽⾼兴,不能因对⽅哀求⽽屈意宽容。唯恐⼼中有丝毫偏离⽽妄⼈是⾮,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合⼀。知中有⾏,⾏中有知,以知为⾏,知决定⾏。读书的⽬的是知,⽽知的⽬的在于⾏,所以读书必须⽤来指导⾏,从⽽知⾏合⼀,是谓“经世致⽤”。
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我。每个⼈都可以从⾝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们漫⽆⽬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时,不妨读⼀下《传习录》,去探求⼀些⽣命真正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4
“持志如⼼痛。⼀⼼在痛上,岂有⼯夫说闲话、管闲事?”——《传习录》
王阳明对“持志”的⽐喻简单、直接、有意思。简单是因为他并没有把持志说的多⾼⼤上,没因为它是⼀个远⼤的理想,就把它说的与现实脱离。直接是因为每⼀个⼈都能感受到,每⼀个⼈⾝上都会有感受到疼痛的时候,最常见的胃疼,⽛疼。疼起来的时候哪有⼼思想别的事情。有意思是因为他举了⼼
痛的例⼦,⽛疼和胃疼威胁不了⽣命,只有⼼痛的时候才能威胁到⽣命。⽛疼的时候可以忍,忍⼀忍就疼痛就过去了。⼼痛的时候怎么忍,忍⼀忍可能⽣命就过去了。疼痛本⾝固然可以让我们专注,但疼痛背
后能带来的后果更让我们谨慎。
我就在想,我对于⾃⼰的志向有没有像对待⼼痛那样时刻警惕。答案是没有。我依旧有闲暇时间去忙⼀些跟志向没有关系的事情,甚⾄是浪费时间的事情。说明我对⾃⼰志向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绝对强烈的意愿。
说闲话,管闲事,后⾯就是置闲⽓。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没有⽤的事情上,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我修⾏。持志做到了,如⼼痛没做到,说明我专注不够。还是没把⾃⼰想明⽩,从认识⾃⼰开始。
传习录读后感5
漆雕开⽈:“吾斯之未能信。”夫⼦说之。⼦路使⼦羔为费宰,⼦⽈:“贼夫⼈之⼦!”曾点⾔志,夫⼦许之。圣⼈之意可见矣。——《传习录》
这⼀段给我的启⽰,⼈必须要修⾝,修⾝之后要有⾃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可以⼲什么,不可以⼲什么。能⼲什么,不能⼲什么,跟⾃⼰的能⼒有关,跟社会环境也有关。修⾝⾸先要知道⾃⼰的半
⽄⼋两。不是别⼈说我们能⼲什么,是我们⾃⼰清楚⾃⼰能不能⼲。能⼲,怎么⼲?不能⼲,需要补什么?⼀定要清楚⾃⼰的长处和短板。不能别⼈⼀捧⾃⼰就飘飘然。冒然到⼀个岗位上,对⾃⼰、对企业、对别⼈都是不负责任的。
最重要的⼀点是,⼲不好会让⾃⼰的名声变臭,到时候想挽救可就难了。儒家讲明哲保⾝,如果⾃⼰有能⼒,但是环境并不是⾃⼰喜欢的,或者说环境不适合去⼲这个职位,那你就要选择另外的⼀种⽣活⽅式。
这也就关系到我们怎么对待⽣活,曾点对待⽣活的⽅式,孔⼦是认同的。对待⽣活的态度也能反映出修⾝的程度。脱离于⽣活的修⾏不是儒家修⾝⽅式,不管你是官场得意,还是职场失意,⽣活每天都在继续。要保有像曾点那样的⼼态,乐观的⾯对⽣活。我觉得曾点就应该是达到了喜乐平和的.状态。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胸。
传习录读后感6
问:“宁静存⼼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今⼈存⼼,只定得⽓。当其宁静时,亦只是⽓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只要去⼈欲、存天理,⽅是功夫。静时念念去⼈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传习录》
问:“宁静存⼼时……”这⼀段说出了现在⼈普遍容易犯的问题,静⼼本来是⽅法不是结果,可修⾝修着修着就变成了喜静厌动。⾝边很多⼈在追求着静⼼,特别喜欢待在那种状态⾥。以前我也觉得在这种状态⾥就是修⾏修到了,现在仔细⼀想还真是王阳明说的只是⽓定⽽已。有事的时候⽓⼀乱,就定不下来了,然后就从静的状态出来了。发现这种静的状态并不能指引我们把发⽣的事办明⽩。王阳明把功夫说的就是念念去⼈欲,存天理,我认为关键处就是在“念念”上。存天理,去⼈欲有时我也能做到。随着修⾏做到的⼏率也很多。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欲这就太难了,每个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恶念、杂念、妄念全都排除,每⼀念起都是天理。静的时候,修的是存天理,去⼈欲。动的时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欲。如果只依赖静的时候,那所有的繁荣都只是虚假的繁荣,你觉得修⾏提⾼了,也只是假的。因为儒家是⼊世修⾏的学问。你要⾛修静的路线,就偏离了儒家修⾏的⽅向。每天⽣活,岂能静。追求存天理,去⼈欲是可以达到静的。但反过来想通过静,达到存天理,去⼈欲就难了。
传习录读后感7
澄问操存舍亡章。
⽈:出⼊⽆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说,学者亦须是知得⼼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为存。若论本体,元是⽆出⽆⼊的。若论出⼊,则其思虑运⽤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所出,何⼊之有?程⼦所谓腔⼦,亦只是天理⽽已。虽终⽇应酬,⽽不出天理,即是在腔⼦⾥。若出天理,斯谓之放,斯谓之亡。
⼜⽈:出⼊亦只是动静,动静⽆端,岂有乡邪?
我的理解就是⼼其实⼀直都在,进出的是由⼼发出的意,意是⼼的派⽣物,具有⼼的属性,但不等同于⼼。如果⼼被后天的习染蒙蔽,出去的意就会逐物,就变成了⼼为物役。如果⼼没被后天的习染蒙蔽,它所存在的就是天理。操则存是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擦拭后天的习染,让明德显现。舍则亡是当我们放弃了擦拭明德,先天美好的本性不再显现,也就灭亡了。
很多⼈把⼼放出去的时候,放到了好⼏个事物上,也就形成了我们说的三⼼⼆意。儒家提倡放在⼀个事物上就是专注。我认为收放⼼就是指收放⼀个意。⽐⽅说我看见⼀辆跑车在我⾯前经过,我的⼼放在了跑车上,想着这辆跑车真漂亮,当跑车在我⾯前消失的时候,我的⼼要从跑车上⾯收回来。然后⼜看到⼀位美⼥,⼼想的这位美⼥真漂亮,当美⼥从我⾝边⾛过消失的时候,我的⼼还要从美⼥⾝上收回来。放在跑车上的⼼和放在美⼥⾝上的⼼是放出的⼀个⼼,但我如果不把放在跑车上的⼼收回来,⼜把⼼放在了美⼥⾝上,我的⼼就分出了两个。这样的话,⼀天当中就会把⼼放在⽆数个地⽅,
晚上回家就会特别的疲惫。经常感觉⼀天也没⼲啥呀,为什么会这么累?今天⼀天我的⾝体是没⼲什么,但我的思想,我⼼发出的意放在了很多的东西⾝上,没有收回来。是因为⼼累,结果导致了⾝累。师⽗教我们把⼼收回来就是让我们每⼀天把放出的⼼收回来,晚上静坐思⼼的时候让⼼完整的休息。
定⼼不是⼼不动,是保持在明德的状态下把⼼放出去,让它随着天理运动,这样⼼和性就是⼀个频率了。
传习录读后感8
因论先⽣之门,某⼈在涵养上⽤功,某⼈在识见上⽤功。
先⽣⽈:专涵养者,⽇见其不⾜;专识见者,⽇见其有余。⽇不⾜者,⽇有余矣;⽇有余者,⽇不⾜矣。
这⼀段是王阳明评论他的弟⼦们闲聊,他们把跟王阳明学习分成了两种,第⼀种是在涵养上⽤功,简单说就是修⼼;第⼆种是在知识上⽤功。王阳明肯定了第⼀种⼈,同时也否定了第⼆种⼈。
只要修⾏过的⼈都清楚,修⼼这个事⼉实际上是最难的。当我们下的功夫越多的时候,越会发现⾃⼰的不⾜,也会发现⾃⼰的渺⼩。我们从出⽣到现在受了太多的习染,⽽且随着修⾏的深⼊,发现刚开
始的习染是⽐较能容易去掉的。这些⽑病我们能看见,别⼈也能看见,改起来简单也见成效。随着扒洋葱的深⼊,发现越来越难。
只要你⽤功就会发现⾃⼰的不⾜之处。学习知识正好相反,只要我们看书下功夫学习,你就会发现你学到了东西,当我们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信⼼就变成了傲慢⼼,这些傲慢⼼,恰恰是蒙蔽我们先天美好品德的。阳明⼼学最后的⽬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识上下功夫的这⼀类⼈,从出发点就开始⾛错了。所以王阳明才说修⼼的⼈⼀天⼀天的进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近。学知识的⼈⼀天⼀天的退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远。
反过来观我⾃⼰现在,从我⾃⾝⽽⾔,有很长⼀段时间我都沉寂在疯狂的学习知识当中。⽽且有⼤
部分知识在现实当中都很难⽤上,只是在与⼈聊天的时候过个嘴瘾,感觉到⾃⼰⽐别⼈厉害⼀点。这个时候我就是王阳明说的第⼆种⼈,学习知识的⼈。师⽗反复强调启予国学门是修⾝的,师⽗不希望我们变成学者,这也不是他创办启予国学门的⽬的。我们现在看的书、写的读后感、做的⽇课、写的反思、练习的格物,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活中更好的修⾝。⽬的就是让我们回明德,修⾝是⼀辈⼦的事情,我们要沉下⼼,让⾃⼰每⾛⼀步都踏踏实实。
传习录读后感9
问孟⼦⾔执中⽆权犹执⼀。
先⽣⽈: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说得⽆罅漏,⽴定个格式,此正是执⼀。
我记得有⼀段时间,⾃⼰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个模板。这件事情成功⼈⼠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学习,复制粘贴。⼤到企业管理,⼩到与⼈对话,都想让⾃⼰⼀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引⽤,那这个世界就是⼀个⽅程式的世界,我的⼈⽣就是⼀个定向的⼈⽣。
从儒家的⼗六字真⾔开始,中庸之道⼀直都是儒家修⾏的准则。《中庸》⾥讲君⼦⽽时中,孟⼦⽤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感。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边,另外⼀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我和⽗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个平衡的位置。我和爱⼈相处的时候,爱⼈和⽗母是不⼀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平衡。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不⼀样,每⼀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个⼈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说我和爱⼈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兴的时候、爱⼈⽣⽓的时候、爱⼈有⼯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每⼀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不⾔利,利在其中。把每⼀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传习录读后感10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渐渐‘盈科⽽进’。仙家说婴⼉亦善。譬婴⼉在母腹时,只是纯⽓,有何知识?出胎后,⽅始能啼,既⽽后能笑,⼜既⽽后能识认其⽗母兄弟,⼜既⽽后能⽴、能⾏、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不可能。皆是精⽓⽇⾜,则筋⼒⽇强,聪明⽇开,不是出胎⽇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不知、⽆不能,便欲于初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志⽤功,如种树然。⽅其根芽,犹未有⼲;及其有⼲,尚未有枝;枝⽽后叶;叶⽽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传习录》
当⼀段时间学习不长进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这个问题,以前我给⾃⼰的回答是“还是不想”。我觉得⾃⼰的回答貌似有⼀些道理,王阳明的回答则更究竟,就是你不到学习的本源是什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