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首 野 望 [唐]王 绩
诗歌原文 | 诗歌赏析 |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 |
树树皆秋,山山唯落晖。 | 什么时候放假|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这两句描绘山野归家的生动场景,句中驱”“返”“带”“归”的几个动词用得自然而精警。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萧瑟、宁静。一静一动的描写,远景与近景特岗教师报名时间的搭配,自然和谐。 |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这两句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在现实中不到相识相知的朋友,那就只好用典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 |
诗歌主旨:这首五言律诗写的是山野秋景。于萧瑟怡静的景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惆怅、孤寂的情怀。 | |
文学常识:王绩,唐代诗人,号东皋子。 | |
写作特点:1.情景交融,景中含情。2.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 | |
跟踪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树树皆秋,山山唯落晖”描绘了树林和山峦一片秋,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C.颔联写秋,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牛、猎马等,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D.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彷徨心情和无所事事、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3.与“树树皆秋,山山唯落晖”运用了相同手法的一项是 (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夸张)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互文)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用典)
第2首 黄鹤楼 [唐]崔 颢
诗歌原文 | 诗歌赏析 |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 首联写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反差连不上校园网,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潜在的铺垫。 |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令箭荷花 | 颔联抒发了诗人对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无限感慨,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做铺垫。 |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 颈联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为写眼前所见。晴空下,隔水相望的汉阳城里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 |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 尾联以“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心情,同时又和首联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
诗歌主旨:诗人通过写在仕途失意之际游览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 | |
文学常识:崔颢,唐代诗人。 | |
写作特点:1.意境开阔,气魄宏大。2.虚实结合,富含情韵。3.自然洒脱,剪裁匠心。 | |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2.下列对本诗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B.“此地空余黄鹤楼 ”和 “白云千载空悠悠”中,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 ”,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第二个 “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邈远,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C.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D.传说杜牧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3.下列诗句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B.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第3首 使至塞上 [唐]王 维
诗歌原文 | 诗歌赏析 |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 “单车”是说随从少,轻车简从。“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诗人于叙事之中微露失意情绪,情绪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的。 |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 以“征蓬”“归雁”自比,诗人像蓬草一样“出汉塞”,像“归雁”一样“入胡天”,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 “大”写出了边疆沙漠的茫茫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表现了孤烟之高;“长”表现了大漠的无边无际,黄河的杳无尽头;“圆”表现了落日之低之大。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大漠中壮阔雄浑的景象,是这种感情升华慷慨、悲壮、拜拜爱过豁达 |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 诗人行至萧关,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都护的赞叹,也表现出诗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心。“燕然”为用典,不是实指燕然山,而是代指前线,暗示前方取得了胜利。 |
诗歌主旨:本诗叙写了诗人出使时沿途所看到的苍凉奇特的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景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所产生的慷慨、豁达情怀。 | |
文学常识: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山水田园诗人,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 | |
写作特点:1.融情于景,虚实结合。2.雄浑遒劲,逼真传神。 | |
1.对颈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直”与“圆”既在写景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寂、雄浑、寥廓的景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