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基本的教养
1、讲话有修养,是在别人不堪时闭嘴
有教养的聊天应该是善意的,懂得分寸,知道给别人留有余地,明白别人的尴尬就及时止步,而不是利用别人的尴尬变本加厉。
2、讲话有修养,是不知道的不乱说
学会在该沉默的时候闭嘴,不懂的时候少说,尤其是自己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东西,不要妄加评论,这就是一种教养。
3、讲话有修养,是兜得住别人的隐私
讲话有修养还是懂得分辨说话的场合,知道哪些场合应该沉默,不该说的话别说。
总有人会标榜做最真实的自己,然后就以为自我的缺点也是真实的一部分,这种人通常自以为是,口无遮拦,无视规则,拒绝让步,说到底是他们活得自私,修养不够。
人要活得真实,也要活得有灵性,要做真实的自己麻烦回家做,成年人的场合自有成年人的规则。
说话有教养不是放弃本真,而是让自己变得可爱。学会善良,懂得换位,能把握恰当的时机说出恰到好处的话,避免让人尴尬,让
彼此的友谊更加持久坚固。
这不是作,更不是假,是你愿不愿意让自己成为一股春风,温暖别人,而不是一道冰刃,到处伤人。
有个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耐人深思的话,“现在的人渐渐活出这种趋势,有文化但没教养。”
这种“没教养”,最集中的体现就是不守规矩。
我们多少次亲历这样的景象,又多少次读到这样的报道:
一次室外大型活动后,现场留下满地的垃圾,“请勿乱扔垃圾”的牌子形同虚设;
一处禁止停车的地方,有人停下自己的车转身去做别的事,造成其他人的出行不便;
一场凭消费参与抽奖的商场促销,人们因为争抢顺序厮打起来,无视着请排队等待的提醒;
一个中国旅行团停留过的国外自助餐厅里,餐桌上满是剩菜,杯盘狼藉,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请勿浪费食物”的标语。
不守规矩,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这是人性中最自私的体现。
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中,对“不守规矩”有一种奇怪的解读,不守规矩是一种特权,是一种聪明,是一种优越感,是可以容许的任性,守规矩是愚蠢,是有损利益,却唯独不是一种教养。
写有《丑陋的中国人》的柏杨老先生说过,“一个国家是不是礼仪之邦,在排队上可以一目了然。”
胡适说过这样一番话——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
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
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我想,我们最怕看到的未来是,我们不守规矩,以为这是聪明,是特权,是优越感。
我们的男人在禁烟场所烟雾缭绕,我们的女人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我们的孩子在餐厅里肆意吵闹,我们的公司偷税漏税,我们对
自然取之无度,我们缺失礼貌,失去敬意,不懂尊重……
而但愿不要有这样的一天,当我们挺起胸膛,明明面孔上自豪地写着“中国人”,却被别人解读作了“没教养”。
看到一个故事:
一对英国的小夫妻没什么钱,结婚前,跑进一个珠宝店,这家珠宝店据说价格很低,130美元就可以订一个戒指。130美元的戒指当然是买不到克拉钻的,只要是男人买的戒指,锆石、银戒对女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结果,当女人在店里试戴戒指的时候,店员对她说,“简直不敢相信有男人会用这么便宜的戒指来结婚,太悲哀了。”结果,这段经历就被放到了网上。
那个女孩说,结婚并不一定需要上万的钻戒和兴师动众的仪式。
事情的结局是,女孩嫁给了那个男孩。而珠宝店也做了道歉。
我想起一句话,不要用你自己的眼光随便去评价别人的生活,因为你根本不懂别人的幸福。
我们总是有一种习惯,把自己眼中的幸福,定义为别人身上的幸福。于是以为别人不够幸福,不够好,不够完美,也配不上所拥有的一切。
可是,你不是她,又怎知他们的喜怒哀乐。抑或许,在你眼中的幸福,在她的眼中不过是一文不值而已。
不评价别人的生活,因为生活不是你的;不操心别人的生活,是因为别人的路由他们选择。
我们中的许多人,也常常打着“为你好”“也希望你幸福”,算你也是真心实意的,可是在别人死了心,决定在自己的生活里安心享受一切的时候,最大的爱意,莫过于,不评价,也祝福他们的幸福。
而不评价别人的生活,也是一种最基本的素养。
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把所有的结果理所当然用自己的过程来解释,并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希望你幸福不评价别人是一种修养,不理会别人的评价是一种修行。
其实,别人过得好不好,选择怎样的生活,都是别人的选择。
你看得惯也好,看不惯也好,也是别人的生活。
总有人说,你得强大啊,强大到忽略别人而已。可是,别人能不能忽略你的评价是别人的事,而你不评价别人,是你的教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牧羊犬,也有自己的故事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也请拜托,别去远方指着别人的路,让别人糟心不已。
不评价别人的生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毕竟你有你的人生要过,别人也有别人的日子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