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错误”——艺术语言用法小议
作者:王丰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8年第12期
      台湾诗人痖弦曾说过一个故事:有一年,痖弦、郑愁予和其他几个诗人到风景区大贝湖游玩。远远的看到湖边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禁止的鱼”。痖弦说:“这是现代诗的语言呀!”但走近一看,原来不是“禁止的鱼”,而是“禁止钓鱼”。痖弦说:“禁止的鱼”是美丽的诗歌,而“禁止钓鱼”却变成庸俗的散文了。”[1]
      究其原因,可能“禁止钓鱼”只是告诉人们不许在这里钓鱼。表意明确,但无内涵,无深意。而“禁止的鱼”则引发了我们的深层思考:鱼怎么会被禁止?代入我们的想象后可以发现,因为人类的肆意捕捞和大量垂钓,鱼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鱼儿的安全保障被破坏了,鱼儿的自由活动被禁止了。进一步来看,自由自在的鱼儿被谁禁锢?还不是人类?而以上帝自居的人类一边自己不断追求着自由,一边却蛮横地禁止着其他生灵的自由,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
      在文学领域,有很多类似的“病句”出现。它们看似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然而在艺术层面,却有着别样的美感。我们可以将这种语言形式称为“艺术语言”。郑愁予错误
      艺术语言,或者叫变异语言,从语言的结构形式上来看,“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脱和违背”。[2]它表面上或许表现为错误的“病句”(如不合逻辑、语序颠倒、搭配不当等),但从深层次来看,却往往隐藏着更特殊的含义。虽然往往不以语法规范为依据,但“追求的却是更高的社会规范。”[3]
      中学阶段,一般都会教授学生“正确表达”(如判断病句)和“精准表现”(如简明、连贯、得体)。然而,学过了规范的常式语言之后,学生往往会囿于常规,难以突破语言的桎梏,故而写作也显得创新不足,灵动欠缺,少了几分文学的美感。笔者认识到,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语言的变式还缺乏深入的了解,故而规范有余,而张力阙如。而“艺术语言”却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欣赏语言的另类美感,让学生辩证地认识到,语言的“错误”是相对的,“美丽”才是永恒的追求。同时也要注意,“错误”是有界限的,不能为了创新而不顾语境,甚至丧失美感地故意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