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邓稼先
      我相信,今天在场的各位,或多或少,大家也都有一个或多个自己心中的偶像。
      今天来到这儿,我是想告诉大家我的偶像。我们一起先来想三个问题:
      如果说你一不小心,用不到三年的时间,从美国的名校拿到一个博士学位,你的导师对你说,你很有才呀!我觉得你只要跟着我混,我带着你,给你最好的待遇,你留在美国,我就让你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这个时候,你们会怎样选择?可能做科研对你们来讲太遥远,因为咱们都不是“学霸”。
      那么,如果说是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他有一天回家告诉你,说,亲爱的!我要调动工作了,但是,去那儿,做什么和去多久,我都不能说,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办?
      好,如果说,有一项事业,因为你的努力,让中国在这个领域拔地而起,提高了中国的话语权,你觉得你应当获得这个国家怎么样的奖励?
      我的偶像用他的一生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26岁,用不到三年的时间,拿到了美国的博士学位。在拿到博士学位之后的第九天,回到了1950年的那个一穷二白的中国。
      34岁,他回家告诉妻子说,我要调动工作了,我明天走。
      妻子问他,你要去哪儿?你要去做什么?你要去多久?
      他的回答是一样的:不能说!不能说!不能说!
从此,他同他的妻子、两个孩子和所有熟悉他的人中消失了,整整28年。
      回来的时候,他是一个直肠癌晚期的病人,61岁。
      作为中国第一颗和第一颗的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他一共获得了国家奖金,特别奖20元,其中10演讲家元,10元。
      是,我的偶像叫邓稼先。
      从去年开始,我有机会在话剧舞台上重塑这位科学巨匠,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意识到,原来“两弹元勋”这四个金灿灿的大字背后藏着那么多的难以想像。
      难以想像,一次实验事故,邓稼先一个人冲进实验区,拣起那枚摔碎的核弹,命令所有人都在场外待命;
    难以想像,核辐射的后果是止疼用的从一天一针变成一个小时一针。
难以想像,邓稼先躺在病床上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快去工作吧!别让那些国家把我们中国拉的太远了。
      20123月,我有幸去拜访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女士,我没有想过,两弹元勋的夫人,今天仍然住在50多年前的老房子里,房子里的陈设和50多年前没什么区别。我们走的时候,老人说,今天给你们讲了这些往事,我需要缓一缓。
我没想过,邓稼先已经离开我们将近30年之后的今天,往事对他们家人来讲,并不如烟。
      就在不久之前,习近平主席到荷兰海牙参加世界核安全峰会,电视之前的我泪流满面,因为我想到了老邓。
      如果老邓还在,他今年正好90岁,如果他知道,中国发展得这么好,中国的核实验走得这么稳,他该会有多骄傲,有多高兴。
      如果老邓还在,他今年正好90岁,我想请他就到这“我是演说家”的演播室里来,让他看看这炫目的灯光,让他看一看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的笑脸。
      如果老邓还在,我多想亲口告诉他,我们这些80后、90后的孩子,真的很崇拜他,因为有他,因为有和他一样的大批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中国有了现在的模样,我们有了今天的生活,我们不该忘了他们。
      今年是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50周年,是邓稼先诞辰90周年,让我们一起在这样特殊的时刻,向老邓致敬!向每一个科技工作者致敬!
笨向未来
小的时候,每次吃鱼,妈妈总会把鱼头留给我吃,说会变聪明;爸爸要我训练用左手拿筷子,因为左撇子更聪明;数学老师总说,把书里的题都做了,会变聪明,变聪明之后去参加智力竞赛,跟一聪明人在一起,会变得更聪明;总之,咱们都是在这种“要努力变聪明”的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对么?
  我想,可能很少有一个家长会说,宝贝,一会儿吃过了饭,用脑袋撞会儿墙,妈妈想让你
变笨一点。
  但今天,我就是要在这儿,想和大家商量商量,变聪明,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去年年底,遇到一个法国教授,他对我说:你们中国人太聪明了,你们不创造,光靠复制就挣了这么多钱。
  这是第一次,“聪明”这个我一向认为的“褒义词”刺痛了我。
  今年夏天,晚上很热,我和哥们出去吃羊肉串,当时很晚了,我们走到一个摊位前,我说“大爷,麻烦您,帮我们烤几根羊肉串”;他抬起头跟我说:“你这孩子挺有礼貌的,我给你烤几个土豆和蘑菇吧。”
  我说:“不是,我们是来吃羊肉串的。”
  他说:“我知道,可是你说这2块钱一串的肉串,要是真的羊肉串,我怎么挣钱啊?你这孩子一看就不聪明,现在没这聪明劲儿做不了买卖。”
  这是什么样的“聪明”呢?大爷,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几天之前,大学同学聚会。一个同学跟我说:“我去年的业绩在全公司排第三,可是升部门经理有五个名额也没轮到我,你知道为什么?因为有几个同事业绩一般,给领导送礼、陪领导应酬的时候总表现得特积极,哎,我确实没他们聪明,从今年开始我得改。”
  我曾经以为聪明是说学东西快,记忆力好,理解力强;
  可我慢慢发现,“聪明”好像变了味儿。
  职场中的阿谀奉承、尔虞我诈成了“聪明”,商场里的偷工减料、投机取巧成了“聪明”,假公济私成了“聪明”,无视规则成了“聪明”,不择手段成了“聪明”。
  我知道,在一个只看结果的时代,人人都争先恐后变“聪明”,因为“聪明”人能够得到更多。
  但变“聪明”的代价是什么呢?
  因为复制总比创新容易,所以很多聪明人把心思花在制造看起来跟真品一模一样的山寨手机、山寨名牌包包,而我们的民族品牌还是太少太少。
  因为投机取巧总比干实事容易,所以很多聪明的人往食品里加了廉价的原料,而我们连奶粉都要托人从国外代购。
  原来这种所谓的聪明看似占了便宜,却让整个社会吃了大亏!
  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变得笨一点?
  “笨”这个字,上面一个竹字头,下面一个本,它的本来的意思是指的是竹子的内壁,是白而透明的。
  在古代,“笨”是专门形容女孩子的,是说女孩子单纯静雅得像竹子的心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