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教案—加沃特舞曲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在熟悉节奏儿歌的基础上,学习看打击乐图谱为乐曲伴奏。
采薇教案
2、在演奏中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乐器,并协调配合地进行打击乐演奏,体验合作表演带来乐趣。
3、发展幼儿分析能力与自我评价能力。
活动准备:
1、《加沃特舞曲》光盘。
2、节奏儿歌图谱,打击乐图谱。
3、圆舞板,碰铃,铃鼓,沙锤。
4、幼儿已熟悉《加沃特舞曲》及节奏儿歌。
活动过程:
叙:(一)导入部分:复习节奏儿歌
、看节奏谱说儿歌
(1)师:昨天我们一学了一首节奏儿歌还记不记得?儿歌的名字叫什?好,现在咱们一起来说一遍。
(2)儿看节奏谱说儿歌。
(3)评价:哪位小朋能告诉我,刚才这一遍说的好不好?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好?
议:孩子们对儿歌十分感兴趣,孩子们在第一遍说的就很整齐。大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于是我在每个环节都进行了孩子们的自我评价练习,努力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我评价的能力。
2、分组说节奏儿歌
(1)师:说的真不错,现在我们要分4组:蹦跳的小兔子、采蘑菇的小兔子、做鬼脸的小兔子、大灰狼。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坐到相应位置,分角来说儿歌。
(2)分析评价:怎么能够说得更整齐?
议:分组练习时发现幼儿说的不整齐,原因在于有一部分幼儿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针对此情况,我和孩子们一起分析,想办法,之后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不表演的时候要认真听其他小朋友说,也可以在心里跟着其他组小朋友一起说,当你的前一组读最后一句时,你就要做准备了。在提出要求后,又练习了一遍,由于有了方法,这次说的比较整齐了。
3、分组听音乐说儿歌
(1)师:我们刚刚分组表演,能认真听别的小朋友说儿歌时,就能很整齐,现在再加上音乐来表演好吗?
(2)分析评价:怎么能够合上音乐,节奏不赶快?
议:节奏儿歌的练习是采用的逐步递进的方式,在难度不断增强的同时,孩子们的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在这一环节,我发现孩子们A段说的比较整齐,B段第二乐句后半句总是赶快。这是由于孩子们熟悉了自己的固定节奏,而对音乐的节奏把握不准确的原因。针对此情况,我要求幼儿认真听音乐,轻声读儿歌,读的声音不能压过音乐声,而且要注意看老师指的图谱。要求提出后,重新又把B段进行练习了。然后又完整分组听音乐说了一遍儿歌,孩子们读儿歌的音量低下来,这样能够听清音乐,节奏不再赶快了。
叙:(二)基本部分:
1、出示打击乐图谱并讲解:
(1)师:你们真不错,为了奖励你们,今天赵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件小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师:这是乐曲《加沃特舞曲》的打击乐图谱,有了它我们就知道怎么用乐器来演奏了。现来看看图谱都有哪几种乐器。(圆舞板,碰铃,铃鼓,沙锤)
议:由于幼儿以前有看打击乐谱的相关经验,所以让幼儿在乐谱上出几种乐器并不困难。
大部分幼儿都可以准确的说出来有4种乐器,都有什么。
(2)师:请你们看一看它和节奏儿歌的节奏谱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和节奏儿歌的节奏一样)
议:一开始提问孩子们打击乐图谱和节奏儿歌图谱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时,有些孩子不理解是什么意思,于是又做讲解,让孩子们看,节奏儿歌图谱是用图形表示的,打击乐图谱是用乐器表示的,每个图形下面都跟着一个小乐器,没有图形的地方也没有小乐器,它们的节奏是一样的。经过讲解后幼儿都明白了。
2、根据图谱进行练习
叙:A段
(1)师:首先请拿圆舞板和碰铃的小朋友来一起来练习小兔子跳和采蘑菇时候节奏。(“跳跳跳跳,采蘑菇。”重复做8次)
师:请拿圆舞板和碰铃的小朋友一起来边听音乐边读节奏儿歌边演奏一遍A段。
(2)分析评价:哪位小朋友能告诉我,刚才这一遍表演的好不好?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好?应该怎么办?
议:孩子们对A段节奏掌握的较好,演奏的过程中没有问题。但是拿其它乐器的小朋友的乐器有时会发出声音,针对此情况,我向幼儿提出问题,我们刚才表演的好不好?好,好在哪?幼儿说:“圆舞板和碰铃组的小朋友敲得比较整齐。”不好,不好在哪?有的幼儿说:“圆舞板和碰铃的小朋友表演时,刘岳东的铃鼓也响了,不该他敲。”于是我又提出问题:“拿圆舞板和碰铃的小朋友表演时,其它组的小朋友该怎么办?”幼儿说出,别人表演时,自己的乐器该安静。我说好,哪我们再来一次,我看乐器不表演的小朋友能不能管住自己的小乐器,让它的乐器保持安静,说完后重新练习一遍,这次小朋友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乐器,不表演时不再出声音了。